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小锦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1. 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2. 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我国主要植被类型;1、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2、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物种类十分贫乏,植被稀疏,非常耐厚3、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株都很高大4、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被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林5、常绿阔叶林: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6、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2、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3、我国藏起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即使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叶出现了一些荒山。4、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5、我国使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三、从我做起,保护植被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可持续发展: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模式。【经典例题】1.我国植被类型多样,下列不属于我国主要植被类型的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落叶林 C.针叶林 D.极地苔原答案:D解析: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而极地苔原不属于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2.在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植被类型是(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海洋答案:A解析: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少。故选A。3.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B.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C.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D.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答案:C解析:A、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土地沙漠化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故不符合题意。B、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故不符合题意。C、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5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故符合题意。D、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三北防”防护林是我国的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树造林工程,被誉为“绿色长城”。下列哪项不是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 )A.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B.防风固沙,减少土地沙漠化C.提供足够木材,促进经济发展 D.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答案:C解析:植树造林在防沙治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而为人类提供足够的木材不是植树造林的目的。故选:C。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中考【2023·甘肃天水】1、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森林是“水库”,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2)森林也是“钱库”,森林每年为我国提供的木材达到5亿立方米,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______。(3)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进行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该过程在细胞的______中进行。(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作为中学生,该怎样从我做起,保护植被?______(列举一条即可)。答案:(1)蒸腾(2)形成层(3)光合;叶绿体(4)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或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等)(合理即可)解析:(1)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2)森林每年为我国提供的木材达到5亿立方米,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形成层中有分生组织,能够快速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3)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故在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4)“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植树造林、爱护花草、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等。【2023·黑龙江】2、为了防风治沙,我国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将我国的“植树节”定为每年哪日( )A.5月1日 B.4月5日 C.7月1日 D.3月12日答案:D解析:为了保护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祖国,并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3·陇南】3、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森林是“水库”,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2)森林也是“钱库”,森林每年为我国提供的木材达到5亿立方米,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3)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该过程在细胞的 中进行。(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作为中学生,该怎样从我做起,保护植被?答案:(1)蒸腾(2)形成层(3) 光合 叶绿体(4)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或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等)(合理即可)。解析:(1)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2)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形成层中有分生组织,能够快速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3)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故在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4)作为中学生,保护植被做法有: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第五步:期末复习综合试题训练1.烟台四季分明,夏季较为炎热,冬季较为寒冷,植被类型主要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针叶林2.毛乌素沙漠曾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绿洲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0%。下列关于毛乌素沙漠中植被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防止当地水土流失 B.能提高大气湿度C.能为当地的动物提供食物 D.会加重当地的空气污染3.我国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多种植被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原分布区的气候条件较差,草原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B.针叶林的分布在热带地区C.热带雨林分布地区大多植物种类丰富D.荒漠的植被稀疏但十分耐旱4.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植被中,草原占据了主体B.我国植被种类丰富,属于多林国家C.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D.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已接近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5.下列植被类型中,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株都很高大的是( )A.草原 B.荒漠C.热带雨林 D.针叶林6.下列关于我国植被现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占据主体,森林资源、植物种类丰富B.我国森林人均面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C.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D.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7.下列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①我国的荒漠面积太大②我国草原退化、沙化严重③我国森林覆盖率低,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④我国种树太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8.下列因素对我国植被资源造成破坏性最大的是( )①自然灾害 ②过度利用 ③水土流失 ④毁林开荒 ⑤生态失调 ⑥乱砍滥伐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9.下列保护我国植被的法律是( )A.《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C.《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0.下列关于绿化校园的设计不合适的是( )A.尽量不要对校园环境们布局做大的改动B.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C.教学楼临窗宜种植高大的乔木D.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11.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A.3月5日 B.3月12日 C.5月1日 D.9月10日12.2017年12月5日,我国河北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几代塞罕坝人用了56年的时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建成世界上成方连片的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今日的塞罕坝已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世界誉为绿色发展的范例。(1)造成昔日塞罕坝“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从荒原变成林海,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是[____________]。(2)为了绿化荒山,绿化荒漠,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____________]。(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校园绿化的建议:[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林,A正确。B.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植被类型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B错误。C.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非常耐旱,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C错误。D.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植被类型以松、杉等针叶林为主,D错误。故选A。2.答案:D解析: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如今成为全球首个即将被“征服”的沙漠,绿洲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0%,当地水土也不再流失,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现在已经种上了牧草、马铃薯、红薯等作物,能为当地的牛羊等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对当地的空气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不会加重当地的空气污染。可见,D说法错误。故选D。3.答案:B解析:A.草原生态系统,较为干旱,缺乏高大植物,草原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A正确。B.针叶林,分布在冬季温度很低的北方,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差,B错误。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生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C正确。D.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那里烈日炎炎,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少于250毫米,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D正确。故选B。4.答案:C解析: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的森林面积2.2亿万公顷,占据了我国植被的主体,A错误。尽管我国的森林资源丰富,但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4,B错误。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C正确。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D错误。5.答案:C解析:热带雨林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植被中大部分植株都很高大,故选C。6.答案:B解析: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居世界前列,植物种类丰富,A正确;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不足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B错误;我国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C正确;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D正确。7.答案:B解析: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故选:B。8.答案:A解析:①自然灾害会造成植被资源破坏,但是会在一定时间内恢复,不是破坏性最大的,①错误;②过度利用会使植被彻底死亡,属于破坏性最大的因素,②正确;③水土流失会对植被造成一定影响,一段时间后会恢复,③错误;④毁林开荒会对植被造成毁灭性破坏,属于破坏性最大的因素,④正确;⑤生态失调在短时间内会影响植被,但是会恢复,⑤错误;⑥乱砍滥伐对植被的破坏是最大的,属于破坏性最大的因素,⑥正确。正确答案是②④⑥。故选A。9.答案:D解析:为保护植被,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对森林和草原力求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故选D。10.答案:C解析:A.校园环境绿化是以绿色的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因此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A正确。B.绿化校园,应本着经济、环保、不改变校园原有规划的原则进行。选择种植可吸收有害气体的绿化树种,有利于净化校园环境,B正确。C.教学楼临窗处不宜选择种植高大的乔木,这样阻挡进入教室的光线,另外存在风吹,雷电,下大雨等安全隐患,C错误。D.种植的花卉要结合季节开花综合选择,做到校园四季花开,保持校园中充满绿色,D正确。故选C。11.答案:B解析: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孙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答案:(1)乱砍滥伐(掠夺式开发);植树造林(2)植树节(3)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在树种上选择价格适宜、形态、大小、色彩适合,疏密相间、协调自然(合理即可给分)解析:(1)造成塞罕坝环境恶劣的原因是人类的滥砍乱伐、滥捕乱杀。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这里曾经是皇家猎苑,动植物种类丰富。后开围放垦,加上掠夺采伐等,塞罕坝退化成高原荒丘,逐步退化为“黄沙遮天日,飞岛无柄树”的蛮荒之地。从荒原变成林海,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是植树造林。(2) 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3)校园环境绿化是以绿色的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因此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在树种上选择价格适宜、形态、大小、色彩适合,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