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第1课时《走近老师》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走近老师 年级 七上 参赛人 电话邮箱单元 师长情谊 单位设计理念 基于学情,引导学生通过对教师职业的思考,感悟为师者应具备的素质和对待老师的正确态度,树立尊重老师、尊重授业者的基本理念。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探讨有关接纳老师、尊重老师的学习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懂得师生交往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一框,包括两目分别是 “了解教师职业”和“风格不同的老师”。“了解教师职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师的地位及作用;当代社会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四有好老师”的更高要求。“风格不同的老师”意在承认差异、接纳差异并尊重教师。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老师、师生交往的角度获得成长经验,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从而达到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学情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学生处于人生特殊阶段,处于认识社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什么是老师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在其地位作用上缺乏的更深层次了解。同时对老师的职业的认知是不全面的,对老师的风格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喜好层面,单纯凭借自己的感受去评价身边的老师,凭借个人感受选择与各位老师交往。因此,在对老师职业和如何交往等方面的认知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需要经过正确引领并促使其成为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力量。教学目标 1.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明确四有好老师的内涵。 2.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教学重点 全面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教学难点 如何接纳和欣赏不同风格的教师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导入语:开一方书桌,三寸粉笔,一生光阴,四季流转。教师是青春梦想的奠基人,是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他们包藏天地,做胸怀大我的“星”,把生命融入到了脚下的土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灿烂的中华文化精神的共同体中,为时代树立起了座座精神丰碑。首先让我们共同看这样一段视频《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就让我们在这位大先生的陪伴下,共同走进今天的课程——走近老师。 过渡:作为老师能有如此殊荣也能说明老师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老师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角色,我们经常与老师在一起,我们真的了解老师吗? 观看张桂梅获奖视频,思考、交流 通过观看视频和展现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明课程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 了解教师职业 教师: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党的二十大代表。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这位老师,在她的人生经历中,了解教师职业。 课件展示:张桂梅人物介绍--曾经美少女,已是点灯人 教师过渡:追随所爱之人的脚步成为了一名教师的张桂梅,以几十年人生为蜡,以教育为火,照亮了山区里一代女孩的人生之路。这是一个用一己之力撬动两千个山区女孩命运的故事,也是一个坚毅善良的中国女性传奇人生故事。 课件展示:学生眼中的张老师 在学生眼里“她平时总是教导我们要珍惜粮食,珍惜眼前所有的东西,看到谁桌子上掉了饭都要批评几句。”“她就像家人一样”。 “我们都怕她,敬她,又爱她。”“怕主要是怕她失望,希望自己能达到她的要求。” “当年我们女高的学生基础也很差,但张老师一直用无私的爱包容我们。” 教师过渡:这是学生眼中她们的张校长,也是他们的张妈妈,是她支撑着她们跨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老师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你们眼中自己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与初中老师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 PPT呈现: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老师 以上三个不同时期,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印象有什么变化吗? 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过渡:同学们的分享都非常情真意切,关于老师这个词,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从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到近现代教师代表“陶行知”再到时代楷模-张桂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教师过渡:从古代的私塾到现在的学校,时代在变化,而如今:一位老师曾说:“我上得了讲台,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了班会,访得了家长,跑得了操场,劝得住情种,破得了迷茫,忍得住工资不涨......”可见,现在的老师们真的任务艰巨。请大家再来欣赏这样一段视频《老师自我评判》 教师提问:从当代老师的自我调侃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的工作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略 教师总结: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是本节课我们需要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教师职业的特点。请同学们把相关要点标注在课本上。 课堂笔记:略 过渡语:从扎根大山的“燃灯者”张桂梅,到“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支月英,从用一根扁担挑起山乡希望的张玉滚,到多年在悬崖天梯上接送学生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正是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老师,用坚韧和奉献托举起孩子们的梦想,为一个个家庭带去了希望。从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了共同的特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看见了民族复兴最赤诚的底气,看见了伟大祖国光明的未来。 教师总结:四有好老师的标准[P62]: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第二环节:风格不同的老师 教师过渡:进入初中后,我们见到了各种风格的老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个视频,看看曾经我们眼中各科老师是什么样子的? 播放视频:小学生眼中的各科老师 教师过渡:同学们可能也发现你们眼中的各科老师和实际上的各科老师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一起在参与这样一项活动:模仿我眼中的各科老师 1.请模仿任意一位任课老师,其他同学猜猜Ta是谁? 2.比较各科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老师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风格? 学生分享:略 教师总结:这也是我们本节课关注的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在课本上进行标注:老师会出现风格不同的原因。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教师过渡:刚才同学们模仿了自己的老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别人的老师。 播放视频:盘点荧幕经典的不同风格的老师形象 教师:别人家的老师总是举止端庄,温文尔雅,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教书人独有的书卷气.而自己家的老师,灰头土脸,处处透露着杂技演员的感觉。但是,身为学生,我们要给予每一位老师足够的尊重。 教师:这是我们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在课本上进行标注:怎样看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①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②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进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活中,要将微火汇聚成光,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归纳总结: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了解老师的职业、老师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师;理性分析老师的差异、老师的优势,有助于培养深厚的师生情谊。“亲其师,信其道。”让我们走近老师,读懂老师。 观看材料,思考问题 观看课件,同学思考并合作探究 材料展示与视频相结合,学生思考和解决相关问题 学生标注内容 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学生畅谈个人感悟 学生思考标注内容 通过对张桂梅人生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崇拜之情。 通过课件呈现学生眼中的张老师和学生分享自己生命中的老师,回忆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老师职业特点。 通过视频教师调侃,让学生明白时代在发展,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张桂梅校长的故事和多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让学生明白四有好教师的标准。 通过观看视频以及模仿讨论,分析教师风格差异的原因,理解不同风格所体现的优势,并且学习用礼貌、尊重和因人而异的方式跟不同风格的教师相处。 别人家的老师和自己加的老师对比,学生学会尊重老师。 教师寄语,首先情感深化,巩固所学内容情感升华 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老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就越发的凸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期待涌现更多启迪心智、传承文明的“大先生”。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