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计划 章节 课时重点 课时规划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掌握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掌握秒表的读数方法 1课时
第2节 速度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和速度的测量 1课时
第3节 直线运动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熟练分析“s-t”图像和“v-t”图像 1课时
第4节 运动的相对性 能描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 1课时
内容解读 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中,刻度尺的放置是重点,刻度尺和停表的读数是难点;在速度一节中,重点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速度公式的运用,难点是物理计算题解题规范的培养;直线运动一节,重点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及辨识,难点是平均速度的理解;运动的相对性一节,重点是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是根据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判断所选参照物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结合实际操作,掌握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结合秒表的使用过程,掌握秒表的读数方法。
4.在理解基础上,知道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减小方法。
◎重点:掌握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掌握秒表的读数方法。
生活中的物理
如图,左、右两幅图中各有一个中心圆。
【问题】你感觉哪幅图中的中心圆大呢?动手测一测,结论和你的感觉相同吗?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导学建议·
关于刻度尺的教学,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观察手中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强调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都要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之后,教师再采用边讲边演示的方法,就“会放”和“会看”给学生做出示范。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会读”是重点。
1.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 103 m  1 dm= 10-1 m
1 cm= 10-2 m 1 mm= 10-3 m
1 μm= 10-6 m 1 nm= 10-9 m
103 
10-1 
10-2 
10-3 
10-6 
10-9 
2.刻度尺的使用
(1)认识刻度尺
①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上面刻度尺的量程是 0~5 cm 。
②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上面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 cm 。
0~5
cm 
0.1 cm 
(2)使用刻度尺
①放:使刻度尺 有刻度 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②看:刻度尺的 “0”刻度线 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 垂直 。
③读: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 下一位 ;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 单位 。
有刻度 
“0”刻度线 
垂直 
下一位 
单位 
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可以用其他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如图。
1.如图所示,铅笔长为 5.35 cm。
(3)误差:
①概念: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可减少这种误差。
5.35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③错误和误差的区别:误差可以减小,不能消除。错误是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读数粗心造成的,可以消除。
②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精确;测量方法不够完美。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1 min= 60 s
1 h= 60 min= 3600 s
60 
60 
3600 
2.机械秒表的读数
如图所示的机械秒表:
(1)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经历的时间是 15 min,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0.5 min。
(2)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经历的时间是 30 s,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0.1 s。
(3)机械秒表读数:小表盘指针对应的刻度值+大表盘指针对应的刻度值
15 
0.5 
30 
0.1 
3.如图所示的机械秒表的计数是 190 s。
190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1)在使用刻度尺时, 有刻度的 一边需要紧靠被测物体,不能歪斜;据此分析,下面正确的是 乙 。
有刻度的 
乙 
(2)在使用刻度尺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若零刻度线磨损,可以用其他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据此分析,下面正确的是 丙 。
丙 
(3)读数时,视线要 正对 刻度线,据此分析,下面正确的是 己 。
(4)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据此分析,己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 cm,物体长度是 1.60 cm。
正对 
己 
0.1 
2.30 
秒表的读数
(1)知道:小圈单位是分钟(min);大圈单位是秒钟(s)。
(2)观察:小圈分针在“××”和“××+1”分钟之间时,读“××”分(min);大圈读数比30 s大、还是比30 s小,取决于小圈(小圈过了“××”和“××+1”之间2个小格的1个后,读比30 s大的,否则读比30 s小的)。
(3)记录:最后结果=小圈对应的分+大圈对应的秒。
(4)练一练,如图所示:
①在小表盘上,指针在“3”和“4”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3 min;
3 
③秒表的读数为 220.5 s。
220.5 
②在秒表的大表盘上,指针在刻度40.5(10.5)位置处,由于小表盘中指针偏过“3”和“4”之间的一半,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40.5 s;
40.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