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复习课(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复习课(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课
1.能够熟练应用刻度尺和秒表,会正确读数。
2.能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会用速度及变形公式进行计算和测量。
4.能熟练辨识匀速直线运动,会正确求解物体的平均速度,能正确分析s-t、v-t图像。
◎重点: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运用速度及其变形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C )
C
A.3 m B.3 dm C.3 cm D.3 mm
 在估测长度时,需要记住常见物体的长度,然后把题目中所给物体与常见物体长度进行比较,即可估测出长度。
1.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万物,用人的手臂长度、脚的长度等定义长度单位。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17 cm),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A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课桌的高度
D.粉笔的长度
A
长度的测量
 如图所示,物块MN的长度是 3.53 cm。
 读数时,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
3.53 
2.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5.18 cm。
5.18 
速度及相关计算
 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5 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 4 m/s,比甲车的速度 大 (选填“大”或“小”);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 20 m。
4 
大 
20 
 找出0~5 s内甲、乙运动的路程,根据v=分析甲、乙两车速度的大小;两车相遇时,路程相同,据此在图像上找到相遇的点,从而确定甲车运动的路程。
3.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 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 s,则小明的速度为 5 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3 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 50 s。
5 
50 
测量平均速度
 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
v= 
(2)AB段距离sAB= 40.0 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 0.3 m/s。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0.0 
0.3 
偏大 
(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B 。
A    B    C    D
B 
(5)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  (用字母v1和v2表示)。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2)根据图示读出AB、AC段的路程以及AC段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判断速度变化;(4)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据此判断图像;(5)利用v=分别求出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最后利用v=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4.如图,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刻度尺 。
刻度尺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s1=0.9 m,s2=0.4 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 0.5 m/s。
较小 
0.5 
5.放学回家路上,小明发现骑自行车下坡滑行时会越来越快。为了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的速度大小变化的规律,他用小车、带刻度的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
(1)实验中,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以外,小明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
(2)小红建议实验时斜面的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做可以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 慢 (选填“快”或“慢”)一些,其目的是减小测量 时间 所带来的误差。
秒表 
慢 
时间 
(3)小明正确采纳同学的合理建议后,进行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可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为 0.20 m/s;分析表格数据,我们可得出结论:物体在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某同学由此计算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vAC=,这种计算方法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0.20 
变大 
错误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路程s/cm 40.0 40.0
时间t/s 3 2
平均速度 v/(m·s-1) 0.13
(4)若小明开始计时小车已经过了A点,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将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偏大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D )
D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判断研究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研究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静止,就要看研究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没有变化。
6.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 运动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火星车为参照物,火星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运动 
静止 
单元实践作业五:估测自己走路的平均速度
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自己走路的平均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