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章末复习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章末复习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章末复习
物理(RJ版) 八年级下册
思维导图
动力作用线
阻力作用线
F1l1=F2l2
<
=
>
方向
2
省力
必须
有用功
小于
减轻
减小
增大
杠杆的分类
1.一题多设问下列实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
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
①用船桨向后划水;②用定滑轮拉起重物;③用镊子夹取药品;④
用筷子夹取食物;⑤用羊角锤撬钉子;⑥用钓鱼竿钓鱼;⑦用钢丝钳夹
断铁丝;⑧用食品夹夹取馒头;⑨用天平称量物品;⑩用铡刀铡断草料
⑤⑦⑩ 
①③④⑥⑧ 
②⑨ 
考点训练
2.(2023·无锡)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
“桔槔”,用绳子系住一根直硬棒的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40 N的石
块,B端挂有重为20 N的空桶,OA长为1.2 m,OB长为0.6 m.使用时,
人向下拉绳放下空桶,装满重为100 N的水后向上拉绳缓慢将桶提起,硬
棒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D
A.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桔槔为省力杠杆
B.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拉力为20 N
C.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桔槔为费力杠杆
D.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拉力为40 N
杠杆作图
3.如图所示,王师傅想将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画出油桶所受的重
力G和将油桶推上台阶最小的动力F.
4.(2023·陕西)如图(a),用铁锹铲土时,铁锹可视为杠杆,图(b)是其
简化图,O为支点,请在图(b)中画出作用力F的力臂l.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5.(2023·连云港)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在均匀杠杆的A
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在A、B两处再各加1
个钩码,那么( C )
A.杠杆仍水平平衡
B.杠杆的左边向下倾斜
C.杠杆的右边向下倾斜
D.将A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仍能水平平衡
C
6.(2023·常德)如图所示是锅炉保险阀门的示意图.当阀门受到的蒸
汽压力超过其安全值时,阀门就会被拉开.若OB=2 m,OA=0.5 m,阀
门的底面积S=2 cm2,锅炉内气体压强的安全值p=6×105 Pa(杠杆的重
力、摩擦均不计,p0=1×105 Pa),则B所挂重物的重力是( B )
A.20 N
B.25 N
C.30 N
D.120 N
B
7.(2022·郴州)如图所示,用细线将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杠杆悬挂起
来,把质量为0.3 kg的物体A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C处;质量为0.5 kg的物
体B(B不溶于水)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D处.当物体B浸没于水中静止时,
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20 cm、30 cm.
求:(g取10 N/kg)
(1)物体A的重力;
解:(1)物体A的重力GA=mAg=0.3 kg×10 N/kg=3 N
(2)细线对物体B的拉力;
(2)根据题意可知OC=20 cm=0.2 m,OD=30 cm=0.3 m,由杠杆平
衡条件F1l1=F2l2可得F拉===2 N
(3)物体B的体积.
(3)物体B的重力为GB=mBg=0.5 kg×10 N/kg=5 N
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得,物体B受到的浮力为F浮=GB-F拉=5 N-
2 N=3 N
则物体B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3×10-4
m3
因为物体B浸没,所以物体B的体积为VB=V排=3×10-4 m3.
答:(1)物体A的重力为3 N;
(2)细线对物体B的拉力为2 N;
(3)物体B的体积为3×10-4 m3.
滑轮组的应用
8.质量是10 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小云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并在10 s内做了60 J的功,物体A运动速度为0.5
m/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绳子自由端移动5 m
B.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1.5 m/s
C.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2 N
D.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6 W
D
9.如图甲所示,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时,若绳子自由端拉力F
=90 N,物体A重1 500 N,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物
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 N.如图乙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
220 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 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手拉
绳子的力为 N.
270 
80 
1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不同的物体匀速提升1 m,图
乙所示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和拉力做的功随物重变化的柱状图,不计
绳重和摩擦,物重为150 N时,小明的拉力为 N,动滑轮的重力
为 N.
100 
50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11.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81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3 m,
物体上升的速度是0.3 m/s,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考虑绳
重及摩擦,取g=10 N/kg.求:
(1)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解:(1)有用功W有=G1h=810 N×3 m=2 430 J
根据η=可知,总功为W总===2 700 J
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3 m=9 m
根据W总=Fs可知,拉力的大小为F===300 N
(2)拉力的功率;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绳=nv物=3×0.3 m/s=0.9 m/s
拉力的功率P===Fv绳=300 N×0.9 m/s=270 W
(3)当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重360 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nF-G1=3×300 N-810 N=90 N
机械效率为η2===80%.
答:(1)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为300 N;
(2)拉力的功率为270 W;
(3)当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重360 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12.文化主题园建设中需把重1 200 N的木箱A搬到高h=2 m,长L=
10 m的斜面顶端.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上用时50 s将
木箱A匀速直线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已知拉力F为400 N.求:
(1)拉力F做的功和功率;
解:(1)拉力F做的功为W总=FL=400 N×10 m=4 000 J
由题可知,t=50 s,则拉力F的功率为P===80 W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2)有用功W有=Gh=1 200 N×2 m=2 400 J
机械效率为η===60%
(3)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3)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做的功为
W额=W总-W有=4 000 J-2 400 J=1 600 J
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160 N.
答:(1)拉力F做的功为4 000 J,功率为80 W;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
(3)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160 N.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3.(2023·仙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甲 乙 丙
(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或“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右 
甲 乙 丙
(2)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实验数据并
记录在表格中.如图乙所示,阻力臂l2为 cm.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16.0 1.0
2 1.0 15.0 1.0 15.0
3 2.0 15.0 1.5 20.0
8.0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F1、
F2、l1、l2表示);第3次实验的杠杆类型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
“等臂”)杠杆,教室里的劳动工具中有这类杠杆,请举一例: ,并
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
F1l1=F2l2 
费力 
扫帚 
扫帚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16.0 1.0
2 1.0 15.0 1.0 15.0
3 2.0 15.0 1.5 20.0
(4)如图丙,F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的
过程中,F的大小将 .(填选项代码)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C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4.(2023·怀化)提高机械效率能够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一组
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物体的重 力G/N 提升的 高度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的距离s/m 机械
效率η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4 4 0.2 1.8 0.6 74.1%
(1)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 (选填“匀速”或“加速”)拉动弹簧
测力计.
(2)计算出第3组实验的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是 (结果精确
到0.1%).
匀速 
0.4 
74.1% 
次数 物体的重 力G/N 提升的 高度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的距离s/m 机械
效率η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4 4 0.2 1.8 0.6 74.1%
(3)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
物体时,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高”“越
低”或“不变”);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得,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
高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越高 
无关 
次数 物体的重 力G/N 提升的 高度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的距离s/m 机械
效率η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4 4 0.2 1.8 0.6 74.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