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分子热运动(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生活中的味道
桃花飘香
香水的味道
美食的味道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闻到各种气味,利用不同的气味可以鉴别物质。
这是什么物理现象,这种现象又具有怎样的规律呢?
这就是本节要研究的问题:分子热运动。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人教版
第十三章 内 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明确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明确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及明确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1、物质由 、 组成的
2、分子的直径达到 米,通常
用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3、分子很小,我们用 才能观察到分子。
自主交流(一)
阅读课本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分子
原子
百亿分之几
10-10m
电子显微镜
注: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空气中的灰尘是分子
D.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
C
典例赏析
例2.判断题
1.细菌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细菌属于分子( )
2.专家称传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人而被传染。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由此可判断飞沫是否属于分子。( )
注意:灰尘、烟雾等都不属于分子。
×
×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问题:
2、
1、
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
扩散现象说明:
⑴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⑵分子间有空隙。
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一般固体间扩散最慢,液体次之,气体最快。
由扩散现象来感知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运用了______法
转换
腌酸菜时,将盐放进菜缸里,要过几个星期,菜才变咸。
炒菜时,把盐放在锅里,菜一会儿就变咸了。
现象二
这些都是扩散现象,但扩散快慢一样吗?
现象一
2、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练习
A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
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分子是 。
3、(2020 山西模拟)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主要原因是炒菜时温度 ,分子热运动 。
运动的


4.在刚刚装修好的房间内,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这是由于甲醛分子_____________造成的.研究表明吸入或接触甲醛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吸入或接触甲醛.
无规则运动
5.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D
6.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水中放糖后变甜
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鸭蛋腌制后变咸
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
B
7.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中(  )
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
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
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但只有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
C
8.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洒子水的地面会变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打开花露水,满屋香味
9.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气体和液体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 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D
【拓展】分子热运动和机械运动之间的区别
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自发运动,与外力无关,杂乱无章的运动,肉眼看不见。
机械运动:宏观物体的运动,与受力情况有关,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有关,有一定的运动规律,肉眼可见。
空气流动(风)属于机械运动。
问题: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为什么固体和液体不散开呢?
实验1:
两铅柱底面削平
紧紧压在一起
结合的铅柱可吊起很多钩码
实验2
弹簧测力器拉住玻璃板,玻璃板接触水面。
玻璃板重力0.2N
接触水面后提起
测力计示数变大
1、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为什么固体和液体不散开呢?
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存在斥力
自学交流(三)
3、分子间同时存在 和 。
4、当分子间距离很近(被压缩)时表现为 ;
当分子间距离较大(被拉伸)时表现为 ;
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作用力很小可以忽略。
引力
斥力
引力
斥力
2、分子之间有空隙那么固体和液体为什么很难被压缩呢?
回答下列问题,不能解决的,组内合作:
扩展延伸
当r=r0 引力 = 斥力
当r>r0 引力 > 斥力
当r当r>10r0 无作用力
f
f '
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f
f '
当rr > 10r0
当r>10r0时,分子间无作用力。
r0
f1
f1'
f2
f2'
f1和f1'为分子间引力, f2和f2'为分子间斥力。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受到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5、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所以具有一定的 和 。
6、气体分子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 , 。
7、液体的分子间距的比气体小,比固体的大,分子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所以液体很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 ,具有 .
体积
形状
流动性
容易被压缩
形状
流动性
8、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①、 。
②、 。
③、 。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
物质内部的分子不停的做热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分子的热运动与_____有关,_____越高,扩散就越快。
2、在化学课上,做化学实验往往要对参加反应的物质加热,这是利用加热使反应物质_________,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从而_____了反应的速度。 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第一句话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的_____现象加快,表明周围气温______。
反馈训练
温度
温度
温度升高
加快
扩散
升高
4、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_____________,固体和液体又很难压缩表明同时存在__________。
分子间存在引力
斥 力
5、小华实验中发现,两滴水滴相互靠近时,能自动地结合成一大滴,这表明水分子间存______。
引力
6、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 )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
C.墙里开花墙外香   D.亲戚远来香
D
7、 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破镜处分子间的距离都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微乎其微。
大于
8、 如图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在弹簧测力计离开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现象证明________________。
变大
分子间存在引力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问题?
归纳总结
1、不同的物质接触时,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现象。
2、_______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和_____。
分子热运动
本节你学到什么
扩散
无规则的运动
扩散
温度
温度
引力
斥力
1.“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
A
2.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能量较大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的___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汽化
3.将两块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们分开,但是如果在玻璃上洒些水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就很难把它们分开。这一现象说明( )
A.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
B.同种分子没有作用力,而异种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间可产生作用力,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
D.水具有黏性,分子间是否具有作用力与此无关
C
D
D
D
扩散
汽化

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引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