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生活中的透镜(第二课时)课件 (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生活中的透镜(第二课时)课件 (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视频《医生显微镜下夹火龙果籽来练习手术操作》
光学显微镜
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
—— 目镜
——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
—— 物镜
——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如细胞等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这是因为显微镜通过两个凸透镜实现了
两次放大作用(两次的原理不同),
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推测出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吗?
凸透镜成放大
像的情况
实像和虚像
的区别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
实像可以通过透镜再次被放大,而虚像不行。
显微镜观察的是___立的像。

倒立 → 正立=倒立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
物镜(2f>u>f )后成了
一个放大的实像;
目镜(u<f )把这个像再
放大一次(成虚像)。
2018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研制高端超分辨光学显微镜
用两组凸透镜还可以组成望远镜。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必然大于物镜的二倍焦距,故成_____、_____的___像,因为物距很大,故成像在_____附近;
倒立
缩小

焦点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放大镜
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___立的。
常用的望远镜是通过增加其他光学元件(如棱镜)使像正立的。

显微镜作用:将微小的
物体放大。
望远镜作用:拉近远处
的物体和眼睛的距离。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像,
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还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你能解释吗?
图中的鸽子比人还要大。
近大远小
视角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越大,人感到物体就越大,
看到的物体越清楚。
视角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物体本身越大,视角越大
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人就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以观测到更暗的星。
瞳孔在环境较暗时会放大,以会聚更多的光,看得更清楚。
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不要直接用望远镜观察太阳!!!
会严重灼伤眼睛,安全观测太阳需要使用巴德膜。
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可以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
哈勃空间望远镜:
哈勃最著名的影像之一,在
老鹰星云内诞生恒星的创生柱
视频《美国哈勃即将迎来大限 中国“巡天号”已蓄势待发!》
【课后活动】
用两块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分别组合成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组仪器成像原理类似(  )
A.投影仪、照相机
B.照相机、放大镜
C.投影仪、放大镜
D.放大镜、投影仪
D
2.如图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镜是目镜,B镜是物镜
B.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D.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D
显微镜
目镜成像原理:
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镜成像原理:
u<f,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
(双凸透镜式)
目镜成像原理: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镜成像原理:
u<f,正立、放大的虚像
视角的大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物体本身大小
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