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课件(共34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课件(共34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正确运用判断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含义:
基本特征: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有真假之分
判断的概述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又称为直言判断;断定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
构成: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
种类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表达:语句;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类型: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依据判断的质: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依据判断的量:全称判断、特称~和单称~
要求
含义;意义
构成: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
关系的性质:对称性关系、传递性关系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的意义
含义与构成;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
逻辑性质: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判断真
含义与构成;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和要求
种类: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含义与构成;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意义
种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基本特征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
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判断的概述
下列语句都属于判断句吗?
(1)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
(2)泰山不是一座文化名山。
(3)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吗?
(4)泰山文化真有名啊!
(5)泰山啊!
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社会实践
(1)哲学认识论是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研究判断的真假;
(2)形式逻辑研究判断只是从形式上研究其真假特征,以及判断之间在形式上的真假关系;
(3)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确定某个判断的真假往往需要借助于语境。语境涉及上下文、时间、地点、被指对象等多种因素,即侧重于具体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5)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判断的概述
表达 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①判断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
(如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达判断)
②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③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含义不明确的语句,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
◇他走了。——他离开了——他死了
分类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1)简单判断: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2)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
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判断的概述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易错纠偏 澄清误区】
1.判断就是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 )
2.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 )
3.语句是判断的思想内容,判断是语句的语言形式。( )
纠错: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
纠错: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纠错:符合实际的判断是真判断,
判断虽来源于社会实践,但却不是都符合客观实际。
判断的概述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1.(2023·全国·模拟)“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个判断是(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简单判断 ④复合判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题中判断对认识对象以肯定的方式作出断定,因此是一个肯定判断,①符合题意。
②:题干是肯定判断,不是否定判断,②排除。
③:题中判断是由“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和“我们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简单判断构成的复合判断,不是简单判断,③不符合题意。
④:题中判断是由“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和“我们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简单判断构成的复合判断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2.(2023春·高三课时练习)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下列语句不表达同一判断的是( )
A.“意志坚强的人不怕失败!”和“意志坚强的人难道怕失败吗?”
B.“空气污染的问题不能不解决。”和“空气污染的问题是该解决了。”
C.“他确实不想再待在上海了。”和“他为什么不想再待在上海了?”
D.“机动车冒黑烟就应该重罚!”和“机动车冒黑烟难道不应该重罚吗?”
【答案】C
【解析】ABD:这三项中的语句都是同义句,表达同一判断,与题意不符,A、B、D排除。
C:该项中的第一个语句是表示肯定的判断,第二个语句表示的是询问,二者不同义,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现代化
经济体系
比较 性质判断
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构成 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
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
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
④联项:起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
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有些中学生不是共青团员。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性质判断的种类
划分依据 种类
判断的质 肯定判断 和 否定判断
判断的量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质”与“量”的结合上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现代化
经济体系
比较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区别 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构成 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 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 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 ④联项:起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的关系;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
规则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
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联系 都属于简单判断,都直接由概念构成;把握事物性质是弄清事物间关系的基础,理清事物间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对称性关系
种类 对称关系 反对称关系 非对称关系
含义 指当A与B具有某种关系时,B与A也具有这种关系 指当A与B具有某种关系时,B与A必不具有这种关系 指当A与B具有某种关系时,B与A可能具有这种关系,也可能不具有这种关系
举例
常见词语
图示
“朋友”、“同学”、“交叉”、“对立”等
“大于”、“晚于”、“多于”、“高于”、“在……之上”等
“认识”、“尊重”、“重视”、“喜欢”、“信任”、“帮助”等
◇小花和小娜是双胞胎
◇地球大于月球
◇张三佩服李四。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种类 传递关系 反传递关系 非传递关系
含义 指如果A与B具有某种关系时,且B与C也具有这种关系时,A与C也必具有这种关系。 指如果A与B具有某种关系时,且B与C也具有这种关系时,A与C必不具有这种关系。 指如果A与B具有某种关系时,且B与C也具有这种关系时,A与C可能具有这种关系,也可能不具有这种关系。
举例
常见词语
图示
◇甲比乙长得高,乙比丙长得高。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
◇甲认识乙,乙认识丙。
(甲不一定认识丙)
比…长(大/多/重), 在…之前/后,早/晚于、全同关系、平行等
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
“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传递关系
4.正确运用简单判断的意义:
(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婚姻家庭权利与责任、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易错纠偏 澄清误区】
4.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
5.性质判断比关系判断更重要。( )
6.全称判断就是单称判断。( )
纠错: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纠错: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单称判断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全称肯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之间是反对关系,而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之间的矛盾关系。
纠错: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进行性质判断,断定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事物除了有某些性质外,还必然与其他事物有各种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关系判断,来认识事物间的关系。对认识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对于我们认清自己的地位和角色,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重要意义。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1.(2023·全国·三模)全称判断,断定一类事物全部都具有或都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其形式是:"所有S是(不是)P"。下列属于全称判断的一组是( )
①一切客观规律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一些人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没有症状
③所有宗教人物都不是人们凭空捏造的
④钱海军是新时代劳动模范的优秀代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①③均属于全称判断,符合题意。
②:属于特称判断,不符合题意。
④:属于单称判断,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2.(2024·浙江·模拟)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下列关系判断正确的有( )
①甲是乙的邻居——对称关系
②甲信任乙——非传递关系
③甲认识乙——非对称关系
④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传递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邻居关系是对称关系,甲是乙的邻居,乙也是甲的邻居,①正确。
②:信任关系是非对称关系,甲信任乙,乙可能信任甲也可能不信任甲,②错误。
③:认识关系是非对称关系,甲认识乙,乙可能认识甲也可能不认识甲,③正确。
④: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这是反传递关系,因为甲肯定不是丙的父亲,④错误。故本题选A。
1.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2.构成: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1)联结词: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如既…又…;要么…要么…;只要…就…
(2)支判断: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
3.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选言判断
联言判断
假言判断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构成:联言判断由联言支和联结项两个部分组成。
(1)联结项: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①常用联结项:“并且”、“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 (并列式)、“不但…而且…”(递进式)、“然而”、“虽然…但是…”(转折式)等;
②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此商品价廉物美。
(2)联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有两个联言支。
◇小A 不仅 美丽大方, 而且 心地善良。
联结项
联言支
联结项
联言支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3.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真假值):
(1)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2)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
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注意】联言判断不仅要求联言支同真,而且要求联言支之间有联系、不能割裂,否则,就无实际意义。
★联言判断真假值口诀: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2.构成:选言判断由选言支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1)联结项: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
①常用联结项:“或者…或者…”“是…还是…”(相容~)、
“也许…也许…”“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不相容~) 等 ;
②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可以省略。
(2)选言支: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有两个选言支。
或者 你说错了, 或者 我听错了。
联结项
选言支
联结项
选言支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划分标准:依据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划分。
相容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判断依据 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相容的选言支) 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
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不相容的选言支)
联结项 “或者…或者…”“也许…也许…”“是…还是…”“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不可兼得”
举例 他或者懂数学,或者懂物理 你的成绩,要么及格,要么不及格
成立 条件 真 至少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可以全真;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一真为真,其余皆假
假 没有选言支是真的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4.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5.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该注意:
(1)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2)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选言支穷尽)
阿强去考汽车驾驶执照。
◇主考官:“开车时前面有人和狗,你是轧狗还是轧人? ◇阿强:当然轧狗啦!
◇主考官:“欢迎你下次再来。” ◇阿强:“难道叫我轧人?”
◇主考官:“你应该刹车!”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事物某种情况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种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条件关系: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2.构成: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前件、后件和联结项)
(1)联结项: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叫作假言判断的联结项;
◇常用联结项:
“如果…那么…”(充分)“只有…才…”(必要)“…当且仅当…”(充要)
(2)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
(3)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
◇如果 寒流来了, 那么 气温会下降。
联结项
前件
联结项
后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现代化
经济体系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逻辑要义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联结项 “如果…那么…” “只要……就……”等 “只有……才……” “除非……才……”等 “当且仅当…,则……”
真假判断 前件真,后件必真; 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 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 前件假,后件必假,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 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
有前必有后,
无前必无后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4.假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
(1)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2)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3)如果我们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就不能准确地认识对象的情况,那样形成的假言判断就会发生错误;
(4)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有地方站了。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会湿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现代化
经济体系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支判断 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包含前件和后件,后件依赖前件而成立
联结词 “并且” “既…又…” “不但…而且…” 相容:“或者…或者…” 不相容:“要么…要么…” 充分条件:“如果……那么……”;
必要条件:“只有……才……”;
充要条件:“……当且仅当……”
逻辑 性质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①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它就是假的。 ②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它就是假的 ①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②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③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易错纠偏 澄清误区】
7.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 )
8.联言判断中多数联言支是真的,联言判断就一定真。( )
9.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
纠错: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
纠错: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因此,只有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纠错: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1.(2023·湖南·一模)2023年2月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文章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必须确保国家安全,确保基本民生,确保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总体正常运转。二是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要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以下从文中得出的正确判断有( )
①联言判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快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②充分假言判断:如果国家安全、基本民生得以保障,国民经济就会循环畅通
③选言判断: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④关系判断: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是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的内容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②:题干观点是,只有确保国家安全,确保基本民生,确保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总体正常运转,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这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②错误。
③:要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是联言判断,③错误。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2.(2023·广东·三模)大年初一在国内上映的动画电影《深海》,观众评价褒贬不一。好评者觉得《深海》用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讲述了孤独女孩的救赎之旅,立意深刻且温暖治愈,并且拿出了迄今为止独属于国漫的顶级制作——水墨粒子。而差评者则认为影片中华丽的特效挽救不了单薄的人设,深刻的立意也难掩混乱的剧情。差评者的判断( )
①属于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断定对象之间的关系
②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③若是真的,要求其所有的支判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④若有一个支判断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②:观众的判断中,视觉效果很壮观和叙事技巧很平庸是同时存在的,因此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不属于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②合题意。③④:题中,差评者的判断属于联言判断,而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都存在的判断,因此,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3.(2023·湖南·预测)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时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对此判断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②运用该推理,人们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
③实现新年良好开局必须坚定信心、顽强拼搏
④以此为前提进行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①错误。
③:依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的基本规则,可以推出:实现新年良好开局必须坚定信心、顽强拼搏,③正确。
④:“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是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④错误。故本题选C。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热点议题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材料一 《雷锋日记》写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观照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扎根脚下这方英雄辈出的沃土,共产党人对雷锋精神的炽热情怀,辉映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浩瀚星空,放射出永不褪色的思想光芒。
[探究1]结合材料一,“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指出该观点隐含的假言判断类型,并将其转换成其他类型的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即:如果你是一滴水,你就要滋润一寸土地。
转换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你只有滋润一寸土地,你才是一滴水。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4.(2023·重庆·二模)对于美方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严重挑衅行径,只要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必定坚决斗争一次,决不允许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肆意践踏和破坏。“只要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坚决斗争一次”,从逻辑的角度,下列说法与其表述一致的是( )
A.中方坚决斗争了一次,因为美方真正做了一次
B.只有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才坚决斗争一次
C.如果美方没有真正做一次,中方就不会坚决斗争一次
D.中方没有坚决斗争一次,因为美方没有真正做一次
“只要美方真正做一次,中方就坚决斗争一次”。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其有效式:一是肯定前件式,即有前必有后。二是否定后件式,即无后必无前。
“中方没有坚决斗争一次,因为美方没有真正做一次”,该表述是否定后件式
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有效式,无后必无前,D正确。故本题选D。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5.(2022·海南·高考真题)当“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则下列逻辑判断必为假的是( )
A.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下降了
B.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就不会下降
C.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
D.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
“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肯定前件式即前件真,则后件必真,有前必有后。否定后件式即后件假,则前件必假,无后必无前。
如果前件真,后件假,则判断一定为假。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该选项前件真,后件假,因此该判断一定为假,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