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政气浩然2024.1.2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体系构建地位: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含义解析三大诉讼仲裁认识调解与仲裁含义类型调解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类型仲裁制度特点:公权性 程序性 强制性 终局性类型: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我国的调解制度人民调解特点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第九课教材分析考向预测考点分析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2.列举劳动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1.考查内容: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的含义及特点;诉讼的类型是高频考点;2.试题综合性较强,常以生活中的案例为情境,结合前面三个单元的知识,综合分析如何在民事关系中保护合法权益,如何解决社会争议01调解与仲裁1.调解的类型和适用情况种类 主持者 特点 效力诉讼 调解 人民法院 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诉讼外调解 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 ①尊重当事人的权利。②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①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②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书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能力。行政调解 国家行政机关 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具有强制执行能力)仲裁调解 仲裁机构 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具有强制执行能力)以和为贵选调解人民调解(1)含义: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2)性质:是依法设立的调节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3)原则: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4)效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2.仲裁(1)仲裁的种类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2)不能仲裁的纠纷①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3)商事仲裁的基本制度①或裁或审制度: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②协议仲裁制度: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③不公开审理制度:商事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④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商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便捷经济选仲裁:自愿性、灵活性、快捷性、经济性、专业性关于仲裁协议的有关规定仲裁协议通常出现在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中,并应当载明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等信息。例如,合同中关于仲裁可以这样表述:“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仲裁委员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相关链接要求:①形成符合法定形式的书面仲裁协议;②仲裁协议由双方自愿订立,表明双方当事人共同、真实意愿;③协议必须包含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内容)【知识拓展】商事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的区别商事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适用 范围与诉讼的关系申请效力解决的是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的纠纷在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申请仲裁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解决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争议诉讼不经仲裁程序,不得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的申请不需要事先订立仲裁协议。有限终局,当事人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键词课程设计杨某与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订立《合作协议(直播播主)》,约定杨某在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直播平台网站上开展直播。合作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协议期限以及发生争议后解决途径。在合作协议履行过程中双方产生矛盾,双方经协商向青岛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先订立人民调解协议,是申请仲裁的前提②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允许申请再次仲裁③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将随即发生法律效力④对仲裁裁决存疑,可尽快向人民法院起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模拟演练关键词课程设计(2023·北京卷)“无救济则无权利。”权利需要得到保护,当发生纠纷时,法律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下列救济途径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某公司营业执照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该公司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B.张某与祁某因购车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张某遂提出仲裁申请C.赵某与吴某因子女监护问题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赵某遂提出仲裁申请D.孙某夫妇因离婚财产分割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故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B模拟演练02诉讼1.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性质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刑事案件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诉讼主体 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只能是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举证原则 谁主张谁举证 行政机关负有举证责任 公诉人举证,但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适用法律 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 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 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3.特点: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内 涵公权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程序性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强制性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终局性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关键词课程设计王明是某公司员工,公司规定上班期间不能玩网络游戏,可他不遵守公司规定,被公司罚款300元。王明不服,一纸诉状将公司起诉到本市法院,法院不予受理。这是因为( )A.公司按规定办事,没有过错 B.这不属于法院管辖的范围C.这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D.这是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B模拟演练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