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声的利用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2.3 声的利用 学案
【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现代技术中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
难点: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技与社会的联系。
【预习新知】
(一)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声与信息
1.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了通过声能获得 。
2.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 ,采用 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3.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 。
4.你还能说出哪些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1)
(2)
跟踪练习: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某同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就知道上课了。这些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 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C. 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D.利用声呐测海深
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 _____ 的道理;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   而发出的。
4.利用回声可测海底深度,在与海洋面垂直的方向上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知识点二:声与能量
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播音的喇叭前,会发现火焰摇曵,这是什么原因?
答:说明声波能传递 。
2.讨论在生活、生产中哪些方面运用了声传递能量的知识。
(1)
(2)
跟踪练习:
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
A.发出声波探测大钢板内有无裂痕 B.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
C.发出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 D.发出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
2.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 ,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
3.外科医生利用    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等都是声音可以传递    的例子。
【巩固训练】
(一)巩固训练
1.某人对着矿井下大喊一声,他经过0.8s听到回声,此矿井深度是多少?(气温大约15℃)
2.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检查身体 D.利用回声定位
3.在敲响大古钟时,常常会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古钟依然“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B.一定是钟声的回声
C.大钟还在振动 D.大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4.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
B.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较慢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D.超声波可以碎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C.开启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的回声定位
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7.下列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医用B超诊断仪
③超声波清洗眼镜
④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⑤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A.①② B.③⑤ C.②③④ D.④⑥
参考答案
1.答案:136m
解析:
2.答案:A
解析:医生用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击碎结石,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用声呐探测海深、用B超检查身体和利用回声定位都是利用声波获得有用的消息,属于声波传递信息。故答案为:A。
3.答案:C
解析: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的振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大钟也会“余音未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温度相同时,次声波、超声波、声音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其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根据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我们用“B超”检查身体,这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故B正确;
C.开启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故C错误;
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AD
解析:声音有两方面的利用:一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②医用B超诊断仪,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③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④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⑤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综上所述,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①②④⑥,故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