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知能答案
提高练习
12.AC 13.13.98s
自主导学
1.高低 振动的快慢 高
2.强弱 振幅
3.音调 响度 音色
4.20 000 20
基础练习
1.A 2.BC 3.C 4.BC 5.B 6.B 7.A 8.AC 9.D
课堂小测答案
课堂小测答案
1.A 2.C 3.A 4.A 5.C
6.B 7.B 8.C 9.C 10. B
11. CB 12. AB
2.3声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新课导入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都关注过吗?
这些例子都和声音有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什么?
传递信息
这个例子还是声音传递信息么?
那这例子说明了什么?
传递能量
【自主阅读】
课本P38~P41 5min
完成知能2.3自主导学部分 30s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听音辨瓜
上、下课铃声
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与信息
【思考回答】
什么是次声波?
一般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次声波?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核爆等
【情景提问】
大多数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它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水母听觉能力发达,能够提前
感知海啸的到来,早早躲到相对
平静的海洋深处
声音与信息
【思考回答】
研究自然界中的次声波,是不是可以预测自然灾害呢?
次声波武器
声音与信息
【情景提问】
蝙蝠是怎样确认目标的?它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该方法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倒车雷达、B超、声纳、超声导盲仪、超声波探伤仪…
声音与信息
典型例题
例: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
C. 牙医用超声波给病人洁牙
D.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C
观察思考
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扔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
问题:声波也是一种波动,那么,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水波是一种波动,说明水波能传递能量。
新课教学
情景探究
实验结论:
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烛焰会摇动.
实验现象:
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声音与能量
【情景提问】
还能举出声音传递能量的其他实例么?
超声波洗牙、超声波碎石
超声波加湿器…
例题练习
例: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 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 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 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破裂出血
A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播放音乐期间,有位男同学用泡沫块刮玻璃板
同学们听了两种声音,有什么感受?
一个是优美动听的乐音;刮玻璃板声是刺耳难听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来源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
1.噪声:
噪声的波形
音叉的波形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想想议议
①我们班正上物理课,如果对门班级大声播放音乐,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是乐音吗?
②广场舞大妈比赛时的乐曲嘹亮动听,如果晚上10点以后还在小区广场练习,那还是乐音吗?
③有人已经休息,乐曲声扰民,也不是乐音?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你周围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想想议议
交通噪声
施工噪声
工业噪声
生活噪声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2.噪声强弱的等级:
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符号是dB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不影响休息和睡眠
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保护听力
听力极限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三、控制噪声
噪声污染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我们该如何减弱噪声呢?
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因此,控制噪声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
下面图中的控制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类?
甲 摩托车的消声器
乙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丙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1)甲图: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如:
禁止鸣笛标志
枪管消声器
汽车消声器
(2)乙图: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如:
公路旁设立隔声板
植树种草(吸收噪声)
电话亭玻璃屏障
(3)丙图: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控制。如:
用手捂住耳朵
戴耳罩
防噪声耳塞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双层隔音窗
想想议议
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往往会感到万籁俱寂,你知道为什么吗?
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它的表面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音传入这些小孔时便会发生反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孔径小,所以仅有小部分声音能从入口反射出来,而大部分则被吸收掉了,因而导致了万籁俱寂的场面。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夜间同学们已入睡,校外的夜市仍在营业,叫卖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气冲冲地起来关窗,乙较懒,只是用毛毯蒙头又睡,丙索性起来走到窗前,头伸出窗外大叫“别吵了”。他们为减弱噪声而采取的方法分别属于哪种途径?
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在声源处减弱
例题练习
(2020 武汉市)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 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 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D
课堂小结
一、声与信息
二、声与能量
一、噪声的来源
二、噪声的危害
三、噪声的控制
声音的利用
噪声
作业
知能2.3 声音的利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