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平面镜成像
临水种桃知有意
一株当作两株看
平面镜成像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
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 跟 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
用透明的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不能倾斜。
应该选择两支“完全相同”蜡烛进行实验,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
2
防止厚玻璃板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
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20
不能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如图1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
与A大小不同的跳棋子C、刻度尺、白纸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利用现有器材可研究: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是否有关
C.通过该实验可得结论: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D.将棋子A放在距玻璃板3.5cm处,则棋子B与A相距7cm
可能与A的像重合
ABD
图11
B
A
玻璃板
白纸
平面镜成像规律
的应用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小华站在穿衣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多少米?
若她远离平面镜0.5 m,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多少米?
镜中像的大小会改变吗?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试画出图中你的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A′ 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只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钟的实际时间是(   )
A.7时25分 B.6时35分 C.5时25分 D.4时35分
D
平面镜成虚像
S
S'
小孔成像形成的像是实像,是实际光线形成的
平面镜成虚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
是人眼沿光线反向延长线看过去形成的
小孔成像形成实像,是实际光线形成的
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虚像能用光屏承接

平面镜所成像处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实际光线会聚,
用光屏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承接,
所以这个像是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没有
不能


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A处有一只激光笔。要使从激光笔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请画出光路图。
M
N
A
B
A'

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和两条入射光线.(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M
N
S
B
S'
A
C
D
P

如图所示,MN为一平面镜,P为一不透光的箱子,S为一发光点,试用画图确定发光点S发出的光,通过平面镜反射,照亮箱子右侧多大范围的地面。
S’
A
B

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D
平面镜成像规律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各种镜的应用
平面镜
潜望镜
凹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凸面镜
平面镜成像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该实验最好选平面镜进行实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该处上放一光屏,
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前后改变玻璃板的位置,
发现B不能与A的像重合
D

如图所示,MN为一平面镜,P为一不透光的障碍物(箱子),人眼在S处,试用作图法画出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箱子右侧多大范围的地面。要求画出所有必要光线的光路图,并在直线CD上用AB线段标出范围。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同学们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玻璃板 厚度/m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物距 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________(选填“mm”或“cm”)。
表中数据每次像距和物距都有差距,不可能是粗心的原因
玻璃板越厚,像距与物距差值越大

虚像
m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