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声音的特性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声音的特性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二节
教材分析
演示实验: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演示实验:通过示波器认识声音的波形
音调与频率
响度与振幅
音 色
认识声音波形图
声音的特性
演示实验:探究响度
演示为主
器材简单
现象不佳
教材分析
音调与频率
响度与振幅
音 色
认识声音波形图
声音的特性
与音乐的联系
教学目标
科学思维
经历探索声音特性的过程,能归纳总结出发声规律;
掌握科学探究思想、控制变量思想,熟练运用比较法分析实验现象;
物理观念
实验探究
学生能感知声音的特性,形成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
理解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初步认识振动的频率和振幅
核心素养目标
具有实验探究意识,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
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
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反思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内容改进
钢尺、梳子、橡筋等
并非常见的发声物体,
声音闷,音调变化难分辨
用乐器做实验器材——声音悦耳、声音变化清晰可辨
自制乐 器
一、体验活动:体验音调的高低
传统活动
创新活动
实验内容改进
传统器材
创新器材
振动快慢难分辨
自制教具:发音齿轮电扇机
振动快慢易分辨,频率概念好迁移
学生常误认为此情况为只振动一次
二、初探音调:音调与什么有关
实验内容改进
传统器材
难以构建
声音与波形图之间的联系
自制教具:声音的机械示波器
形象直观地构建
声音、振动与波形图三者关系
操作不便、易受干扰、难以对比、难以观察
三、再探音调:示波器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512Hz
128Hz
贴有镜片的
两个音叉
光屏
声音的机械示波器
设计图:
激光笔
on
OFF
转速可控的
八棱镜转台
声音的机械示波器
实验现象:
大音叉
小音叉
传统放大法
原理 —— 放大法
用乒乓球放大音叉振动
不足:
乒乓球每次跳动的方向、幅度和快慢都有很大的随意性,无准确的规律,无法控制,对本节学习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优化放大法
优点:
排除干扰因素,直接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可视化,现象明显表现出音叉振动的规律性
声音的机械示波器
Vs
用机械示波器显示音叉振动
声音的机械示波器
制作细节:
3D打印
技术
科技改变教学
实验内容改进
四、学生探究实验
声音示波器APP
慢镜头
实验器材:乐器
实验工具:ipad
实验内容改进
四、学生探究实验
用慢镜头放慢两根弦的振动
用示波器APP比较声音的频率
实验内容改进
四、学生探究实验
通过慢镜头对比振动快慢
通过波形对比
振动频率
信息化教学手段
教师移动教学
学情实时掌握
师生多屏互动
依托ipad、蓝墨云班课APP,实现信息化教学
运用同屏技术,利用多样化APP丰富课堂
FreqCounter APP
(声音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APP
信息化教学手段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Part 1 感性体验
耳听声变,眼观波动
Part 2 初探特性
Part 3 自主再探
Part 4 应用提升
教学流程
Part 1 感性体验
Part 2 初探特性
Part 3 自主再探
Part 4 应用提升
用乐器感受声音变化
Part 1 感性体验
Part 2 初探特性
教学流程
Part 3 自主再探
Part 4 应用提升
提出问题:音调与什么有关?
科学推测:
音调与发声物体的 振动快慢 有关
振动频率
Part 1 感性体验
Part 2 初探特性
教学流程
Part 3 自主再探
Part 4 应用提升
机械示波器显示声音波形
Part 1 感性体验
Part 2 初探特性
教学流程
Part 3 自主再探
Part 4 应用提升
像艺术家一样去演奏
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
Part 1 感性体验
Part 2 初探特性
教学流程
Part 3 自主再探
Part 4 应用提升
Part 1 感性体验
Part 2 初探特性
教学流程
Part 3 自主再探
Part 4 应用提升
调振幅
调波形
调频率
1
目标明确
2
突破难点
3
高效有序
4
轻松愉悦
教学效果评价
comment
研究小组
探究课题:《探究吉他弦的频率》
实验工具:测振传感器、示波器
5
拓展延伸
创新实验 信息教学 音乐融合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