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浮力 课件 (共9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浮力 课件 (共92张PPT)

资源简介

(共92张PPT)
e7d195523061f1c0f0ec610a92cff745ee13794c7b8d98f8E73673273C9E8BE17CC3D63B9B1D6426C348A354AD505654C28F453CD7C8F90EADD06C08281DAED7140E5AAAED5880ECE414DFB6A93B82BE019406867034C3A8500A4827DCF3FBF74A471B736410707E336A01C9ADC9BE02ACCB8DF2121D81636A067B8AE80C6AB6F014154F4E7B7247
广东省佛山市人教版2024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模拟训练
浮力
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方向:①
产生原因[1]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
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
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力G物,将物块浸在液体中,
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则物块所受浮力F浮=G物-F拉
决定因素[2]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
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
积越② 、液体的密度越③ ,所受浮力越大
竖直向上


要点提示
当物体只有部分浸入液体中时, F向下=0, F浮= F向上;当物体(圆柱、直棱柱)
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无缝隙)时, F向上=0, F浮=0。
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和物体的形状均无关。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
小等于它④
公式:F物=⑤ =ρ液gV排[3]
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阿基米
德原理
G排
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提示
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完全浸没,V排= V物;部分浸入, V排< V物。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物体的浮沉条件
状态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受力分析
运动状态与受力关系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物体的浮沉条件
状态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物体所受浮力 F浮与重力G重 的关系
液体密度ρ液与物体密度ρ物的关系
最终状态 漂浮 沉浮 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深度处 \ \
F浮⑥ G物
F浮⑧ G物
F浮⑩ G物
F浮 G物
F浮 G物
14
(F浮+F支=G物)
ρ液⑦ ρ物
ρ液⑨ ρ物
ρ液 ρ物
12
11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15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
<
=
=
<
>
<
=
>
<
13
原理:通过增大 ,增大浮力,使物
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排水量: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排水量是
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
浮力
应用
轮船[4]
潜水艇
排开液体的体积
质量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要点提示
轮船处于漂浮状态,依据二力平衡原理,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所以轮船重力不变,浮力不变。不可凭借生活经验错误地认为漂浮的轮船浮力大于重力。
浮力
应用
潜水艇:通过改变 来控制浮沉
热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 空气的气体,可以飘在空气中
密度计:测量时,在被测液体中处于 状态。密度计浸入
液体的体积越小(露出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 ,
即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
自身重力
小于
漂浮
21

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
浮力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示意图 公式 适用条件
称重法 F浮=G物-F拉 常用于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情况
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 形状规则的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体
规律总结
计算方法 示意图 公式 适用条件
原理法 依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平衡法 F浮=G物 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
浮力的计算方法
规律总结

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它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 N,下
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3 N。这个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  8 N。
2. 如图所示,在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  大  鱼的说法正确。原因是
两条鱼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物体浸在液体
有关,与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无关。
8 
大 
物体浸在液体中
的体积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浮力
3. 人在水中会下沉,但是在死海中却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这说明浮力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  有关。人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的
过程中,感觉身体变“轻”了,这说明人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变 ,
所受浮力  变大  。(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液体的密度 
变大 
变大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4. 在“王冠之谜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490 g,
浸没在水中称时,王冠重4.5 N,则这顶王冠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为  0.4  N,它排开水的重力为  0.4  N。(g取10 N/kg)
0.4 
0.4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5. 如图所示是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漫画。把大象拉到船上,记下船
的吃水深度;用石块代替大象,使船两次的吃水深度相同,则船两
次排开液体的体积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所受
浮力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船两次都处于漂浮
状态,船和船上物体的总重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船受到的浮力,所以石块的总重力就等于大象的重力。
相等 
相等 
等于 
6.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 N。当把零件浸没
在密度为0.8×103 kg/m3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7 N,此
时金属零件受到的浮力为  0.8  N,金属零件的体积为 m3。
(g取10 N/kg)
0.8 
1×10-4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物体的浮沉条件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7. 取一个小瓶,在瓶内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水,拧紧瓶盖后,将它放入
盛有水的烧杯内,使它处于漂浮、悬浮、上浮、下沉四种状态。已
知图甲中小瓶处于漂浮状态,图乙中小瓶处于悬浮状态,则处于上
浮状态的是图  丁  中的小瓶,处于下沉状态的是图  丙  中的小
瓶。(均选填“丙”或“丁”)
丁 
丙 
8. 如图所示,把一个鸡蛋轻轻地放入盐水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为
了使鸡蛋处于悬浮状态,需向杯中加入适量的  清水  (选填“清
水”或“盐”);从漂浮到悬浮的过程中,鸡蛋所受浮力  不变  ,
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不变  ,排开液体的质量  不变  。(后三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清水 
不变 
不变 
不变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浮力的应用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9. 如图所示,潜水艇是通过改变  自身重力  实现浮沉的。向水舱外
排水,潜水艇重力变  小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潜水艇  上
(选填“上浮”或“下沉”);向水舱内充水,潜水艇重力变 ,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潜水艇  下沉  (选填“上浮”或 “下沉”)。
自身重力 
小 
上浮 
大 
下沉 
10. 橡皮泥在水中会下沉,它的密度  大于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水的密度,但把橡皮泥捏成瓢状放在水中,它
就会漂浮在水面上,说明橡皮泥被捏成瓢状后,受到的浮力  变 。
在瓢状的橡皮泥中放入几个栗子后(如图所示),瓢状橡皮泥仍然
漂浮在水面上,放入栗子会使瓢状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变大  。
(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大于 
变大 
变大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11. 取一个稍大的薄塑料袋,袋口用很细的铜丝框成一个圆口,开口
朝下,用电吹风向袋内吹热空气,放手后,塑料袋便缓缓升起。
原因是袋内热空气的密度比袋外空气的密度  小  ,塑料袋受到
的浮力比自身的重力  大  。塑料袋升空的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
应用,请举出一个实例:  热气球(合理即可)  。
小 
大 
热气球(合理即可)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目 录
1
考点一 浮力的产生及测量
2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3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4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5
素养强化
考点一 浮力的产生及测量
1. 将装有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质量相等的长方体
物块甲、乙放入水中,物块甲、乙在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甲受到重力、浮力、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
B. 乙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大于甲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C. 乙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甲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乙所受的浮力
B
(原创)
解析:物块甲漂浮在水面,受到浮力与重力的作用,且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物块乙悬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依题意,物块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受到的重力相等,故A、D错误;浮力的产生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同,乙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甲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甲受到的浮力,故B正确,C错误。
考点一 浮力的产生及测量
2. (2023江苏模拟改编)如图甲所示,一个实心圆柱体金属块通过细
线与上端的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金属块受到的
拉力大小。缓慢往空水箱中加水,直到装满。如图乙是传感器的
示数F随水箱中水面到水箱底的距离h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圆柱体
金属块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重力为1 N B. 高度为20 cm
C. 受到浮力最大为4 N D. 浸没后剪断细线,将沉入水中
(2023江苏模拟改编)
D
考点一 浮力的产生及测量
解析:由图乙可知,当水面到水箱底的距离h<10 cm时,金属块仅受重力和拉力,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所以金属块的重力为5 N,故A错误;当h=10 cm时,水面与金属块底面接触,随着水面的升高,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h=20 cm时,金属块刚好浸没在水中,金属块的高度h=20 cm-10 cm=10 cm,故B错误;金属块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拉=5 N-4 N=1 N,故C错误;浸没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1 N,小于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所以当金属块浸没水中后剪断细线,金属块将下沉,故D正确。
考点一 浮力的产生及测量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1. 如图所示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C )
A. ①→②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
B. ②→③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
C. ③→④过程中运动员排开水所受重力不变
D. ④→⑤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
C
解析:①→②是入水过程,运动员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故A错误;②→③、③→④过程中,运动员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故B错误,C正确;④→⑤过程是露出水面的过程,运动员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故D错误。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2. 小晋妈妈买回一些苹果,将其中一个放在盆中准备清洗时,发现苹
果沉底,如图甲所示。为了去除农药残留,妈妈往盆中加入适量的
盐后(ρ盐水>ρ水),发现苹果悬浮,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苹果的
判断正确的是( B )
A. 排开液体体积关系:V甲排<V乙排
B. 受到的浮力关系:F甲浮<F乙浮
C. 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关系:G甲排>G乙排
D. 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m甲排=m乙排
B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图甲中的苹果沉底,图乙中的苹果悬浮,所以V甲排=V乙排,故A错误;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苹果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浮<F乙浮,故B正确;根据F浮=G排=m排g可知,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关系:G甲排<G乙排,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m甲排<m乙排,故C、D错误。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方法指导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比较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通过情境分析出液体密度ρ液、排开液体体积V排的变化情况,利用F浮=ρ液gV排分析。
若ρ液相同:比较V排→V排越大,F浮越大;V排越小,F浮越小
若V排相同:比较ρ液→ρ液越大,F浮越大;ρ液越小,F浮越小
方法指导 浮力F浮与排开液体重力G排、排开液体质量m排的关系
  当判断出物体所受浮力关系时,根据F浮=G排=m排g可知,G排的变化关系即为F浮的变化关系,m排的变化关系与F浮的变化关系相同。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3. (2023陕西改编)如图所示是我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延安舰”。
该舰满载时,排水量约12 000 t,吃水深度6.6 m。它受到的最大浮
力为  1.2×108  N,此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1.2×104  m3。
(ρ海水取1.0×103 kg/m3,g取10 N/kg)
(2023陕西改编)
1.2×108 
1.2×104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延安舰”的排水量为1.2×104 t时,它受到的最大浮
力F浮=G排=m排g=1.2×107 kg×10 N/kg=1.2×108 N,此时
排开海水的体积V= = = 1.2×104 m3。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温馨提示:以下设空若未作说明,均选填“>”“<”或“=”。
【思维母题】 将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物体甲、乙、丙同时放入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三个物体所受浮力关系为F甲浮 F乙浮  >F丙浮;三个物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 ρ乙   ρ丙。
【思维母题】 

> 
<  
<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利用物体的浮沉状态比较其受到的浮力大小
【突破策略】 通过情境比较物体质量m物的大小情况,利用物体的浮沉状态比较浮力大小。
【思维引导】
【突破策略】 
漂浮
悬浮
沉底
= 
= 
< 
= 
>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二)比较物体密度ρ物的大小关系
【突破策略】 利用物体的浮沉状态比较ρ物的大小关系。
【思维引导】
【突破策略】 
漂浮
悬浮
沉底
> 
= 
< 
< 
<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甲、乙两个实心球的质量m和密度ρ如表所示。将它们浸没在水中
释放,待其稳定后,两个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C )
实心球 甲 乙
m/g 30 50
ρ/(g·cm-3) 0.5 1
A. 甲球最终悬浮 B. 乙球最终沉底
C. F乙>F甲 D. F甲>F乙
C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解析:由表格可知,甲球的密度为0.5 g/cm3,ρ甲<ρ水,甲球漂浮。乙球的密度为1 g/cm3,ρ乙=ρ水,乙球悬浮。甲、乙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m甲<m乙,G甲<G乙,所以F甲<F乙。故选C。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2. (2019山西)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根据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
别其是否新鲜。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小亮买了一些新鲜鸡蛋,并拿
其中一颗进行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图甲);取
出鸡蛋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时鸡蛋漂浮在水面(图乙)。
这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B. 图甲中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大
C. 图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 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变大
(2019山西)
B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解析:前后两次实验,鸡蛋的体积未变,图甲中鸡蛋下沉,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鸡蛋的体积,图乙中鸡蛋漂浮,排开水的体积小于鸡蛋的体积,根据F浮=G排=ρ液gV排可知,图甲中鸡蛋受到的浮力、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比图乙中的都大,故 A错误,B正确;图乙中鸡蛋漂浮,鸡蛋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图甲中鸡蛋下沉,新鲜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图乙中鸡蛋漂浮,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变小,故D错误。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比较液体密度ρ液的大小
温馨提示:以下设空若未作说明,均选填“>”“<”或“=”。
【突破策略1】 利用物体的浮沉状态比较液体密度ρ液的大小。
【思维母题】 将同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在三种液体中的状态如图所示,则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
ρ甲液  >  ρ乙液  >  ρ丙液。
【突破策略1】 
【思维母题】 
> 
>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思维引导】
漂浮
悬浮
沉底
> 
= 
< 
> 
>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突破策略2】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比较液体密度ρ液的大小关系。
若判断出物体所受浮力关系相等时,根据可知,排开液体体积V排越大,液体的密度ρ液越小;排开液体体积V排越小,液体的密度ρ液越大。
【突破策略2】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3. 献血时,需用密度不同的标准试剂检验男、女献血者中血红蛋白的
含量是否符合标准。将相同的两滴血分别滴入男、女标准试剂中,
血滴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男标准试剂的密度小
B.血滴在男标准试剂中所受浮力小
C.血滴在男标准试剂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D.血滴在男标准试剂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大
D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解析:由图可知,血滴在男标准试剂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故C错误;血滴在男标准试剂中漂浮,其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且血滴的密度小于男标准试剂的密度;血滴在女标准试剂中沉底,其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且血滴的密度大于女标准试剂的密度。所以血滴在男标准试剂中受到的浮力大,且男标准试剂的密度大,故A、B错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血滴在男标准试剂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大,故D正确。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4. 将装有饮料的薄壁密封饮料瓶分别放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
中,静止后饮料瓶的状态如图所示。饮料瓶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
F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C )
A. F甲>F乙,ρ甲>ρ乙 B. F甲<F乙,ρ甲<ρ乙
C. F甲=F乙,ρ甲<ρ乙 D. F甲=F乙,ρ甲>ρ乙
C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解析:饮料瓶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均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饮料瓶的重力不变,所以饮料瓶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即F甲=F乙;由图可知,V甲排>V饮料>V乙排,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ρ甲<ρ乙。故选C。
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比较物体所受浮力F浮大小的方法
【突破策略】 比较浮力大小的方法有两种:①阿基米德原理;②物体的浮沉状态。
若能分析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排、液体密度ρ液的变化关系,一般使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F浮大小。若能分析出物体质量m物的变化关系,一般使用物体的浮沉状态判断浮力F浮大小。若通过情境V排、ρ液、m物的变化关系都能分析出,两种方法皆可。
【突破策略】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思维母题1】
取一只空牙膏,一次将它挤瘪,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牙膏静止时在水中的位置如图甲、乙所示。牙膏受到的浮力F沉底  <  (选填“>”“<”或“=”)F漂浮。
<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思维引导1】
不变
不变
物体的浮沉状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思维母题2】
如图所示是某型号战略核潜艇(核动力潜水艇),它是坚不可摧的“水下盾牌”。核潜艇从水面下上浮至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  先不变后变小  (选填“一直变小”“先变大后不变”或“先不变后变小”)。
先不变后变小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思维引导2】
先不变后
变小
阿基米德原理
先不变后变小
专项突破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二、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大小的方法
【突破策略】 利用p=ρgh分析。
【突破策略】 
三、比较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p′大小的方法
【突破策略】先判断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的大小,再利用p=分析。
【突破策略】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物体在同一液(气)体中
1. (2023山西)妈妈生日那天,小梦给妈妈煮饺子时发现,当把饺子
放入沸腾的水中后,饺子先下沉到锅底,过了一会儿又上浮,最
终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饺子的吸水性)
( C )
A. 饺子在下沉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B. 饺子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
C. 饺子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D. 饺子在水面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2023山西)
C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饺子在下沉过程中,深度逐渐变大,根据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A错误;饺子煮熟后,体积膨胀,受到的浮力变大,重力不变,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时,饺子会上浮,故B错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饺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故C正确;饺子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故D错误。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2. (2022山西)如图所示是海面上冰山的美丽景象。冰山实质就是海
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据科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融
化,海平面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 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C. 冰山融化一部分后仍会漂浮在海面上
D. 冰山融化一部分后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
(2022山西)
C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冰山在海水中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故A错误;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冰山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海水所受的重力,所以冰山所受的重力等于它排开海水所受的重力,故B错误;冰山的实质是海水中漂浮的淡水冰,所以冰山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冰山融化一部分后密度不变,仍会漂浮在水面上,故C正确;冰山融化一部分后,所受的重力变小、浮力变小,所以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小,故D错误。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加练 (原创)小晋想尽快让杯中水的温度降低,于是从冰箱里拿出冰块放入杯中,发现冰块漂在水面上,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冰块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
B. 冰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冰块的重力
C. 冰块融化一部分后,它会沉到水底
D. 冰块融化后,冰与水的总重力变小
B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冰块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冰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冰块所受的浮力,所以冰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冰块的重力,故B正确;冰块融化一部分后,密度不变,一直小于水,所以冰块在水中一直处于漂浮状态,故C错误;冰块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冰与水的总重力不变,故D错误。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3. (2021山西)如图所示是“寻梦”学习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
过胶管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或上浮。若
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沉(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忽
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潜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小
B. “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保持不变
C. “潜水艇”顶部受到水的压强保持不变
D.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下沉的
(2021山西)
B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潜水艇”始终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故A错误,B正确;烧瓶下沉,顶部所处的深度变深,由p=ρgh可知,“潜水艇”顶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从烧瓶中吸气,烧瓶中气体变少,水变多,烧瓶及瓶内水的总重力变大,所以“潜水艇”是通过增大自身重力实现下沉的,故D错误。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4. (2020山西)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登顶队8名登山队员成功登
峰测极!成功登顶离不开准确的天气预报。如图所示是气象探测
保障服务团队在珠峰大本营准备释放甲、乙两个探空气球采集气
象信息的场景,已知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在探空气球释放前
后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释放前,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B. 释放前,甲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C. 释放后,探空气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空气所受的重力
D. 释放后,探空气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自身重力
(2020山西)
C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甲体积一定,释放后会上浮,因此释放前甲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故A错误;甲和乙处于同一环境中,且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则V甲排<V乙排,由 F浮=ρgV排可知,F甲浮<F乙浮,故B错误;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释放后探空气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空气所受的重力,故C正确;释放后,探空气球上浮,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D错误。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5. (2017山西)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
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
B. 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 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
D. 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2017山西)
D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西瓜漂浮,西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西瓜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李子沉底,李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西瓜的密度小于李子的密度,故 A、B错误;李子下沉过程中,深度越深,受到的压强越大,故C错误;李子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依据F浮=ρ液gV排可知,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D正确。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加练 (2023河南改编)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等质量的水。将橘子放入左侧杯中,取出后剥皮再放入右侧杯中,橘子静止时的状态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2023河南改编)
D
A. 图甲中的橘子和图乙中的橘子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B. 图甲中的橘子密度大于图乙中的橘子密度
C. 图甲中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比图乙中的小
D. 图甲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大于图乙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图甲中的橘子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图乙中的橘子处于沉底状态,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因为剥皮后的橘子重力小于完好的橘子重力,所以图甲中的橘子所受的浮力比图乙中橘子的大,故A错误;根据浮沉状态可知,ρ整橘<ρ水,ρ果肉>ρ水,所以ρ果肉>ρ整橘,故B错误;图甲中杯子、水和橘子所受总重力比图乙中的大,图甲中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比图乙中的大,故C错误;由于图甲中的橘子所受的浮力比图乙中的大,由 F浮=ρgV排可知,图甲中的橘子排开水的体积大,液面高度高,由p=ρgh可知,图甲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大于图乙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故D正确。
物体在不同液体中
6. (2023江苏无锡模拟改编)如图所示是某远洋轮船,轮船的船舷
上标有“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
“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轮船在北大西洋航行时,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 轮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所受浮力变大
C. 北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大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
D. 轮船停靠码头卸货时,轮船所受浮力不变
(2023江苏无锡模拟改编)
C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轮船在北大西洋航行,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A错误;轮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一直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重力,轮船自身重力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故B错误;W、S分别是北大西洋、印度洋的“载重线”,V排W<V排S,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W>ρ液S,故C正确;轮船停靠码头卸货时,一直处于漂浮状态,当受到的重力变小时,浮力也会变小,故D错误。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7. (2018山西)小亮利用气球和圆柱形水杯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气球
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封口制成水球(图甲),先将水球放入冷水中,
水球漂浮(图乙);把杯中冷水换成热水,再次把水球放入热水
中,发现水球沉在杯底(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水球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小于热水中所受浮力
B. 水球在冷水中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
C. 冷水的密度小于热水的密度
D. 在冷水和热水的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
(2018山西)
B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水球在冷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热水中下沉,浮力小于重力,在冷水中所受浮力大于在热水中所受浮力,故A错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水球在冷水中排开水所受重力等于水球的重力,故B正确;由浮沉条件可知,冷水的密度大于热水的密度,故C错误;由p=ρgh可知,在同一深度处,冷水的压强比热水的压强大,故D错误。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8.(原创)元代陈椿为了查证卤水是否有煎熬的价值,先把莲子放在
四种浓度不同的卤水中浸泡,得到四个密度不同的莲子;然后在竹
管内装入需要检验的卤水,将四个莲子同时放入卤水中,通过莲子
浮起的数目来判断卤水的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漂浮的莲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 莲子浮起的数目越多,卤水密度越大
C. 沉底莲子的密度小于漂浮莲子的密度
D. 沉底的莲子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于浮力
B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解析:漂浮的莲子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A错误;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可知,莲子的密度不相同,莲子浮起的数目越多,说明卤水密度越大,故B正确;沉底莲子的密度大于卤水的密度,漂浮莲子的密度小于卤水的密度,所以沉底莲子的密度大于漂浮莲子的密度,故C错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沉底的莲子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故D错误。
专项突破 
浮力、压强综合
素养强化
·大型海运船舶半潜船的工作原理
跨学科实践
1.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3贵州改编)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运输舰船、石油钻
井平台等大型设备的海运船舶。如图所示是我国最大的半潜船“新光华号”。
装载货物前,海水进入船内的压载水舱,甲板逐渐下潜至海面以下,但船楼建
筑仍露出海面;把货物拖拽至甲板上方时,从压载水舱向外排出海水,半潜船
逐渐上浮并托起货物直至甲板浮出海面一定高度,这样就完成了货物装载。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2023贵州改编)
D
A. 装载货物前后,半潜船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B. 装载货物后,半潜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
C. 装载货物后,半潜船船底所受海水压强变大
D. 若装载质量更大的货物,保持甲板浮出海面高度相同,需要从压载水舱排水
·设计类:利用浮沉条件检测鸡蛋的新鲜度
2.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新鲜鸡蛋放置时间长了会失去水分,导致
密度减小。小晋突发奇想:家中同一天从不同市场购买回的两批次
鸡蛋中,哪次购买的更加新鲜呢?他从两批鸡蛋中各挑选一个,分
别放入水中,鸡蛋均沉底。于是他准备了另外一些器材(自主选择,
合理即可),开始操作。请你帮他一起完成实验。
素养强化
综合实践活动 
(2)实验过程:  ①给两个鸡蛋做标记,标明所代表的批次;②向大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放入两个鸡蛋均沉底;③向大烧杯中少量多次加入食盐,边加边用筷子搅拌,直到有一个鸡蛋上浮  。
(3)实验结论:  未浮起的鸡蛋密度更大,它所代表的批次的鸡蛋更新鲜  。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①给两个鸡蛋做标记,标明所代表的批次;②向
大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放入两个鸡蛋均沉底;③向大烧杯中少量多
次加入食盐,边加边用筷子搅拌,直到有一个鸡蛋上浮 
未浮起的鸡蛋密度更大,它所代表的批次的鸡蛋
更新鲜 
(1)所选器材:  两批次鸡蛋各一个、食盐、水、一个大烧杯、筷子  。
两批次鸡蛋各一个、食盐、水、一个大烧杯、筷
子 
素养强化
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类:自制密度计并粗略比较液体的密度大小
3.创新小组的同学正在自制测量仪器,他们用细木棍制作简易密度计,
并用自制的密度计粗略比较汽油、煤油、酱油的密度大小,请你帮助
他们完成实验。
素养强化
综合实践活动 
(4)实验结论:  木棍露出液面的高度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  。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木棍露出液面的高度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 
(1)制作密度计应选用的物品:  细木棍、铜丝、蜡  。
(2)简述制作过程:  在细木棍表面涂上蜡,在它的一端绕上适量的铜丝,使其能漂浮在三种液体上  。
(3)实验过程:  将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在汽油、煤油、酱油中,观察木棍露出液面的高度  。
细木棍、铜丝、蜡 
在细木棍表面涂上蜡,在它的一端绕上适量
的铜丝,使其能漂浮在三种液体上 
将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在汽油、煤油、酱油中,
观察木棍露出液面的高度 
素养强化
综合实践活动 
目 录
1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
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海洋中巨大的冰山能在水上漂浮,游船、鸭子能在水面游弋, 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那么,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践
问题
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择体积  较大  (选填“较大”或
“较小”)的圆柱体物块。你认为,对于圆柱体物块的选择还
应有何要求?  物块不能吸水  (写出一条即可)。
(2)当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1  N,方向
为  竖直向上  。
较大 
物块不能吸水 
1 
竖直向上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基础设问
证据
(3)分析图A、C、D可得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深度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分析  A、B、C(或A、B、D)  三幅图,可得结论:同一液
体中,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越   (选填
“大”或“小”)。
无关 
A、B、C(或A、B、D) 
大 
解释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分析A、D、E三幅图,可得实验结论:  物体浸入液体的
一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你认为,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换用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为了使这
 换用密度不同的液体,进行多次。
 换用。
密度不同的液体,进行多次实验
 
(6)小晋通过比较B、C两图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深度有关。小晋的分析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
错误 
没有控制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维设问
(7)分析图A到E中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
为  1.2×103  kg/m3。
1.2×103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剪断图E细线的瞬间,物块将  下沉  。(填浮沉状态)
(9)【科学推理】圆柱体物块从水面逐渐浸入水中,浸没后继续向
下移动一段距离(未触底),在整个过程中,物块所受浮力F随
浸入水中深度h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②  (选填“①”或
“②”)。
下沉 
② 
交流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0)小雯利用本实验的实验器材和三个体积不同的铝块,探究浮力
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请你帮她简写操作步骤:  在烧杯
在烧杯的
合适位置做标记,让不同的铝块分别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直至烧杯内液面达到标记处,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合适位置做标记,让不同的铝块分别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直至烧杯内液面达到标记处,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合理即可)  。
(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践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质量不同的物块、溢水杯、小桶、水、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
问题
(1)物块浸入溢水杯前,溢水杯内液面高度应与溢水口的位置  相

平 
基础设问
证据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由甲、乙、丙、丁四幅图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F浮=  F1- ,
F1- F3
F4-F2 
平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  F4-F2  。(用测量量表示)
(3)小晋将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数据记录在下表,请你将表格中第二
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 F1/N F2/N F3/N F4/N 浮力F浮/N 排开水的重力G排/N
1 1.1 0.1 0.6 0.6 0.5 0.5
2 0.9 0.1 0.5 0.5  0.4  0.4
3 1.3 0.1 0.6 0.8 0.7 0.7
0.4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
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解释
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
(5)实验中,先测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再测小桶的重力,会导
致测出的排开水所受重力偏  小  (选填“大”或“小”),
理由是  小桶的内壁沾有水,使测出的小桶的重力偏大  。
小 
小桶的内壁沾有水,使测出的小桶的重力偏大 
思维设问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6)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B  。(填字母)
A. 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 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7)若图丙中物块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  能  (选填“能”或
“不能”)得到F浮与G排的正确关系;若选用密度小于水的物块
进行实验,  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F浮与G排的正
确关系。
B
能 
能 
交流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8)在探究过程中,如果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到溢水口的位置,会
造成的结果是  测出的排开水的重力偏小(或使物块受到的
测出的排开水的重力偏小(或使物块受到的浮
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