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标内容 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知识点1 反射与反射弧 单细胞、低等的多细胞生物及植物没有反射行为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弧(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2)图中有3个神经元。3.兴奋知识点2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1)用手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叶片会合拢,这是反射。(×)提示:含羞草是植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不会发生反射活动。(2)任何反射弧都需要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三个神经元的参与。(×)提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参与。(3)给离体的传出神经以适宜刺激,肌肉产生收缩反应即完成反射。(×)提示:反射活动的完成,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提示: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5)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位于骨髓。(×)提示: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也可能位于脑干。(6)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提示:若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消退。(7)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需通过学习才能形成。(×)提示:非条件反射是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不需通过学习形成。一、反射与反射弧 【情境探疑】1.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会突然抬起(发生膝跳反射)并感觉到腿被叩击了,其神经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射弧中②④分别代表什么?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提示:②代表传入神经,④代表传出神经。依据是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效应器的是传出神经。(2)若叩击的力度过小,还能发生膝跳反射吗?为什么?提示:不能,感受器需要接受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才能产生兴奋,若叩击的力度过小,感受器无法产生兴奋,也就无法发生膝跳反射。(3)该反射弧中效应器是⑤(填编号),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构成。若某人因意外导致效应器受损,刺激感受器时,该病人有(填“有”或“没有”)感觉、没有(填“有”或“没有”)反应。(4)刺激图中④,肌肉会收缩,这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5)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后,人会感觉到腿被叩击了,请利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出该过程中兴奋的传导过程。这是否属于反射?提示:①→②→③→⑥→⑧。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6)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吗?提示: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控,若大脑皮层有意识地抵制,即使反射弧完整且刺激适当,某些反射也无法完成,例如大脑皮层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等。2.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先缩手。上述实验说明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当你感觉手被扎,是因为兴奋从脊髓的低级中枢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了感觉。1.反射发生的条件(1)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2)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包括适宜的强度和适宜的时间等。(3)具有神经中枢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如含羞草受到刺激时叶子合拢以及草履虫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属于应激性而不是反射。2.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3.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典例应用】例1 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缩手反射需要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参与C.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组成D.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并给予适宜的刺激,就会有反射发生答案 D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需要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参与,B正确;由于低级中枢还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不一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错误。例2 (多选)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反射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若①受到破坏,刺激③不能引起反射活动C.刺激③时,能引起结构⑤产生反应D.④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答案 BD解析 题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若①受到破坏,反射弧不完整,刺激③,结构④(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不能称为反射,B正确;③是传出神经,刺激③不能引起结构⑤(感受器)产生反应,C错误;结构④(效应器)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正确。跳出题海 (1)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效应器包括两种,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另一种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腺体。(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情境探疑】下图为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狗吃到食物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填“条件”或“非条件”)刺激,该反射是与生俱来(填“与生俱来”或“后天形成”)的。(2)图2中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填“有关”或“无关”)刺激。(3)反复经过图3(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然后再立即喂食)一段时间后,图4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条件(填“条件”或“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建立了。(4)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退。该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提示:错误。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以至消退。(5)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与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相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部位。这两种反射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也不相同。(6)判断下列反射的类型,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①②;属于条件反射的是③④⑤。①眨眼反射 ②婴儿吮吸乳头 ③谈虎色变④望梅止渴 ⑤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典例应用】例3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后者出生后就具有B.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C.前者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者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和脊髓D.前者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后者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和脊髓答案 C解析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不经过大脑,这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是看到之后手缩回,经过大脑的思考,属于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和脊髓。例4 (多选)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吃山楂分泌唾液和看到山楂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不同B.望梅止渴和膝跳反射这两个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皮层C.军训时蚊子叮在手上感到很痒属于非条件反射D.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时十分惊恐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答案 AD解析 吃山楂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是出生后无需训练就有的,看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形成的,A正确;望梅止渴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而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B错误;军训时蚊子叮在手上感到很痒只是产生感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时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答案 不一样。“吃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在人和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谈梅止渴”是与人类语言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例5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冷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B.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以引起膝跳反射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D.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属于反射答案 C解析 寒冷环境中,大脑皮层产生冷觉的过程只涉及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动作,但该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故不属于反射,B错误;刺激同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兴奋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C正确;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反应,但这种反应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弧不完整,D错误。跳出题海 反射≠反应≠感觉(1)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刺脚趾引起的缩腿行为。(2)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用针刺坐骨神经引起的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可不参与,感觉的形成一般不属于反射。思维导图 晨读必背1.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3.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随堂检测1.海洋馆中的海豚表演是最吸引游客的节目,海豚表演节目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列与反射和反射弧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一个神经元就可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C.只要反射弧完整就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答案 A解析 最简单的完整的反射活动依靠2个神经元才可完成,如膝跳反射,B错误;反射活动的完成除了要有完整的反射弧,还要有一定强度的刺激,C错误;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答案 D解析 “望梅止渴”是由大脑皮层参与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A错误;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种反应是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金星四溅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该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3.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B.喂食前给狗铃声刺激就能出现上述条件反射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答案 A解析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食物和铃声多次结合,B错误;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它们的反射弧不同,C错误;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D错误。4.(多选)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敲击膝盖下方,小腿抬起需要伸肌和屈肌相互协调完成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答案 ABC解析 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弧不完整,D错误。5.某养鸡小伙用2 000只鸡“摆”出数字“70”的视频走红网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他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朴素的爱国情感,引来网友纷纷点赞。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用2 000只鸡“摆”出数字“70”这一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鸡走到特定的位置停止,属于反射B.用食物吸引鸡走到特定位置觅食属于非条件反射C.用哨音指挥鸡走动属于非条件反射D.“狼行千里吃肉,马行千里吃草”说明非条件反射不会消退(2)国庆节以后,主人不再对鸡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这些鸡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哨音摆出数字“70”,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习是一个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结合上述实例和所学知识,简述学好知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C (2)不能 鸡听哨音摆出数字“70”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会消退 (3)学习需要多次重复解析 (1)鸡走到特定位置后停止,属于反射,A正确;用食物吸引鸡走到特定位置觅食,属于非条件反射,B正确;用哨音指挥鸡走动,属于条件反射,C错误;狼吃肉和马吃草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不会消退,D正确。(2)鸡听哨音“摆”出数字“70”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若不强化,会消退。(3)多次重复才能建立条件反射,因此学习需要多次重复。(时间:30分钟)【基础对点】知识点1 反射与反射弧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手被针刺到会感到痛属于反射B.人体的感受器都分布在皮肤和感觉器官上,内脏器官上无感受器C.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其接收到的化学信号只能来自传入神经D.神经元可以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但构成反射弧的细胞不只有神经元答案 D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手被针刺而感到痛是大脑皮层产生的感觉,不属于反射(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A错误;人体的感受器可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B错误;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传出神经接收到的化学信号也可能来自中间神经元,C错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包括肌肉或腺体(效应器部分),故不全由神经细胞构成,D正确。2.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答案 A解析 痛觉是由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形成的。拔牙时注射的局部麻醉药可阻断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从而使神经冲动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也就无法形成痛觉,A符合题意。3.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在3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D.若1处受损,膝跳反射现象消失答案 B解析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错误;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在3(传出神经)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C正确;若1(传入神经)处受损,膝跳反射现象消失,D正确。4.(2019·海南卷,15)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答案 D解析 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兴奋经过同一反射弧的传递过程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反应,D错误。5.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位的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A.①② B.③④C.④⑤ D.⑤⑥答案 C解析 “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说明①感受器和②传入神经正常,“下肢运动障碍”说明可能是⑤传出神经或④神经中枢的腹部侧受损伤,⑥效应器不在腰椎部位,没有受损,C正确。知识点2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6.“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灯停,绿灯行”属于条件反射B.完成“红灯停”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C.看见红绿信号灯属于反射D.若某汽车司机长期不遵守交通规则却没有受处罚,则可导致“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反射消退甚至丧失答案 C解析 “红灯停,绿灯行”,此反射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红灯停”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正确;看见红绿信号灯,只是经过了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并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C错误;“红灯停,绿灯行”属于条件反射,若条件刺激长期得不到强化,该反射会逐渐消退甚至丧失,D正确。7.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反射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形式 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所蕴含的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③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 ④刺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效应器可产生相同的反应 ⑤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A.①④ B.③⑤C.④⑤ D.②③答案 C解析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但生命活动的调节并非只有神经调节,还有体液调节、免疫调节,①错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②错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可能在脊髓,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③错误;反射弧中,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均可将兴奋传至效应器使其产生反应,④正确;最简单的反射弧由2个神经元构成,故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⑤正确。8.训练小狗趴下的过程是这样的:先给小狗下命令“趴下”,并用手施力让小狗趴下;当小狗完成这一动作时就要给予狗粮奖励,经过反复训练,小狗就能按照命令完成趴下的动作。下列有关小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命令引起小狗趴下的过程B.命令引起小狗趴下和吃狗粮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类型的反射C.施力让小狗趴下和命令引起小狗趴下的过程中,涉及的效应器不同D.命令“趴下”引起小狗产生听觉属于条件反射答案 B解析 命令刺激引起小狗趴下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吃狗粮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二者属于不同类型的反射,A错误,B正确;施力让小狗趴下和命令引起小狗趴下的过程中,涉及的效应器相同,C错误;命令“趴下”引起小狗产生听觉,兴奋只是传到了大脑皮层,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9.缝衣服的时候手被针扎后迅速将手缩回,取指血化验的时候手忍住不缩回,关于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C.前一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D.前一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答案 C解析 缝衣服的时候手被针扎后迅速将手缩回,取指血化验的时候手忍住不缩回,前一种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一种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综合提升】10.(多选)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时(如图),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体表,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的信息,常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图中结构1接受一定的刺激后,可由相对静止的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C.图中结构3为神经节,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D.图中结构4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为效应器答案 ACD解析 痛觉的形成不属于反射,A错误;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会产生兴奋,由相对静止的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B正确;大脑皮层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C错误,结构4为传入神经,D错误。11.(多选)实验室小鼠只有在亮灯后触碰杠杆,才能得到食物。经过反复训练,灯光会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灯光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小鼠触碰杠杆B.反复训练可能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C.小鼠触碰杠杆获取食物的行为可以遗传给下一代D.灯光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的现象是条件反射答案 BD解析 灯光直接刺激感受器引起小鼠触碰杠杆,A错误;反复训练可能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从而形成条件反射,B正确;小鼠触碰杠杆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后天形成的,且没有改变遗传物质,不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错误;灯光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的现象是条件反射,D正确。12.如图显示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先给予小鼠灯光刺激,随后给予电刺激)。小鼠刚建立该反射后,此时仅给予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M,若小鼠建立该恐惧反射后,反复给予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一段时间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鼠发生恐惧反射时,会表现为瞳孔扩张,支气管扩张,血管扩张B.MC.小鼠恐惧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条件反射的消退是学习的结果D.实验中灯光刺激属于非条件刺激答案 C解析 小鼠的恐惧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属于条件反射,恐惧时表现为瞳孔扩张,支气管扩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A错误;图示为小鼠恐惧反射的过程,M是建立反射后的心率,若小鼠建立该恐惧反射后,反复给予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小鼠之前建立的恐惧反射会消退,故心率M>N,B错误;恐惧反射建立后,灯光刺激属于条件刺激,恐惧反射消退后,灯光刺激属于无关刺激,D错误。13.(多选)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小明不小心被针扎到,迅速缩手,以下对该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缩手反射不受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控制,属于非条件反射B.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为A→C→B→D→EC.如果C受损,其他部分正常,接受针的刺激后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D.用针扎手指,先缩手后产生感觉,说明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答案 BC解析 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控制,A正确;图中,E为感受器、D为传入神经、B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A为效应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E→D→B→C→A,B错误;C为传出神经,如果C受损,其他部分正常,接受针的刺激后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但能产生感觉,C错误;用针扎手指,先缩手后产生感觉,说明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D正确。14.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图中②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2)若该感受器位于手指皮肤上,手指皮肤被火焰灼伤从而引起红肿,红肿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引起________(填“组织液”“淋巴液”或“血浆”)增多。(3)若此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某人车祸后,脊髓在颈部折断,除此之外其余部分都正常,此时用针刺此人的手,其不会有痛觉,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 传入神经 (2)组织液 (3)非条件 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脊髓受损导致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解析 (1)由题图可知,②上有神经节,因此②表示传入神经,结合反射弧的结构可知,①表示感受器,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2)手指皮肤被火焰灼伤而引起红肿,红肿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中的液体更多地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3)缩手反射是先天存在的,属于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受损导致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不会产生痛觉。15.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下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1)单独给狗喂食,会使其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过先给铃声再给食物的训练,狗的大脑皮层中甲、乙两处会建立暂时性联系。此时,铃声刺激已经由原来的________刺激转变为________刺激,条件反射已经建立起来。(4)如果长时间只给铃声刺激而不喂食,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新的学习过程。答案 (1)非条件 (2)不属于 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3)无关 条件 (4)消退 需要 属于解析 (1)给狗喂食物,引起狗分泌大量唾液,这是生来就有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反射弧。(3)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需要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条件反射建立后,原来的无关刺激就转化为条件刺激。(4)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16.研究人员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脊髓反射实验,参与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用硫酸分别刺激左、右后肢中趾的皮肤,左、右后肢均收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结果说明A神经和B神经中________(填序号)。①只含有传入神经②只含有传出神经③既含有传入神经,又含有传出神经④无法确定(2)环切脊蛙左后肢中趾的皮肤后,用硫酸刺激左后肢中趾,左、右后肢均不收缩,说明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内。(3)某种麻醉剂作用于B神经时,对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麻醉顺序不同。为研究麻醉顺序,研究人员进行了分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麻醉部位 处理方法 左后肢 右后肢甲 右后肢的B神经 立即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 收缩 收缩乙 右后肢的B神经 立即刺激右后肢中趾的皮肤 不收缩 不收缩丙 右后肢的B神经 间隔一段时间后,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 收缩 不收缩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③ (2)皮肤 (3)该种麻醉剂先麻醉B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后麻醉B神经中的传出神经解析 (1)分别刺激左、右后肢中趾的皮肤,左、右后肢均收缩,说明完成了反射,故可知A神经和B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2)环切脊蛙左后肢中趾的皮肤后,用硫酸刺激左后肢中趾,左、右后肢均不收缩,说明感受器被损坏。分析可知,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内。(3)分析题中三组实验及相应结果可知,麻醉右后肢的B神经,甲组立即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左、右后肢均收缩,说明B神经中的传出神经正常;乙组立即刺激右后肢中趾的皮肤,左、右后肢均不收缩,说明兴奋不能传入,即B神经中的传入神经被麻醉;丙组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结果左后肢收缩,而右后肢不收缩,说明经过一段时间后,B神经中的传出神经被麻醉。综合分析可知,该种麻醉剂先麻醉B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后麻醉B神经中的传出神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