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章 免疫调节第2节 特异性免疫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与体液免疫之间的协调配合课标内容 (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2)认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知识点1 细胞免疫1.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2.基本过程3.过程分析(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2)参与的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3)作用结果: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知识点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调节机体稳态。(1)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关键性作用:既参与B细胞的活化,也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2)侵入细胞病原体的消灭①需要细胞毒性T细胞发动细胞免疫,裂解靶细胞,释放抗原;②失去藏身之所的抗原,再被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结合;③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等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之间的关系(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三个系统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1)只有病毒可以寄生在细胞内,细菌不能寄生在细胞中。(×)提示: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就是寄生在细胞内的细菌。(2)细胞免疫是针对进入细胞内部的病原体,如细胞内的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需要细胞免疫。(√)(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会直接消灭靶细胞内的抗原。(×)提示: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靶细胞内的抗原。(4)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5)细胞毒性T细胞既能分泌细胞因子,又能直接裂解靶细胞。(×)提示: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不可以。(6)二次免疫时,细胞毒性T细胞仅来自记忆T细胞的增殖分化。(×)提示:二次免疫时,细胞毒性T细胞既可来自记忆T细胞的增殖分化,又可来自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7)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提示: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8)体液免疫形成记忆细胞,细胞免疫不形成记忆细胞。(×)提示:细胞免疫也形成记忆细胞。(9)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受体都位于细胞膜上。(×)提示:有些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10)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其与信号分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一、细胞免疫 【情境探疑】1.结合教材及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细胞①和②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提示: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2)细胞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什么作用?提示:促进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3)细胞因子主要是由哪种细胞分泌的?该细胞活化的条件是什么?提示: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的抗原信息后,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后,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2.阅读材料,完成细胞免疫过程模型构建。(1)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需要哪些条件?提示:靶细胞表面分子(信号)的刺激、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刺激。(2)新冠病毒感染人体肺部细胞后,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哪些作用?提示:①识别并裂解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靶细胞;②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新冠病毒,记忆T细胞会立即分裂、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发生免疫反应。(3)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提示:不能。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到体液中的抗原最终需要由体液免疫或其他细胞等来清除。3.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见下图:(1)记忆T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提示: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2)仅图示实验能否充分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请说明理由。提示:不能,因为缺少不移植脂肪组织直接感染病原体的对照组。1.细胞免疫过程中的常考点(1)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靶细胞表面分子(信号)的刺激、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刺激等。(2)靶细胞凋亡: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3)靶细胞裂解、死亡并释放病原体后,很多时候仍然需要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体进一步作用来消除病原体。(4)细胞免疫主要对抗细胞型病原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以及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5)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典例应用】例1 如图为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的免疫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处理病原体并呈递抗原的功能C.甲是位于巨噬细胞表面的特定抗体,乙为甲的相应受体D.若仅在丙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大量增殖答案 C解析 图中甲是抗原,乙是受体,丙是细胞因子。图中所示的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的,A正确;巨噬细胞是人体吞噬细胞的一种,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处理病原体并呈递抗原的功能,B正确;甲是位于巨噬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乙为甲的相应受体,C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仅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不能大量增殖,D正确。例2 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E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一个E细胞可产生不同的抗体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C.E细胞接触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D.体液免疫不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答案 B解析 依据题图分析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一个浆细胞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A错误;M细胞为记忆B细胞,同种抗原再次刺激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M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正确;E细胞(浆细胞)不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接触,也不会导致靶细胞裂解,C错误;体液免疫可以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作用,D错误。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情境探疑】1.机体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其免疫系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病毒已经突破机体的前两道防线,机体会启动哪种免疫方式来消灭病毒?提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当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免疫的大体过程是什么?提示:当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会先启动体液免疫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毒,一旦病毒进入细胞,机体会启动细胞免疫裂解靶细胞,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抗体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2.病原体感染引发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如白细胞介素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体温调定点改变而引起发热;其也能够作用于下丘脑或垂体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题述信息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2)三大系统之间是通过信号分子相互联系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中各自的信号分子主要是什么?提示:主要是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3)上述信号分子作用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提示:共同点是都直接与受体接触发挥作用。信息分子的主要类型比较【典例应用】例3 (多选)下图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浆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D.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答案 AD解析 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A错误;浆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B正确;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最终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C正确;靶细胞的死亡由遗传物质控制,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例4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相互联系,如图显示的是三者之间的部分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末梢释放的信息分子进入免疫细胞内部发挥作用B.激素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免疫细胞C.图中信息分子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D.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均属于信息分子答案 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神经末梢释放的信息分子即神经递质只能与免疫细胞膜上的递质受体识别并结合而改变免疫细胞的代谢活动,不进入细胞内,A错误;神经末梢分泌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的化学本质就不是蛋白质,C错误;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属于识别、接受信息分子的蛋白质,D错误。思维导图 晨读必背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与靶细胞接触,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参与。 2.细胞免疫中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随堂检测1.若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A.流感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B.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C.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D.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答案 A解析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内环境是细胞外环境,A符合题意;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可以引起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可引起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B不符合题意;细胞免疫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之裂解、死亡,C不符合题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可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D不符合题意。2.关于浆细胞和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参与体液免疫B.前者直接杀死病原体,后者杀死靶细胞C.前者分泌抗体,后者杀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D.病原体首次进入机体时,前者发挥作用;再次进入机体时,后者发挥作用答案 C解析 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参与细胞免疫,A错误;浆细胞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B错误;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C正确;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若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病原体,则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若病原体存在于体液中,则需要体液免疫发挥作用,一般情况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需要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D错误。3.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C.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D.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答案 A解析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但不能直接使其降解,A符合题意;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如HIV可侵染辅助性T细胞,B不符合题意;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C不符合题意;细胞毒性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不符合题意。4.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识别、结合并裂解靶细胞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B.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消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D.人体初次接触抗原不能产生记忆细胞答案 B解析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释放出的抗原可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A错误;据题图可知,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C错误;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D错误。5.寨卡热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下图是人体感染该病毒后的信息传递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寨卡病毒入侵机体后,首先识别病毒的细胞一般是________。体液免疫中,________细胞分泌________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若该病毒侵入细胞内部,免疫系统将细胞内的病毒释放到内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感染寨卡病毒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________中枢,会导致体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上图,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种)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的。(4)病人感染病毒后恢复正常的过程中,通过人体的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最终实现稳态。人体的自身免疫病是由机体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异常所致。答案 (1)吞噬细胞 辅助性T 细胞因子 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释放抗原 (2)下丘脑体温调节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进行无氧呼吸,乳酸含量增加 (3)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 (4)神经—体液—免疫 免疫自稳(时间:30分钟)【基础对点】知识点1 细胞免疫1.如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产生X细胞的是( )A.B细胞 B.浆细胞C.辅助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答案 D解析 对靶细胞有杀伤作用的是细胞毒性T细胞,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的信号后,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2.下列关于辅助性T细胞作用的叙述,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 ②参与体液免疫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成记忆T细胞 ⑤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 ⑥激活B细胞 ⑦分泌细胞因子 ⑧产生抗体 ⑨参与细胞免疫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⑨C.②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⑥⑨答案 C解析 处理抗原是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①错误;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参与活化B细胞,②正确;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都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③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成记忆T细胞,④错误;辅助性T细胞不能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⑤错误;辅助性T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⑥正确;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从而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⑦正确;浆细胞能产生抗体,⑧错误;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⑨正确。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均能产生抗体B.细胞免疫主要对抗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C.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D.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答案 A解析 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A错误;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病原体释放到内环境中,所以细胞免疫主要对抗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B、C正确;侵入人体内的病毒往往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将其消灭,D正确。4.如图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癌细胞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的过程是被动的,不属于细胞凋亡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癌细胞可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图示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所以容易扩散和转移答案 A解析 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诱导下,癌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故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癌细胞可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正确;图示中免疫结果是癌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癌细胞的特征之一就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D正确。5.(多选)下图示为某病毒侵入机体后被杀伤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机体第二道防线在发挥作用B.①是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C.可提高①杀伤力的细胞因子来源于辅助性T细胞D.靶细胞裂解的同时病毒被溶解消灭答案 BC解析 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成为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抗原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所以,图中①是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正确;图示过程为细胞免疫过程,是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发挥作用,A错误;细胞因子主要来自辅助性T细胞,C正确;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抗原,需要经过体液免疫将抗原清除,D错误。知识点2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6.“新冠感染”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新冠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B.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T细胞成熟于胸腺,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出现坏死答案 D解析 “新冠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增殖分化,其细胞周期会变短,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为细胞凋亡,D错误。7.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产生一系列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呈递细胞能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B细胞C.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新冠感染痊愈者的记忆细胞参与二次免疫时,体内抗体含量快速上升答案 B解析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原呈递细胞可以对抗原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A正确;辅助性T细胞接受刺激后细胞表面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传递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B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C正确;记忆细胞参与二次免疫时,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正确。8.下面关于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细胞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者的特异性都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关B.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C.抗体是一种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免疫球蛋白D.激素和神经递质都能经过体液运输,都是传递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答案 B解析 有的激素、神经递质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故其特异性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无关,A错误;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B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C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都能经过体液运输,都是传递信息的物质,但不一定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9.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这种相互调节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机体通过信号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下列有关信号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属于信号分子,其受体仅存在于B细胞B.神经递质属于信号分子,其受体位于突触后膜C.肾上腺素属于信号分子,是一种激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D.性激素属于信号分子,其靶细胞的受体分布在细胞内答案 A解析 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是一类信号分子,其受体除存在于B细胞之外,还存在于细胞毒性T细胞,A错误。【综合提升】10.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醇为固醇类激素,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还可通过负反馈调节自身分泌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皮质醇可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并与相应受体结合B.通过负反馈调节,皮质醇分泌量将减少C.皮质醇分泌增多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到抑制D.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过于强烈时,可使用皮质醇进行治疗答案 A解析 皮质醇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并与相应受体结合,不是定向运输到靶细胞,A错误;通过负反馈调节,皮质醇分泌量将减少,B正确;皮质醇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从而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因此皮质醇分泌增多会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受到抑制,C正确;皮质醇治疗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受到抑制,从而避免免疫反应过于强烈,D正确。11.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度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目前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应答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C.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D.树突状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答案 B解析 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应答,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正确;树突状细胞可以激发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不能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B错误;树突状细胞能有效激发辅助性T细胞应答,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所以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C正确;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功能类似,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D正确。12.(多选)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表示细胞免疫B.图中甲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而乙细胞则不能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D.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引起相应的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答案 ABC解析 图中物质戊可与抗原结合,应该为抗体,故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代表的免疫结果为丙细胞裂解、死亡,故虚线表示细胞免疫,A正确;图中甲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乙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即蛋白质有关,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分裂的能力,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13.(多选)我国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与相应抗体的相互作用界面,为治疗性抗体和其他药物的设计提供了结构生物学支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注射到人体内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只有体液免疫B.特异性抗体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结合进而使病毒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C.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被新冠病毒侵染的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特异性抗体能分解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使其失去继续增殖的能力答案 ABC解析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注射到人体内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只有体液免疫,A正确;特异性抗体能够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B正确;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该清除过程有利于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C正确;抗体不能分解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D错误。14.下图为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内部后,要靠________________免疫将靶细胞裂解。(2)d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在机体中可由________________分裂、分化而来,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________加速这一过程。(3)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会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抵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细胞 (2)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 (3)体液免疫(4)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首先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释放病原体,然后再由体液免疫将病原体消灭、清除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a是病原体,b是抗原呈递细胞,c是辅助性T细胞,d是细胞毒性T细胞,g是靶细胞。(1)当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内部后,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以释放出病原体。(2)d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分裂、分化而来,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加速这一过程。(3)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4)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若要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则首先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释放出来,然后体液免疫就又能发挥作用了。可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