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电流的磁场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2电流的磁场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16.2电流的磁场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电磁转换》
学习目标
1 认识磁体、磁场、磁性等概念。
2 了解磁场和磁场性质。
3 了解磁感线的特点。
自主学习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______,异名磁极相互______
2、磁场和磁感线中,___是真实存在的,____是假想的。
3、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____,磁体的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____极出来,进入磁体的____极。
4、地磁S极在地理____极附近,地磁N极在地理____极附近。
5、指南针指南的原因是受到______作用。
排斥
吸引
磁场
磁感线
强弱
N
S


地磁场
合作探究
一、奥斯特实验:
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2.电流的磁场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
合作探究
对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安培定则来表述。
1. 安培定则
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合作探究
2. 上左下右定则
N
S
S
N
N
N
S
S




1.通过如图所示相同原理实验,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
B.帕斯卡
C.牛顿
D.伽利略
典例分析
A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
B.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将电池正负极对调后,重新闭合电路,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
D.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N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
典例分析
D
3.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我们实验时要在通电直导线下方放一个(  )
A.螺线管
B.U形磁铁
C.小磁针
D.电流表
典例分析
C
4. 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放置.
(1)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说明___________.若接通电路后移去小磁针,上述
结论是否成立 ________(填
“成立”或“不成立”).
典例分析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成立
(2)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_____
(3)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___,表明________________.
(4)若电路中电流的强度增大,则小磁针N极的指向____(填“改变”或“不变”).
(5)该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
A.类比法 B.转换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典例分析
显示磁场的存在
改变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改变
B
1. 在图(a)、(b)中分别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
(a) (b)
当堂检测
S
N
N
S
2.一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其周围磁感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当堂检测
B
3.在下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N
S
当堂检测
4. 根据图中小磁针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当堂检测
5.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A、B、C、D四个小磁针静止时指向正确的是( )
A.小磁针A
B.小磁针B
C.小磁针C
D.小磁针D
当堂检测
C
6. 如图所示,甲、乙为条形磁体,中间是通电螺线管,虚线是表示磁极间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则可以判断图中A、B、C、D四个磁极依次是( )
A. N,S,N,N
B. S,N,S,S
C. S,S,N,S
D. N,N,S,N
当堂检测
D
7. 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右侧.标出小磁针的N极并在实线上用箭头标出磁感线方向.
当堂检测
N
N
8. 如图所示,两线圈套在同一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以自由滑动.则开关S闭合后(  )
A.两线圈左右分开
B.两线圈向中间靠拢
C.两线圈静止不动
D.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当堂检测
A
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使螺线管通电,
A螺线管的上端相当于磁体的_____极,
可以观察到左边弹簧_____,右边弹簧
______。(后两空选填“伸长”、
“不变”或“缩短”)
当堂检测
N
伸长
缩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