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荷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电荷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9.1


目 录
CONTENTS
电荷
静电感应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
目 录
CONTENTS
电荷
静电感应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
电荷的历史
02
04
03
01
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发现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
16世纪,英·吉尔伯特创造词语“electricity”(电)
20世纪初油滴实验:电荷是由一堆称为基本电荷的单独小单位组成的
公元前1世纪,我国王充在《论衡》写下“顿牟掇芥”
正电荷
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则丝绸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师傅立正(丝负璃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则毛皮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教父批准(胶负皮正)
电荷分类
电荷
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
电荷的多少。 符号:Q或者q。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量
摩擦起电原因
02
03
01
目 录
CONTENTS
电荷
静电感应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
图9.1-3 静电感应
1、C移近A,会发生什么?
2、分开A和B,然后移开C,又会发生什么?
3、再让A和B接触呢?
带正电的带电体接触接近导体,金属箔张开,两导体带电;
两导体相互接触时,金属箔闭合,导体恢复电中性。
总结思考
静电感应:(近异远同)
分开两部分导体,移开带电体,金属箔依旧张开,角度减小,导体两端电荷分散一部分。
02
04
01
03

如上图所示,A、B为互相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撑的金属导体, 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C移近导体A时,A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然后把A、B分开,再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把C移近导体,然后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把C移近导体A,然后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静电感应题型
习题1
AB
课前准备
验电器的考点
检验带电种类两种方法:
1、接触式
2、感应式
①(导体和验电器)是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还是说有一个不带电?
②电荷是流进还是流出?
③箔片张角是变大还是变小?
杆带电
验电器带电
无论接触还是感应,箔片张角都变大
无论接触还是感应,箔片张角都变小
只有一个带电
验电器
接触
感应
箔片变大、变小或不变都有可能
带异种电荷:箔片张角变小
带同种电荷:箔片张角变大
都带
电荷
验电器
验电器带正电,其金属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丝,发现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棒的带电情况,下列对的是( )
A.只可能带负电
B.只可能带正电
C.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用验电器判断带电种类
习题2
C
三种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产生条件 不同材料的物体摩擦 带电体靠近导体 带电体与导体接触
现象 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 近异远同 带相同电荷
原因 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而发生电子得失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带正(负)电物体吸引(排斥)而靠近(远离) 同性相斥
实质 电荷的转移【电荷守恒定律】
规律及注意事项 原子核不能自由移动,物体间转移的只能是电子,失正得负(四种德芙) 近异远同 转移的一定是电子
目 录
CONTENTS
电荷
经典感应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内容
普遍表述
【守恒即数量不变】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数量不变)
接触
感应
先取电荷代数和,再分(以球举例,半径大的分的电量多)
高中阶段,相同物体,电荷平均分
①同性:电荷分布中心分别往外移;
②异性:电荷分布中心相互靠近。
③A带电、B不带电:A电荷分布中心会靠近B
电荷分配原则
电荷分配原则
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用金属导线将导体A的左端与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验电器置于B的右侧。如图所示,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导体A带正电荷
B.导体B带负电荷
C.验电器的金属球带正电荷
D.验电器的金属球带负电荷
近异远同的考点
习题3
C
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 )
A.2:3 B.3:2 C.2:1 D.1:2
电荷分配的题型
习题4
AC
目 录
CONTENTS
电荷
静电感应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
元电荷的基本知识点
元电荷的值: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之比
元电荷e:最小的电荷量,用e表示
元电荷不是一个带电体,而是一个电荷量,没有正负,是电荷的单位之一
电子、质子是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元电荷电荷量;元电荷不能等同于电子或质子。
基础认识题
习题5
基础认识题
习题5
答案:A
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带电的物体可以使不带电的物体创造电荷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基础题
习题6
B
M和N是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它们相互摩擦后,M带1.6×10-10C的正电荷,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C.摩擦后,N一定带1.6×10-10C的负电荷
D.摩擦过程中,M失去1.6 ×10-10个电子
基础题
习题7
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