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一模)期末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一模)期末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调研
物理学科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023年12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四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20分)
下列物理量中,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
质量 B. 密度 C. 体积 D. 电阻
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书包背带宽 B.刀刃锋利 C.锥尖尖锐 D.缝衣针尖细
下列装置中,不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船闸 B.注射器 C.液位计 D.茶壶
家用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
0.1安 B. 0.5安 C.1安 D.6安
一位初中学生双脚站立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105帕 B. 1.5×104帕 C.1.5×103帕 D.1.5×102帕
关于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与丝绸均不带电 B.玻璃棒与丝绸带同种电荷
C.玻璃棒带正电 D.丝绸带正电
当家庭电路中使用的用电器越多,则电路的( )
A.总电阻越小 B.总电流越小
C.总电压越小 D.总电压越大
盛有水的相同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将柱体A、B竖直浸入水中,柱体静止时如图1所示,此时测力计示数大于零。若放入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柱体的质量
柱体的体积
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
柱体受到的浮力
如图2所示,实心均匀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对地面的压强为 。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甲、乙相同的体积,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则( )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小于R2的阻值,开关S闭合,开关S'断开。下列操作中能使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的是
增大电源电压,并闭合开关S'
减小电源电压,并闭合开关S'
将R3替换R1(R3>R1),并闭合开关S'
将R3替换R2(R3=R1),并闭合开关S'
填空题(共35分)
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__________伏,家用台灯与电视机是______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井联”)。物理学中规定_______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654年,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向世人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____________。最早揭示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 。
某导体两端电压为18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0库,通过该导体电流为 ________安,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欧。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为3伏,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欧。
如图4所示,一块冰放在容器底部(冰的密度为0.9×10 3千克/米 3 ),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若冰的体积为2×10 -4米 3米 ,则冰的质量为________千克;若冰全部融化成水,则水的质量为 __________千克,冰融化前后容器内底部受到压力 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如图5(a)所示,重为6×107牛的潜艇悬停在海水某深度处,它排开海水的重力为______牛。潜艇的水舱向外排出1×107牛的海水后开始上浮,在图5(b)所示位置时潜艇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牛。最终潜艇静止在图5(c)所示海面,潜艇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
材料与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合金丝甲、乙串联在电路中,甲两端电压是乙的两倍,则合金丝阻值之比 :为________,合金丝长度关系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它们同时减短一半后,串联回原电路中,通过合金丝的电流之比: 为 _____________。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可选用 ________体积的同一物质进行探究;为检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还应选用________物质进行实验。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中,将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液体________深度处 (前三空选填“相同”或“不同”),并观察U形管两液面__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压强的大小。
小明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实验,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_______状态,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_接线柱流入。如图6所示,若小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可判断变阻器的接线柱_________接入电路中(选填“A与B”“A与C”或“B与C”)。
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不变。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指针未发生偏转。若电路中仅有一处存在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
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可在_________间并联一个完好的电阻R3。(选填“ab”“bc”或“ac”)。
若R3与R1的阻值相等,根据上述方案,写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与电压表示数及其对应故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空气比作海洋,我们就生活在这层海洋的底部。由于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我们称它为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空气密度随海拔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海拔
(千米) 大气压强
(标准大气压) 空气密度
(千克/米)
1 0 1.00 1.29
2 2 0.78 1.01
3 3 0.69 0.91
4 5 0.53 0.74
5 8 0.35 0.51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为了计算出大气层的厚度,有如下的推理:
如图8所示,设想人将手摊开,手掌面积为S,手掌距大气“海面”的距离为h,手掌上方受到的大气压力等于手掌上方体积为Sh的空气柱所受的重力G。则手掌上受到的大气压强为。若空气密度为,则h。
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拔0米处大气压强值为1标准大气压,该值约为1.01×105帕。
小明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约为80-100千米”,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请写出小明的推理是否合理,并简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作图题(共5分)
重为2牛的物块A、重为4牛的物块B按图9所示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F。
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要求;闭合开关后,电路正常工作
综合题(共40分)
浸没在水中的物块受到浮力大小为4.9牛,求物块的体积V。
在图11(a)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伏,滑动变阻器R1上标有“50Ω1A”字样,滑片P在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
① 求通过变阻器R1的电流。
② 在保证电路元件均安全的情况下,向左移动滑片P,观察到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图11(b)所示,求电阻R2的阻值。
如图12所示,盛有水且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与质量为3千克实心均匀柱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0.02米 、0.01米 ,水的深度小于0.07米。将柱体乙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980帕。
求柱体乙浸没后,水的深度h水
求柱体乙浸没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p甲
求柱体乙密度乙的取值范围。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杨设计了如图1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柱体缓慢浸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溢水杯中水面逐渐上升,直到水面上升至溢口处,水从溢口流出,流入小烧杯中。小杨利用力传感器测量了柱体受到向上的拉力F,与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并计算出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与溢出水的重力G溢的大小,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柱体重为10牛,小烧杯重为2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_____力的大小等于______力的大小.
比较序号1~4中F浮与G溢大小关系,可得初步结论:柱体浸在水中,F浮______G溢
小杨认为实验结果与阿基米德原理内容不相符。请分析小杨的实验过程,写出小杨操作中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14(a)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油量仪表的简易电路图。电源电压为18伏,R1的阻值为5欧,变阻器R2上标有“50Ω2A”字样,下表是研究R2连入电路阻值与油的体积大小规律时测得的数据。闭合开关S,观察到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伏。
求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求此时R2的阻值。
该同学往原油箱中注入体积为V1的油,重新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14(b)所示。继续往油箱中注入体积为V2的油,再闭合开关S,该同学发现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油量已到达最大值。
求注入第二次油后电压表示数。
计算比较两次注入的油体积V1、V2的大小关系。
小红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将电源(电压为1.5伏整数倍不变)、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电流表串联,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小红规范操作,闭合开关,观察电表示数,并计算出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比值为10欧。她移动滑片至某位置,发现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比值减小为4欧。经过思考后,小红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改变滑片位置后,再次闭合开关,观察到两电表示数如图15(a)(b)所示。继续移动滑片至变阻器最右端,再移至变阻器最左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在图15(b)所示位置基础上分别偏转了7小格与2小格。
根据上述信息
① 求电源电压U.
② 图16为小红重新实验时的实物连接图,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补上未画出的导线。③ 根据上述信息,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中,并计算待测电阻的平均值。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B 2. A 3. B 4. D 5. B 6. C 7. A 8. D 9. B 10. C
二、填空题(共 35 分)
11.(1)220 (2)并联 (3)正
12.(4)马德堡半球 (5)托里拆利 (6)欧姆
13. (7)2 (8)9 (9)9
14.(10)0.18 (11)0.18 (12)减小
15.(13)6×107 (14)6×107 (15)5×107
16.(16)2:1 (17)大于 (18)1:1
17.(19)不同 (20)不同 (21)不同 (22)高度差
18.(23)断开 (24)正(“+”) (25)减小 (26)A与 C
19.(27)bc
(28)若电压表 V1示数为 0,电压表 V2示数为 U0,则 R1短路;
U U
若电压表 V 01示数为 ,电压表 V 示数为 02 ,则 R2断路
2 2
20.(29)大气压强、空气密度均随 h的增大而减小
(30)不合理,小明的推导中 p mg Vg 的成立条件是手掌上方空气柱的密度均匀,由于空气密度
S S
随海拔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手掌上方空气柱不是密度均匀的柱体。小明选用空气的最大密度计算
大气层的厚度,导致计算结果偏小,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
三、作图题(共 5 分)
21. 略
22. 略
四、综合题(共 40 分)
23. 5×10-4米 3
24. ①0.48安
②20欧
25. ①0.1米
②1470帕
③3×103千克/米 3 乙 5 10
3千克/米 3
26.(1)浮(力)
(2)排开液体的重(力)
(3)大于
(4)溢水杯中未装满,排开水重力大于溢出水重力
27. ①0.4安
②40欧
③(a)10伏
(b)V1>V2
28. ①4.5伏
{#{QQABJYYUogioAAJAABgCAQWKCkAQkAEAACoOxEAIoAABwBFABAA=}#}
②图略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电阻(欧) 电阻的平均值(欧)
1 2.5 0.20 12.5 12.3
2 3.0 0.24 12.5
3 4.5 0.38 11.8
{#{QQABJYYUogioAAJAABgCAQWKCkAQkAEAACoOxEAIoAABwB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