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课件(共26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课件(共26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统编版)
必修4《哲学与文化》
全书逻辑结构分析: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哲学概论)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认识论)
(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
文化
哲学
文化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的灵魂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民族性与多样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统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民族性
地位/形成/核心/作用/表现/核心和灵魂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要 求
多样性
地位/形成/尊重的原因/对待的态度
推动文化发展
积极借鉴 丰富发展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两种错误观点
保持开放心态
借鉴与国情相结合
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求同存异 取长补短
要 求
重构逻辑体系
1.文化具有民族性:
特点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形成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核心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体现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核心考点一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金版P208
注意:侧重于是指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民族文化分为对外和对内两个维度
2.文化具有多样性
(1)重要性: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2)形成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怎么办):
①原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②要求: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综合提升】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项目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表现 每个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结论 ①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我们必须看到,在世界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更具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错误 倾向 ①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享和普遍规律,就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融合的基础。 ②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就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必要性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原理5: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1、文化具有民族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考向一 文化的民族性
[典例1] (2022·浙江卷)2021年11月,中国刺绣展在波兰多个城市举办。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为波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中国艺术的窗户,受到当地民俗专家和中国文化爱好者的欢迎,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可见,这些作品(  )
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 
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材料并未突出时尚性,仅仅阐释了传统文化
并未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B
考向二 文化具有多样性
[典例2] (2022·湖南卷)千年陆路湘桂古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其主要构成是以沿途保存的遗址或遗存为主要对象。湖南、广西相关部门加大古道沿线的文物和遗址保护力度,做好古道文化游的整合、活化与利用工作。这有利于(  )
①发挥自然遗产优势,促进湘桂文化交融
②在求同存异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保护文化传承的载体,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④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不是纯自然遗产,而是文化遗产
没有涉及
核心考点二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1)文化交流的作用:
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④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伟画卷。
金版P210
(2)促进
文化交流:
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要求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文化交融的作用:
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③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④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能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2)推进文化交融:
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综合提升】1.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项目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区别 表现 文化交流需要一个过程,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是一个结果,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
结果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升华,产生新文化的过程
意义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 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的意义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联系 (1)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 (2)文化交融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果之一
2.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渗透、文化霸权主义
(1)违背了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文化多样性既能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2)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3)文化渗透、文化霸权主义的实质:
目的是颠覆其他国家的政权,推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推行资本主义民主,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4)违背了文化交流的原则:违背了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和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的要求。
(5)危害:不利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向一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典例1] (2021·全国甲卷)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频繁。2019年12月,中国民族舞剧《孔子》首度在莫斯科上演。舞剧以刻有孔子经典语录的竹简为舞台背景,通过演员的蹁跹舞姿,形象演绎了孔子周游列国的传奇故事,生动阐释了孔子理想的大同世界。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带来了真正的中国风,深受俄罗斯观众喜爱。这表明(  )
①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②不同艺术形式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内涵
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 
④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文化多样性
形式并不能赋予内涵
D
考向二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典例2] (2021·湖南卷)2020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外参观者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示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等赞不绝口;来自意大利的55个世界文化遗产被浓缩成5个主题,通过五面氛围大屏展示,给观众带来一场全方位的意式审美体验。中外文化遗产在进博会上的展示说明(  )
①不同文化凝结着各自民族的智慧 
②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 
③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增进了文明互鉴 
④文化的内涵因现代科技而不断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价值任何时候都是为人服务的,文化价值在于其发挥作用。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内涵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技仅仅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仅仅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革。
B
核心考点三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要反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反对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2)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要批判地接受本民族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
金版P212
公益性
盈利性
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原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2)要求: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综合提升】 准确理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含义:
“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汲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
“为我所用”,就是辩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应高度警惕文化殖民主义,防止西方国家以文化为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输入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2)注意事项:一要具体分析西方文化,真正做到择其优而去其弊;
二要坚持从现阶段实际出发,为现阶段任务服务的原则。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原理6: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错误观点;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
3、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考向一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典例1] 从丝绸之路的开辟到佛教的传入,从盛行于长安的胡乐胡舞到元代的改治新历,从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往来到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外来文化的传入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启示我们(  )
①保持开放心态在开放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③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渗透
④尊重外来文化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同等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考向二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典例2] 《唐宫夜宴》是以唐三彩伎乐女佣的形象为基础创作的古典舞,它吸纳西方歌舞剧表现手段,将《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名画融入场景,在舞者的举手投足中展现了大唐风华,一经亮相便好评无数。这启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
(  )
①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③立足具体国情进行学习借鉴 
④坚持“中为洋用”发展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洋为中用
B
大力促进文化交流交融 共同铸就人类文化辉煌
材料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以来,我国连同世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二百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除夕之夜,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邀请九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歌手与中国音乐家一起云端相聚,合作演奏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尤其是最后的九国歌手云端合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更是让人久久难忘。充满国际化元素的《一带繁花一路歌》与2023年春晚满庭芳华的意象相映生辉。花香一路,歌声盈途,“花”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象征。
探究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说说你对“一带繁花一路歌”的深刻理解。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尊重文化的民族性,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一带繁花”指“一带一路”上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共同铸就人类文化的辉煌。
②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促进文化发展,要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一带繁花一路歌》将各种元素整合融合,花香一路,歌声盈途,“花”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象征。
【课后作业】 完成课时跟踪练 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