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的含义 教案(表格式)《基础统计(第五版)》(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的含义 教案(表格式)《基础统计(第五版)》(高教版)

资源简介

基础统计学教案
第1次课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程名称 统计学 授课专业班级 市场营销2016 学时 2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的含义
教学目的及要求: 明确统计的含义,理解统计的研究的调查对象,熟悉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统计的含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课程介绍45分钟;统计的意义45分钟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练结合
参考资料: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课程介绍 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考核形式等 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组数据:(找近期统计指数)这些数字在运用上有什么不同,如何应用?我们本学期的新课《统计学原理》主要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首先,我们来对这门课程做一个的系统了解,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的含义、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在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含义,如:现将本年度的情况统计(动词)一下;根据会计科的统计(名词),大学专业中的统计专业(名词)。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统计资料,是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理论),是指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三种含义的联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见教材1—2页,请同学们在教材上做记号)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p1-2 统计的特点和作用p3-7 统计学的研究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四、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即统计在调查,整理,分析各阶段使用各种专门的研究方法,包括五种: 大量观察法: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加以考察,就总体而言,调查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 统计分组法:根据事物内在的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研究方法。 综合指标: 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方法。 统计模型法: 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设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4 归纳推断法:从观察总体各单位特征,由此得出关于总体的某种信息,即事实的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部。 45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小 结 统计的含义、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的特点和作用 三、统计的研究对象 四、统计的研究方法。
复习思 考题 作业题 1、什么是统计? 2、描述一件事物(要求用到数字) 3、登录国家统计局官网,尝试解读一组数据
下次课 预 习 内 容 统计学基本概念
实 施 情况及 分 析 了解90后学生的特点,适当引导,结合身边实例,使学生了解了统计的含义,明确了统计的作用。意识到在工作中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