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5.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2.解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并能举例说出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3.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猜想和推理、观察、概括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叶的呼吸现象:2.植物其他器言(根、茎、花、果实、种子)的呼吸现象。教学难点:1.植物叶的呼吸现象;2.植物其他器宫(根、茎、花、果实、种子)的呼吸现象。【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1.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和____,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就叫做______作用。2.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________内进行的。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就是_______分解,释放_______。3.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____→_________+____+能量4. 农业生产上,为保证农作物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可对农田适时_______。相反,有时也需要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例如,贮藏粮食时,保持______和_______;贮藏水果和蔬菜时,降低______和____浓度。5.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_,又将______排放到大气中,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6. 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方面应当_______________,并大力________,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消耗___________,制造________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减少_____________。【易错提示】(一)易错提示呼吸作用时刻都在进行,每时每刻绿色植物都要吸入一定量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植物只消耗少量的氧,大量的氧被释放到空气中,呼吸作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远不够光合作用所需,所以还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到了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此时表现出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现象。【深化探究】(一)深化探究学习任务一:1.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是否放热的实验(书本127页)(1)该实验中,实验组是 ,对照组 ,变量是 。(2)实验现象是甲瓶温度 ,乙瓶温度 。(3)实验结论: .(4)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过程中,分解了 ,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 ,另一部分以 形式散失了。2.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时是否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1)实验原理是 。(2)实验现象是 。(3)实验结论: 。3.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时是吸收氧气的实验(1)实验原理是(2) 该实验中,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3)实验现象是(4)实验结论:(5)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学习任务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三: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巩固训练】(一)巩固训练1.能正确表示叶片在黑暗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情况的是( )A. B.C. D.2.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非常重要,其主要起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运输作用3.下图是根据“种子呼吸作用”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a表示煮熟的种子B.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C.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的种子D.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4.在农业生产中,下列措施有利于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合理密植 B.根部带一个土坨 C.粮食晒干后贮藏 D.农田适时松土5.夜晚,不宜在家中卧室内放置大量花草的原因是( )A.植物释放氧气太多,对人体不利B.植物使室内湿度增大,人容易患关节炎C.花草盆的土壤中含细菌太多,容易诱发传染病D.夜晚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对人体不利6.如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c点氧气浓度最高 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7.超市蔬菜和水果柜台的温度往往保持在10℃以下,而且蔬菜水果外面常常都会包裹一层保鲜膜。关于此种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以下的温度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B.包裹保鲜膜可通过降低氧浓度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C.10℃以下的温度可增强呼吸作用的强度D.包裹保鲜膜可防止水分的散失8.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维持两种气体含量的基本稳定B.在生物圈中只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才会消耗氧气C.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两种气体的基本稳定D.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各占50%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叶片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在此可忽略不计)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消耗的氧气,因此放出氧气;晚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B正确。2.答案:B解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一氧平衡。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B解析:A.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种子的呼吸作用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升高,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b表示煮熟过的种子,A错误。B.若y表示瓶内温度,种子由于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热量,瓶内的温度会升高,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B正确。C.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种子由于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b表示煮熟过的种子,C错误。D.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种子由于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质量会下降,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D错误。故选B。4.答案:D解析:A.“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因为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因此合理密植是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A错误。B.移栽时,植物的根部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B错误。C.粮食晒干后贮藏,是为了抑制粮食的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质期,C错误。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给植物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D正确。故选D。5.答案:D解析: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吸收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绿色植物在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若夜间在卧室内放置大量的花草,会导致室内氧气的浓度降低,从而影响人的呼吸作用,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故D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D解析:A、ab段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和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增多,A错误;B、bd段示植物的光和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减少,B错误;C、早上6点到傍晚18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d点氧气浓度最高,C错误;D、早上6点到傍晚18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D正确。7.答案:C解析:AC.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在生活中给蔬菜降温,能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其储存时间,A正确、C错误。B. 氧气是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重要因素,氧气少呼吸作用弱,氧气多呼吸作用强。因此,在贮存蔬菜时降低氧浓度,能够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使用保鲜膜包装蔬菜,保鲜膜内的氧气浓度会降低,能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延长其储存时间,B正确。D. 保鲜膜不透水,蔬菜水果外面常常都会包裹一层保鲜膜能够防止水分散发,起到保鲜的作用,D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A.生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A错误。B.自然界中,并不只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才会消耗氧气,比如燃烧、金属的锈蚀等都会消耗氧气,B错误。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C正确。D.大气中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所以碳一氧平衡并不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D错误。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