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八讲:物质的结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的微粒;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离子 是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包括 阴离子 , 阳离子 两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某些化合物:H O、CO 、NH 、C H OH、CH 等;某些气态单质:H 、O 、Cl 等;稀有气体:He、Ne、Ar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有的金属单质:Mg、Zn、Ag、Cu、Fe、Ba等;一些非金属单质:C、Si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 NaOH、CuSO 等各种碱、盐。原子的结构A、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道尔顿:实心球模型。他认为:(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b)同种元素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均相同;(c)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汤姆生:西瓜模型(枣糕模型或葡萄干面包模型)。汤姆生在实验中发现了电子,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并纠正了道尔顿原子不可分的观点。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或行星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结论 原子内部很空旷 。(b)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结论 原子内部有一个体积小且带正电的结构 。(c)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返回;结论 原子内部有一个体积小且质量很大的结构 。玻尔: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原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B、C、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1)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2)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带正电荷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数。(3)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4)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两个等量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一般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典例1.1】(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氨气 B.氮气 C.汞 D.五氧化二磷【答案】C【详解】A、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对点训练1.1】(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A.Na+ B.OH- C.O2 D.Mg【答案】B【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则分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详解】A、Na+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为阳离子,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B、OH-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为阴离子,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符合题意;C、O2表示氧分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D、Mg表示镁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典例1.2】(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A.He-3是一种新元素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D.H-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答案】D【详解】A. He-3质子数为2,属于氦元素,不是一种新元素,此选项错误;B.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2个电子,此选项错误;C.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He-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氦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此选项错误;D. H-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此选项正确。故选D。【对点训练1.2】(2023·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1)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可燃空气其实是___________;(2)图甲A、B原子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原子的总称为氢元素(填字母)。 【答案】氢气/H2 C【详解】(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则锌与酸反应生成的可燃性空气为氢气,故填氢气或H2。(2)由图可知,图甲A、B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图乙中的C原子的质子数为1,由元素的定义可知,图甲A、B原子和图乙中的C原子的总称为氢元素,故填C。【典例1.3】(2021·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1909年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一束带正电荷的高速α粒子流轰击一片很薄的金箔,并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和已有知识,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要解释本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知识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一个α粒子的质量比一个电子的质量大得多【答案】B【详解】A.α粒子带正电荷,部分α粒子运动方向改变,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与α粒子的散射实验无关,故B符合题意;C.部分α粒子运动方向改变,是运动状态改变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D.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对点训练1.3】(2023 文成县二模)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氢原子核)散射实验,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而极少数粒子发生反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B.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小D.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外没有电子【答案】A【详解】解: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故A正确;B、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故B错误;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所占的空间很小,故C错误;D、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故D错误。故选:A。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热运动),宏观上表现为物质的 扩散 现象。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 扩散 现象。(扩散是总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进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例如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小于 100mL。分子间的间隙与状态有关,例如水从固态到液态、气态的以此变化,分子间隙逐渐增大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 引力 和 斥力 。绳子不容易被拉断,体现了分子间的引力作用;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不容易再被压缩,体现了分子间的斥力作用。(1)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物质的微粒来保持,即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化学性质不变。(2)分子的运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宏观上扩散也越快。(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而且当物体被拉伸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所以对外体现出引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引力和斥力都会增大,且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所以对外体现出斥力。【典例2.1】(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答案】B【详解】当起火时,周围空气温度升高,液体体积膨胀,则液体分子的间隔会变大,但液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其分子数量也不会改变,此时分子的引力会变小,故只有B说法正确。故选B。【对点训练2.1】(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变多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的间隔变小 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答案】C【详解】A、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错误;C、水蒸气形成冰晶,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D、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典例2.2】(2023·浙江台州·统考中考真题)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轻巧、易裁剪,可用于科学实验。(1)把浸在肥皂液里的吸管框架取出,框架上有一层肥皂膜,在膜上放一细线圈(如图甲)。刺破线圈内的肥皂膜,线圈变成了圆形(如图乙)。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A.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 B.分子体积会变小 C.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2)剪掉塑料瓶底部,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如图丙。固定塑料瓶,用力拍击橡皮膜,能使烛焰熄灭。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离开瓶子后仍能继续前进,说明瓶内的空气具有___________。【答案】C 惯性【详解】(1)[1]由图乙知,刺破线圈内的肥皂膜,线圈变成了圆形,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选C。(2)[2]如图丙,固定塑料瓶,用力拍击橡皮膜,瓶内的空气离开瓶子后由于惯性仍能继续前进,能使烛焰熄灭。【对点训练2.2】(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错误的是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B.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答案】A【详解】A、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质量不变,分子的观点解释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C、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D、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答案:A。元素的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 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由 元素 组成。每种元素都由特定的 符号 表示,目前列入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元素已达118种。元素可以分为 金属元素 和 非金属元素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概念辨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微粒的表示方法和符号的意义(1)元素的表示和符号的意义①常见元素的表示:氢(H),氧(O),碳(C),氮(N),硫(S),硅(Si),钠(Na),铁(Fe),铜(Cu),氯(Cl),钙(Ca),银(Ag),铝(Al),碘(I),钾(K),磷(P)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Ⅰ.宏观上表示一种 元素 。Ⅱ.微观上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 原子 。Ⅲ.若物质由 原子 构成,元素符号也表示一种物质。(a)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系数时,就只有微观意义。如“2O”只表示2个氧原子。(b)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多的是含 N、P、K 三种元素的无机盐。(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为 O 、 Si 、 Al 、 Fe 。(2)离子的表示和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元素周期表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我们将横行称为 周期 ,把纵列称为 族 。同一周期的元素, 电子层数 相等,质子数自左向右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从 1 到 8 递增;同一族的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单元格的信息提取【典例3.1】(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C.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D.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答案】A【详解】A、硅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不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B说法正确;C、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由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C说法正确;D、由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A。【对点训练3.1】(2022·浙江台州·统考中考真题)图甲是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向黏土和砂石堆起的“火山口”中放入金属钠,再加入水。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热量,引发燃烧,火花四射。(1)图乙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钠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个电子。(2)请写出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地球上的火山喷发是___________变动的表现。【答案】11 2Na+2H2O=2NaOH+H2↑ 地壳【详解】(1)图乙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钠的原子序数为11,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2)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3)地球上的火山喷发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典例3.2】(2022·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数字编号①~③各表示一种元素。请回答问题。(1)①表示的元素是___________。(2)1个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有___________个。(3)元素硅比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答案】H/氢 13 低【详解】(1)由图可知,①表示的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第IA族中的元素,是氢元素,故填H或氢。(2)由图可知,Al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IA族中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3,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所以1个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有13个,故填13。(3)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氧元素,硅元素比氧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低,故填低。【对点训练3.2】(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2)上表中有两种金属元素,其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3)画出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上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序号);(5)元素①、③、⑥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1)三 (2)Na (3) (4)④ (5)Mg(OH)2【详解】(1)硅元素是14号元素,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有三层电子,元素所在周期数与对应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所以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可知,①是氢元素,②是碳元素,③是氧元素,④是氖元素,⑤是钠元素、⑥是镁元素,钠、镁是金属元素,根据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可知,钠元素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符合为Na。(3)②是碳元素,是6号元素,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列为2、4,结构示意图为 。(4)元素周期表最后一列为0族,对应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所以上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④。(5)元素①、③、⑥分别为H、O、Mg,则可组成的化合物Mg(OH)2。化合价化合价是用来表示不同原子构成分子时,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也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有正价与负价之分。化合价的表示: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也不能省略。(注意跟离子的电荷数表示方法进行区分: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表示时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元素化合价的符号与离子带的电性一致。化合价的规则: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 +1价 ,钙镁钡锌 +2价 ;氟氯溴碘 -1价 ,通常氧显 -2价 ;+1、+2 铜, +2、+3 铁, +3 铝, +4 硅, +5 磷;勿忘 单质 是零价。常见原子团化合价原子团名称 原子团粒子符号 原子团化合价硫酸根 SO - 2碳酸根 CO - 2硝酸根 NO - 1氢氧根 OH - 1铵根 NH+ +1碳酸氢根 HCO - 1化学式用 元素符号与数字组合 表示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宏观上既可表示某种物质,又可表示某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微观上既可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又可表示某物质微粒的原子构成。提示:如果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或者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构成,那么它的化学式既表示一种物质,也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个原子。能运用化合价确定出简单的化学式按一定顺序写出元素符号;在元素符号的上方标出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写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或“化合物中原子团的化合价和其他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判断。在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或氢)的化合价通常显 正 价,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 负 价。相对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定义:是以一个碳—12 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原子的相对质量没有具体的质量单位。相对原子质量=一般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如 C和 C等。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 的总和。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元素的原子个数):(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原子个数):……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宏观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微观定义:由同种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特点:纯净物有确定组成,有固定性质。混合物宏观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微观定义:由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特点:混合物由多种纯净物组成,各物质保持其原来的性质。举例:合金、溶液、煤、石油、生铁、铁锈等。混合物采用过滤、结晶或蒸馏的物理方法或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提纯为纯净物。纯净物的分类单质:由 一种 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化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 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红磷(P)与白磷( 氧气( 与臭氧( )都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其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的单质。类似的,某一种化合物是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水(H O)和过氧化氢(H O )都由 H、O组成,属于不同的化合物,混在一起成为混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大多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如CO 、SO 、SiO 、SO 、P O 等都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也有些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称为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大多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如 Na O、CaO、CuO等都属于碱性氧化物。酸按是否含氧元素分为含氧酸(如 H SO 等)和无氧酸(如 HCl等)。无氧酸由氢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含氧酸一般由氢、氧元素和第三种元素组成,比无氧酸多一种氧元素。含氧酸也可由三种以上元素组成。按酸性强弱分类强酸:如 HNO 、H SO 等中强酸:如 H SO 、H PO 等弱酸:如CH COOH、H CO 等碱按碱的溶解性分类可溶性碱:如 NaOH 、KOH等难溶性碱:如Cu(OH)2等按碱性强弱分类强碱:如 NaOH、KOH、Ca(OH)2弱碱:如Cu(OH)2、NH ·H O盐按溶解性分类可溶性盐:如 NaNO 等难溶性盐:如 AgCl、BaSO 等按所含离子分类:某盐(如钾盐等)和某酸盐(如硫酸盐等)。酸与酸性物质、碱与碱性物质:显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强酸弱碱盐也显酸性,如 NH Cl、CuSO 等水溶液都显酸性;碱类物质不一定显碱性,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碱。难溶性碱不显碱性,如Fe(OH) 、Cu(OH) 等,而许多强碱弱酸盐能显碱性,如 Na CO 、CH COONa等。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指含 碳 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等化合物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类于无机物。有机物的一般性质:熔沸点较低,多数易燃,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反应较慢且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机物:甲烷、酒精、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典例4.1】(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3 D.+5【答案】B【详解】解: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NaClO化合物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化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答案:B。【对点训练4.1】(2023·湖北省鄂州市)“端午时节粽飘香。”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有机物B. 对乙烯基苯酚中含有个氢分子C. 对乙烯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答案】 【解析】解:、对乙烯基苯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对乙烯基苯酚是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典例4.2】(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答案】B【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从微观上看,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粒子,而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粒子。【详解】A、只含有一种粒子,该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B、含有三种粒子,表示由三种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C、含有一种粒子,该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不符合题意;D、含有一种粒子,该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对点训练4.2】(202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干冰 B. 硫粉 C. 硝酸铵 D. 医用酒精【答案】 【解析】解:、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硫粉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硝酸铵是由氮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虽含有氧元素,但元素种类有三种,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医用酒精是由酒精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知识梳理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电子 。原子核质子 。中子 。原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八讲:物质的结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的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是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包括 , 两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某些化合物:H O、CO 、NH 、C H OH、CH 等;某些气态单质:H 、O 、Cl 等;稀有气体:He、Ne、Ar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所有的金属单质:Mg、Zn、Ag、Cu、Fe、Ba等;一些非金属单质:C、Si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 NaOH、CuSO 等各种碱、盐。原子的结构A、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道尔顿:实心球模型。他认为:(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b)同种元素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均相同;(c)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汤姆生:西瓜模型(枣糕模型或葡萄干面包模型)。汤姆生在实验中发现了电子,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并纠正了道尔顿原子不可分的观点。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或行星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结论 。(b)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结论 。(c)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返回;结论 。玻尔: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原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B、C、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1)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2)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带正电荷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数。(3)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4)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两个等量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一般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典例1.1】(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氨气 B.氮气 C.汞 D.五氧化二磷【对点训练1.1】(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A.Na+ B.OH- C.O2 D.Mg【典例1.2】(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A.He-3是一种新元素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D.H-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对点训练1.2】(2023·浙江丽水·统考中考真题)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1)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可燃空气其实是___________;(2)图甲A、B原子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原子的总称为氢元素(填字母)。 【典例1.3】(2021·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1909年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一束带正电荷的高速α粒子流轰击一片很薄的金箔,并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和已有知识,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要解释本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知识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一个α粒子的质量比一个电子的质量大得多【对点训练1.3】(2023 文成县二模)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氢原子核)散射实验,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而极少数粒子发生反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B.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小D.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外没有电子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热运动),宏观上表现为物质的 现象。 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 现象。(扩散是总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进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例如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100mL。分子间的间隙与状态有关,例如水从固态到液态、气态的以此变化,分子间隙逐渐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 和 。绳子不容易被拉断,体现了分子间的引力作用;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不容易再被压缩,体现了分子间的斥力作用。(1)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物质的微粒来保持,即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化学性质不变。(2)分子的运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宏观上扩散也越快。(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而且当物体被拉伸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所以对外体现出引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引力和斥力都会增大,且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所以对外体现出斥力。【典例2.1】(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对点训练2.1】(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变多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的间隔变小 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典例2.2】(2023·浙江台州·统考中考真题)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轻巧、易裁剪,可用于科学实验。(1)把浸在肥皂液里的吸管框架取出,框架上有一层肥皂膜,在膜上放一细线圈(如图甲)。刺破线圈内的肥皂膜,线圈变成了圆形(如图乙)。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A.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 B.分子体积会变小 C.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2)剪掉塑料瓶底部,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如图丙。固定塑料瓶,用力拍击橡皮膜,能使烛焰熄灭。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离开瓶子后仍能继续前进,说明瓶内的空气具有___________。【对点训练2.2】(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错误的是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B.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元素的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由 组成。每种元素都由特定的 表示,目前列入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元素已达118种。元素可以分为 和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概念辨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微粒的表示方法和符号的意义(1)元素的表示和符号的意义①常见元素的表示:氢(H),氧(O),碳(C),氮(N),硫(S),硅(Si),钠(Na),铁(Fe),铜(Cu),氯(Cl),钙(Ca),银(Ag),铝(Al),碘(I),钾(K),磷(P)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Ⅰ.宏观上表示一种 。Ⅱ.微观上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 。Ⅲ.若物质由 构成,元素符号也表示一种物质。(a)当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系数时,就只有微观意义。如“2O”只表示2个氧原子。(b)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多的是含 三种元素的无机盐。(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为 、 、 、 。(2)离子的表示和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元素周期表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我们将横行称为 ,把纵列称为 。同一周期的元素, 相等,质子数自左向右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从 1 到 8 递增;同一族的元素 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单元格的信息提取【典例3.1】(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C.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D.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对点训练3.1】(2022·浙江台州·统考中考真题)图甲是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向黏土和砂石堆起的“火山口”中放入金属钠,再加入水。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热量,引发燃烧,火花四射。(1)图乙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钠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个电子。(2)请写出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地球上的火山喷发是___________变动的表现。【典例3.2】(2022·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数字编号①~③各表示一种元素。请回答问题。(1)①表示的元素是___________。(2)1个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有___________个。(3)元素硅比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对点训练3.2】(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2)上表中有两种金属元素,其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3)画出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上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序号);(5)元素①、③、⑥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化合价化合价是用来表示不同原子构成分子时,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也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有正价与负价之分。化合价的表示: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也不能省略。(注意跟离子的电荷数表示方法进行区分: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表示时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元素化合价的符号与离子带的电性一致。化合价的规则: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 ,钙镁钡锌 ;氟氯溴碘 ,通常氧显 ;铜, 铁, 铝, 硅, 磷;勿忘 是零价。常见原子团化合价原子团名称 原子团粒子符号 原子团化合价硫酸根 SO - 2碳酸根 CO - 2硝酸根 NO - 1氢氧根 OH - 1铵根 NH+ +1碳酸氢根 HCO - 1化学式用 表示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宏观上既可表示某种物质,又可表示某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微观上既可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又可表示某物质微粒的原子构成。提示:如果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或者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构成,那么它的化学式既表示一种物质,也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个原子。能运用化合价确定出简单的化学式按一定顺序写出元素符号;在元素符号的上方标出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写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或“化合物中原子团的化合价和其他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判断。在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或氢)的化合价通常显 价,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 价。相对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定义:是以一个碳—12 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原子的相对质量没有具体的质量单位。相对原子质量=一般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如 C和 C等。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 的总和。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元素的原子个数):(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原子个数):……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宏观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微观定义:由同种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特点:纯净物有确定组成,有固定性质。混合物宏观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微观定义:由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特点:混合物由多种纯净物组成,各物质保持其原来的性质。举例:合金、溶液、煤、石油、生铁、铁锈等。混合物采用过滤、结晶或蒸馏的物理方法或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提纯为纯净物。纯净物的分类单质:由 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由 元素组成的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红磷(P)与白磷( 氧气( 与臭氧( )都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其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的单质。类似的,某一种化合物是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水(H O)和过氧化氢(H O )都由 H、O组成,属于不同的化合物,混在一起成为混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大多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如CO 、SO 、SiO 、SO 、P O 等都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也有些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称为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大多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如 Na O、CaO、CuO等都属于碱性氧化物。酸按是否含氧元素分为含氧酸(如 H SO 等)和无氧酸(如 HCl等)。无氧酸由氢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含氧酸一般由氢、氧元素和第三种元素组成,比无氧酸多一种氧元素。含氧酸也可由三种以上元素组成。按酸性强弱分类强酸:如 HNO 、H SO 等中强酸:如 H SO 、H PO 等弱酸:如CH COOH、H CO 等碱按碱的溶解性分类可溶性碱:如 NaOH 、KOH等难溶性碱:如Cu(OH)2等按碱性强弱分类强碱:如 NaOH、KOH、Ca(OH)2弱碱:如Cu(OH)2、NH ·H O盐按溶解性分类可溶性盐:如 NaNO 等难溶性盐:如 AgCl、BaSO 等按所含离子分类:某盐(如钾盐等)和某酸盐(如硫酸盐等)。酸与酸性物质、碱与碱性物质:显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强酸弱碱盐也显酸性,如 NH Cl、CuSO 等水溶液都显酸性;碱类物质不一定显碱性,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碱。难溶性碱不显碱性,如Fe(OH) 、Cu(OH) 等,而许多强碱弱酸盐能显碱性,如 Na CO 、CH COONa等。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指含 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等化合物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类于无机物。有机物的一般性质:熔沸点较低,多数易燃,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反应较慢且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机物:甲烷、酒精、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典例4.1】(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3 D.+5【对点训练4.1】(2023·湖北省鄂州市)“端午时节粽飘香。”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有机物B. 对乙烯基苯酚中含有个氢分子C. 对乙烯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典例4.2】(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对点训练4.2】(202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干冰 B. 硫粉 C. 硝酸铵 D. 医用酒精知识梳理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原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真题演练1.(2023·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灰汁团”是宁波传统小吃,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方法如资料卡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属于有机物B.稻草燃烧属于物理变化C.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D.现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答案】B【详解】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是含有化合物,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B、稻草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C、根据“资料卡”可知,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说法正确;D、根据“资料卡”可知,“灰汁”含有纯碱(碳酸钠),其溶液显碱性,现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法正确。故选B。2.(2023·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1月22日,两辆“氢能重卡”从宁波右化园区加氢示范站驶出,标志着我市在氢能多元应用领域又有新突破。氢气的化学式是( )A.H B. C. D.【答案】D【详解】A、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B、表示两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C、表示氢离子,不符合题意;D、表示氢气,1个氢分子,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符合题意。故选D。3.(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为:,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A.酸 B.碱 C.单质 D.氧化物【答案】C【详解】此反应涉及了四种物质,从物质的分类来看,A1(OH)3属于碱,HCl属于酸,AlCl3属于盐。H2O 属于氧化物,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单质,故选C。4.(2022 龙湾区一模)2018年4月,北京大学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5 B.30 C.55 D.80【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故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5。故选:A。5.(2022 乐清市模拟)最新金属元素类钫(Uue)由俄罗斯工程师C.霍斯特人工合成。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相对原子质量为299,则Uue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A.119 B.180 C.299 D.418【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故Uue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9。故选:A。6.(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不一致的是A.水银一Hg一单质 B.生石灰一CaO一氧化物C.熟石灰一Ca(OH)2一碱 D.纯碱一Na2CO3一酸【答案】D【详解】A、汞俗称水银,属于金属单质,其化学式为:Hg,正确;B、生石灰的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正确;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化学式为Ca(OH)2,正确;D、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纯碱、苏打,属于盐,错误;故选D。7.“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C.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D.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不符合题意;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04 ,不符合题意;D、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符合题意;故选D。8.(2022 温州二模)下列有关原子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B.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C.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D.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解答】解:A、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是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说法错误;B、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说法正确;C、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是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说法错误;D、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即“西瓜模型”正电荷是西瓜肉,电子是西瓜籽,认为的电子是嵌在原子中的,说法错误;故选:B。9.(2023 广安)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解答】解: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端午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10.(2023·湖北省随州市)请从、、、、、六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分子 ______ 。(2)造成酸雨的气体的化学式 ______ 。(3)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式 ______ 。(4)+5价磷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 ______ 。(5)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写出锂离子的符号 ______ 。【答案】 合理即可 【解析】解:一个氢分子由个氢原子构成,氢分子表示为,个氢分子用表示。造成酸雨的气体是。可燃性气体有由氢元素组成的氢气,化学式;由碳、氧元素组成的一氧化碳,化学式;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甲烷,其化学式为。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磷的氧化物组成元素为磷和氧元素;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磷元素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锂离子带个单位正电荷,用表示。故答案为:;;合理即可;;。11.(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图1是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模型。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铜的原子序数是 。(2)A点所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 。(3)B点所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其中Cu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4)C、D、E所对应的物质存在下列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①②【答案】(1)2 (2)Cu (3)+1 (4)①【详解】(1)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铜的原子序数是29;(2)A点表示铜单质,所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Cu;(3)B点所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 Cu2O ,Cu2O中氧元素为-2价,设Cu元素的化合价为x,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2)=0,解得x=+1,所以Cu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4)① 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②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①。12.(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_(填字母)。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答案】(1)A (2)19.00 (3) (4)Al2O3 (5)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稳定结构【详解】(1)A.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此选项符合题意;B. 拉瓦锡测定出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道尔顿等科学家提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阿伏加德罗指出,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的体积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3)该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微粒是离子,由于质子数为8,所以该微粒是氧离子,其符号为。(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5)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满了,都达到了稳定结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真题演练1.(2023·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灰汁团”是宁波传统小吃,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方法如资料卡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属于有机物B.稻草燃烧属于物理变化C.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D.现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2023·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1月22日,两辆“氢能重卡”从宁波右化园区加氢示范站驶出,标志着我市在氢能多元应用领域又有新突破。氢气的化学式是( )A.H B. C. D.3.(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为:,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A.酸 B.碱 C.单质 D.氧化物4.(2022 龙湾区一模)2018年4月,北京大学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5 B.30 C.55 D.805.(2022 乐清市模拟)最新金属元素类钫(Uue)由俄罗斯工程师C.霍斯特人工合成。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相对原子质量为299,则Uue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A.119 B.180 C.299 D.4186.(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不一致的是A.水银一Hg一单质 B.生石灰一CaO一氧化物C.熟石灰一Ca(OH)2一碱 D.纯碱一Na2CO3一酸7.(2022·金华)“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C.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D.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8.(2022 温州二模)下列有关原子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B.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C.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D.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9.(2023 广安)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10.(2023·湖北省随州市)请从、、、、、六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分子 ______ 。(2)造成酸雨的气体的化学式 ______ 。(3)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式 ______ 。(4)+5价磷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 ______ 。(5)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写出锂离子的符号 ______ 。11.(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图1是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模型。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铜的原子序数是 。(2)A点所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 。(3)B点所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其中Cu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4)C、D、E所对应的物质存在下列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①②12.(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_(填字母)。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物质的结构真题.docx.doc 物质的结构真题(解析版).docx.doc 第十八讲:物质的结构.doc 第十八讲:物质的结构(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