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中考历史二轮 专题05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4】中考历史二轮 专题05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课件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专题05 近代化的探索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专题框架
概述 在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尽管中国遭受屈辱,但是传统的封建社会已经开始瓦解,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
含义 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寻求新出路的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的近代化
特点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主要内容 经济近代化 洋务运动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
(1)口号:“自强”“求富”。
(2)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创办新式学堂。
(3)影响:为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近代化的探索
主要内容 政治近代化 戊戌变法一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起步
(1)背景:甲午中8战争清政府战败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各阶层触动极大。中国人由向欧美学习转移到向日本学习。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3)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技文化,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开创了我国政治改革的先河
辛亥革命一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尝试
(1)背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界人士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太多的幻想,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越来越多。
(2)代表人物:孙中山。
(3)实践: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影响:推翻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近代化的探索
主要内容 思想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一中国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
(1)宣传内容:前期,民主与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
(3)影响: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育近代化 洋务运动中创办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中创办京师大学堂;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培养现代人才;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社会生活近代化 近代交通通信:出现了火车、轮船电报等;文化生活变迁:出现了电影、照相、报纸等;社会习俗的变化:出现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
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近代化的探索
阶级 人物 方案 实践
地主阶级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左宗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康有为、梁启超 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孙中山 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先进知识分子 陈独秀、蔡元培、 鲁迅、胡适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独立人格 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李大钊 以俄为师,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通过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削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中国近代化探索中重要人物及方案
重要人物及方案
归纳提升
(1)社会性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2)阶级局限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只适用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探索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近代化探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什么?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归纳提升
(1)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探索都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但都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2)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领导的变革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只有国家真正实现独立,民族工业才能发展。
(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5)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6)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带给我们的感悟有哪些?
领域 概况
思想近代化 (1)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理性,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政治近代化 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美国 (1)美国独立战争中发表了《独立宣言》,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法国 法国大革命中发表了《人权宣言》,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俄国、日本 俄国和日本分别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扩展.
经济近代化 西欧各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三、世界近代化进程
重要人物及方案
四、中外近代化进程的对比
进程对比
对比 (1)西方近代化探索,以英国为例,最先开始的是思想近代化,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美国、法国则是受启蒙运动的影响)。然后是政治民主化,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最后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工业革命揭开了西方工业近代化的序幕。
(2)中国近代化探索,最先开始的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然后是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最后是思想领域民主化、科学化
原因 西方是独立自主发展的,符合近代化的规律;而近代中国受到西方侵略,被迫打开国门,中断了自身的发展节奏
四、中外近代化进程的对比
进程对比
归纳提升
(1)西方(如英国)近代化历程,先是思想解放(文艺复兴),然后是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接着是经济工业化(工业革命)。中国近代化历程恰恰相反,先是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然后是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接着是思想民主化、科学化(新文化运动)。
(2)西方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中国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结果。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中考链接
1.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2.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之唤醒”的最早标志是( )
A.洋务运动 B.变法维新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C
B
中考链接
3.它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 000多年历史打上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4.1920年2月,王兰等三名裹着小脚的女子以旁听生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随后又有六名女生入学。女性能进入国立大学学习主要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B
D
中考链接
5.1927年秋,毛泽东在文家市前委会议上主张放弃攻打长沙;随后主持三湾改编,确立党的支部建在连队上;之后决定工农革命军主力在井冈山周围打游击。这说明( )
A.建党建军原则的正式确立
B.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
C.国民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拉开序幕
6.“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材料评论的是( )
A.欧洲的大学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进化论
D
B
中考链接
7.英国首相到期卸任时,必须向女王辞职,并且指定(其实由选举决定)下一任首相。之后,新任首相来到女王面前,单膝下跪,女王说道:“作为你的君主, 我任命你为首相 ,并以我的名义组成政府。”……任命仪式结束后,首相因女王的许可获得组织政府(组阁)的权力。由此可知英国实行的是( )
A.总统制 B.君主立宪制
C.联邦制 D.民主共和制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与总统可以影响司法部的组成,而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和国会的行为违宪。上述规定体现了( )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联邦至上原则 D.三权分立原则
B
D
中考链接
9.某法律文件的问世与颁布,在法国乃至欧洲的法律史上起了一个分水岭的作用,它“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效仿。该法律文件应是( )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0.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下列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政治改革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D
D
中考链接
11.“以前日本是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到19世纪末它的国力不断上升,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实现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
A.倒幕运动,结束幕府统治
B.天皇亲政,重掌国家实权
C.对外扩张,推行军国主义
D.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