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社会行为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3 社会行为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2.3 社会行为 学案
【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明确社会行为的特征;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通过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合作、创新等能力。
3、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
【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难点
重点: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的特征。
难点:动物群体中的交流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预习新知】
(一)预习新知
任务一:举例说明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
1(1)白蚁群体中有:
(2)狒狒群体中有:
(3)叙述各种个体的功能是什么?
2.总结“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
3.结合“动物行为的意义”,尝试总结动物“社会行为的意义”。社会行为使群体的力量 ,有利于较弱小的生物进行 。
4.拓展反思:你能说出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有什么相似和区别吗?
任务二: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
1.分析下面现象,说说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
(1)蜜蜂发现密源后通过舞蹈告知同伴密源的位置。
(2)长尾猴的不同叫声。
(3)小狗通过小便记住走过的路。
2.知识延伸:蝶蛾类昆虫是通过 进行传递信息,我们可以利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 作引诱剂或干扰剂,诱杀或干扰昆虫进行交配,从而 害虫的数量。
任务三:探究蚂蚁的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根据教材中的提示作出假设。)
3.制定实验计划;
4.实施实验计划,观察并记录现象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易错提示】
(一)易错提示
1.社会行为的特征:
(1)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间有分工。(如:蚂蚁、蜜蜂)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如:狒狒)
2.蚂蚁是逐气味传递信息的,除此外动物还可以通过声音、动作传递信息。
【深化探究】
(一)深化探究
1、一个白蚁群有哪几种白蚁组成?它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许多动物都要过群体生活?
3、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之间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
【巩固训练】
(一)巩固训练
1.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C.蜜蜂发现蜜源后的各种舞蹈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2.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群体具有社会行为 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 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3.据2021年6月1日新闻报道,15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已接近昆明。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4.长尾黑颚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戒声,以提醒同伴躲避。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
A.声音 B.动作 C.气味 D.身体接触
5.小东在院子里发现一只蚂蚁用触角碰了碰他掉落的一小块糖,并在糖块前转了几圈,然后急忙回窝。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从窝里出来。每只蚂蚁从不同方向咬住这块糖,齐心协力把糖块慢慢挪向窝里。好奇心很强的小东想到一个问题:蚂蚁是否在沿途留下了有气味的物质呢?于是他把一些蚂蚁带回家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如下:
①在盛有少许清水的水槽中放三块小石头A、B、C,形成三个“小岛”(如图)。用小木条连接A岛与C岛;B岛和C岛。这样蚂蚁只能通过“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②先将蚂蚁放在C岛上,在A岛上放一些红糖,在B岛上放等量食盐,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发现大多数蚂蚁会沿着“桥”1到达A岛。
③再用毛笔把蚂蚁放回C岛,将“桥”1和“桥”2调换位置,发现大多数蚂蚁会沿着调换位置后的“桥”1到达B岛。
④最后,把蚂蚁用另一支毛笔再次放回C岛,在蚂蚁爬过的“桥”1上喷一点香水,发现大多数蚂蚁不再爬上“桥”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本实验中小东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最好将这些室外捕获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并在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使这些蚂蚁始终处于______(选填:“饥饿”或“饱食”)状态。
(3)实验用的两根小木条要选择______(选填“有”或“无”)气味的,材质和长度也都应该______,目的是______。
(4)小东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蚂蚁的触上分布有大量的觉感受器。结合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蚂蚁主要是靠触角辨别______进行通信的。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属于信息交流;
B.遇到敌害,乌贼迅速喷出墨汁不属于信息交流,属于防御行为;
C.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这是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
D.老母鸡咯咯召唤小鸡,这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故选:B。
2.答案:B
解析:ABC.狒狒具有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AC正确、B错误。
D. 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D正确。
故选:B。
3.答案:A
解析:A.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体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所以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故A符合题意。
B.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地位、食物、配偶等而发生的一系列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
C.贮食行为是指动物贮存食物的行为,有利于越过寒冬,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故C不符合题意。
D.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长尾黑颚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戒声,以提醒同伴躲避,这是通过声音来进行信息交流,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1)蚂蚁在沿途留下了有气味的物质
(2)饥饿
(3)无;相同;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4)气味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