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第三课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2025届思政团3.1 订立合同学问大课标要求教学目标StepStep0102简述合同的含义和价值,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1.合同的含义、类型、及价值、合同的形式、订立过程与要求2.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熟悉解决合同纠纷的途径。生活离不开合同Step01谈到合同,你会想到什么场景?房产赠与使用共享单车乘坐公交车超市购物买卖合同运输合同租赁合同赠与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中介合同2.合同的类型合同的实质:债权关系。在大部分合同中,当事人既是权利人,也是义务人。【特别提醒】①“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协议。“平等主体”是民事关系的核心特征。从管理角度来看,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是不平等主体,都不属于“民事主体”。②设立:是指使当事人之间产生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变更:是指使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发生变化;终止:是指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③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权利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义务人。一、生活离不开合同1.合同的含义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2.合同的类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物业服务合同等一无论哪种合同,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依法订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受法律保护名词点击意思表示:①是指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内外兼修)。②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注意:⒈意思表示需要有表示,要求将内心意愿表达于外。⒉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甚至没有语言的行为(直接履行的行为)。(汇款、答应、表示购买、把车停在收费停车场、传真邮件订货、向自动贩卖机投币、签名或手印…都属于意思表示。)3.意思表示不同于客套的情谊表达。3.订立合同的原则合同自愿原则是合同法最基本的原则一、生活离不开合同“南珠一号”香芋是一种深受市场欢迎的新品种。2020年7月27日,广西福成安农公司与北海市银海区的千余村民签订了该香芋的购销合同,促进实现双赢。公司负责人说:“这样我们就有了稳定的货源,满足市场的需求!”村民们也高兴地说:“这家公司重合同,守信用,我们可以放心地改种南珠一号香芋啦!”结合上述报导,谈谈订立合同有何意义?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①交易者角度: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订立合同,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就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②市场、资源、社会财富角度: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③社会角度: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1)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思考:是否所有的合同都是当事人双方事先约定好的?(2)限制:由于合同主体的谈判能力与地位可能存在差异,法律对合同自由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如:格式条款)4.订立合同的意义5.法律对订立合同的态度一、生活离不开合同【典例解析】1.合同是民事主体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了解与利用合同对我们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意义重大。下列对合同认识正确的是( )A.合同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订立合同是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的最常见形式B.订立合同双方处于不平等状态、意思表示不一致时,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C.合同订立后即生效,违背合同内容的要承担法律责任D.书面合同比口头合同的法律效力更高【答案】B【详解】A:合同渗透在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而不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该项扩大了合同的范围,A错误。B:订立合同必须依法进行,如果订立合同双方处于不平等状态、意思表示不一致时,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B正确。C:合同订立后不一定生效,若出现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部分无效,C错误。D:依法订立且生效的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只是形式不同,效力相同,都受法律保护,D错误。故本题选B。【典例解析】2.停车收费后剐蹭丢失概不负责,代金券、积分卡消费限制期限,手机订购的套餐期满后被自动续期扣费……在网购等领域,一些不公平格式条款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有的单方面变更服务协议,以消费者默认等形式代替消费者同意;有的以“清仓”“特殊商品”等名义擅自扩大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范围等。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诚信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意义,应健全社会信用机制②格式条款的使用限制了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自由,应予以禁止③如果格式条款中存在欺诈等内容,消费者可以依法要求撤销合同④面对消费者和商家地位不对等的状态,消费者需要增强维权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③:若格式条款中有欺诈等内容,损害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可以要求撤销合同,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中指出在网购等领域存在着不利于消费者的现象,针对消费者与商家地位不对等的状态,消费者需要增强维权意识,④符合题意。①:诚实信用对合同的订立有着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意义,①说法错误。②:格式条款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应禁止的是不公正的格式条款,而不是格式条款本身,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典例解析】3.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发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下列对意思表示理解正确的是( )①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②意思表示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③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外部行为表现于内心的一种意愿④意思表示一旦形成必然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发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其中,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意思表示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①②正确。③: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内心的一种意愿表现为外部行为表现,③说法错误。④:“必然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这一说法过于绝对。④排除。故本题选A。1.甲课间去学校商店买了一瓶水;乙接受了学长赠送的几套学习资料;丙投币乘公交上下学;丁所在的学校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建造一幢艺术楼的合同……可见,合同种类繁多。但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 ()①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②由各方当事人作出一定的意思表示③采用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④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民事法律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B2.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各种交易活动。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订立合同,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自愿订立的合同的作用在于( )①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②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③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使所有民事主体的收入增加④体现合同主体谈判地位与能力的差异,加格限制合同自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要约承诺订合同Step02过程步骤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很多时候需要经历反复协商才能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要约承诺1.订立合同的过程和步骤二、要约承诺订合同含义: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主体: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要求: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不能随意撤销或更改,如果要撤销或者变更必须依法进行)【知识拓展】要约的构成条件:①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如:数量、质量、价格等);②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思表示的约束;③要约一般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二、要约承诺订合同2.要约提醒:要约撤回≠要约撤销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时间的不同,要约的撤回是在要约生效之前为之,即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而要约的撤销是在要约生效之后承诺作出之前而为之,即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要约邀请如果改成烤鸭:80元一只或60元一斤则变成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 约 要约邀请含义例子内容对象效力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超市标明其商品的出售价格,就是对顾客发出的要约。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拍卖公告、招标公告、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具体明确,即是合同订立所必需的主要条款。含糊、不明确一般只向特定的对象发出多数情况下向不确定的人发出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效力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效力广告一:不是要约。因为内容不确定、不具体。没有具体到烤鸭多少钱?所以其广告是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效力)要约OR要约邀请?广告一广告二正宗北京烤鸭便宜啦,快来买呀!广告二:是要约。因为内容具体确定,在宣传材料上配图并明确规定:烤鸭一只58元、半只38元等,则属于要约,不得反悔。(具有法律效力)①含义:③承诺的生效时间是受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即发生法律效力。一般承诺生效时,意味着合同成立,即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②有效承诺须具备的条件对象:由受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内容:承诺的内容与要约内容一致;时效: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作出。二、要约承诺订合同3.承诺1.钱某邀请孙某在酒店商谈合建影院事宜,钱某于席间提出要约并希望孙某马上表态。孙某经过深思熟虑,第二天作出承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承诺有效,合同尚未成立 B.承诺无效,合同成立C.承诺无效,合同尚未成立 D.承诺有效,合同成立C[解析] 要约人发出要约,受要约人作出承诺,要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本案中钱某希望孙某马上表态,而孙某第二天才作出承诺。故该承诺无效,合同不能成立。答案为C。二、要约承诺订合同3.承诺④承诺转化为“新要约”的新情况(内容+时间)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P25相关链接2: 什么是实质性变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补充了解:合同“标的”就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货物交付、货款的交付、劳务交付、工程项目交付等,“标的”的种类总体上包括财产和行为,约定的价格不算标的;“标的物”是指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举例说明,在房屋供承租人居住的行为中,“标的物”是所租赁的房屋)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第一阶段承诺:是受邀约人同意邀约的意思表示,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第二阶段新要约新要约: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的过程结束讨价还价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报酬.地点.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订立合同的阶段张三:我这里有新出炉的烤鸭,快来买啊!李四:我要买烤鸭,多少钱?张三:20一只。李四:太贵了,15行不行?张三:可以!要约邀请要约邀请要约新要约承诺要约、要约邀请、还是新要约、承诺?店家:水果打特价了,买得越多越便宜,快来买。顾客:我想买苹果,苹果怎么卖?店家:有两种,这种9块一斤,这种6块一斤。顾客:有点贵,9块一斤的便宜点?店家:你要诚心买,那行,8块一斤!要约邀请要约邀请要约新要约承诺张某打电话问朋友李某是否愿意以1万元购买其一架九成新的某品牌钢琴,并希望李某马上表态,但李某未答复。李某经过考虑,第二天打电话向张某表示愿意购买。李某向张某表示愿意购买属于A.要约邀请 B.要约 C.承诺 D.口头合同B阅读内容,思考问题:①根据你的理解,上述场景如何体现要约与承诺 合同订立是否完成 ②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合同,了解当事人之间如何通过协商订立合同。镜头一:2018年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送电子邮件:“愿以每件59元的价格购买贵公司新款双钻陀螺玩具1万件,贵公司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3月3日,乙公司以电子邮件回复:“如果价格为每件65元,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甲公司收信后当日以电子邮件回复:“如果价格降到每件62元,愿意购买8000件。”乙公司在3月5日回复:“如果降到每件62元,必须购买1万件。”甲公司没有回复。镜头二:小华去超市购物,从货架上拿了两个水杯,然后在收银台结账走人。小华和收银员全程未发一言。探究与分享“愿以每件59元的价格购买贵公司新款双钻陀螺玩具1万件,贵公司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如果价格为每件65元,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如果价格降到每件62元,愿意购买8 000件。”“如果降到每件62元,必须购买1万件。”要约人:甲公司受要约人:乙公司要约新要约新要约新要约甲公司没有回复。处在反复协商阶段——讨价还价,最后没有达成协议合同订立没有完成货架上超市标明商品价格顾客从货架上拿商品去结账要约人:超市受要约人:顾客要约承诺买卖合同订立完成某海景房地产公司在推销商品房时印发了大量宣传广告,称出售的商品房依山傍水、小区内绿化率达60%、一户一梯等。小李被广告吸引,签订了购房合同。交房后发现广告中的多数条件并未兑现,于是要求退房。开发商认为合同才是确认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而广告既不是合同,也不是合同条款,故拒绝退房。●如果小李向法院起诉请求退房能够得到法院支持吗?●小李能否将广告当作开发商向购房者所作的要约?本案例广告中的条件属于合同条款,购房人小李的请求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因为该广告的内容具体确定,符合要约的条件,应当被当作开发商向买受人所作的要约,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案例一:王某与李某订立合同,购买李某二手小汽车一辆。汽车使用期间毛病不断,经检测发现李某隐瞒事实,该车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故障车辆。案例二:刘某夫妻俩委托一女子代孕,签下合同约定事成后付给该女子50万元酬劳。案例三:9岁小明瞒着父母用自己的压岁钱到商场买了一台2万元的游戏机。思考:以上合同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有效合同吗?存在欺诈违反我国法律和公序良俗行为主体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二、要约承诺订合同有效合同 无效(全部或者部分)合同(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待定)从行为人看 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以追认的)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是否一致 意思表示真实 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是否合法、合理 不得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等情形 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等情形二、要约承诺订合同4.合同效力1.甲乙双方为了在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时避税,将实际成交价为100万元的房屋买卖合同价格写为60万元。2.有妇之夫甲委托未婚女乙代孕,约定事成后甲补偿乙50万元。3.甲年满9周岁,经过讨价还价,将自家手机卖给邻居乙。4.甲父患癌症急需用钱,乙趁机以低价收购甲收藏的1幅名画,甲无奈与乙签订了买卖合同。5.甲以较低价格购买李某生产的盗版书籍,有书面合同。无 效无 效可追认可撤销无 效6.甲与某网店签订购买A型号小米手机合同,收货时发现手机被换成B型号。有 效有效OR无效【典例解析】4.2023年3月2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购买某款空调300台的函件,合同总价款75万元,要求乙公司在10日内答复。2023年3月28日,乙公司回函同意甲公司的要求,但要求将总价款提高到78万元。2023年4月27日,甲公司回函同意乙公司的提价要求。关于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买卖合同成立时间为2023年4月27日②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的提价要求属于承诺③甲公司发出购买某款空调300台的函件属于最终有效合同的要约④乙公司将总价款提高到78万元不构成对要约的实质性变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2023年4月27日,甲公司回函同意乙公司的提价要求,该买卖合同成立,①符合题意。②:乙公司要求将总价款提高到78万元是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甲公司回函同意乙公司的提价要求属于承诺,②符合题意。③:甲公司发出购买某款空调300台,总价款75万元的函件不是最终有效合同的要约,乙公司要求将总价款提高到78万元是最终有效合同的要约,③错误。④:乙公司要求将总价款由75万元提高到78万元,已经构成对要约的实质性变更,④错误。故本题选A。【典例解析】5.A企业向B企业发出传真订货,该传真列明了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并要求B企业在10日内报价。B企业接受A企业传真列明的条件并按期报价,同时要求A企业在10日内回复,A企业按期复电同意其价格,并要求签订书面合同。B企业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按A企业提出的条件发货,A企业收货后未提出异议,也未付货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A企业向B企业发出传真为承诺②B企业报价为要约③A企业回复报价行为为承诺④A企业收货后未提出异议,也未付货款,因为书面合同未签订,货款可以无限期拖延下去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A【详解】①: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A企业希望B企业与自己订货,是要约邀请,①错误。②③:B企业希望与A企业订立合同,这是属于要约,A企业作出了及时回复并同意是承诺,②③正确。④:A企业收货后未提出异议,即表示合同已经生效且B企业已经履行了义务,因此A企业应该履行相应义务,及时付款,④错误。故本题选A。【典例解析】6.甲与同学打赌,故意将一台旧电脑遗留在某出租车上,看是否有人送还。与此同时,甲通过电台广播悬赏,称捡到电脑并归还者,付给奖金500元。该出租汽车司机乙很快将该电脑送回,主张奖金时遭拒。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甲的悬赏广告,法律上一般认为是要约邀请B.甲的悬赏属于单方允诺C.乙归还电脑的行为是承诺D.乙送还电脑是义务,不能获得奖金【答案】B【详解】AB:《合同法解释(二)》第3条:“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完成特定行为的人请求悬赏人支付报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悬赏有合同法第52条规定情形的除外。”因此只要向悬赏人完成了特定行为,就有权向悬赏人请求报酬,这基本上肯定了悬赏行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学说,A错误,B正确。CD:悬赏广告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不需要相对人做出承诺,也不需要对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因其基于事实行为的完成即可向悬赏广告发布人主张相应的报酬,CD排除。故本题选B。立字有据更可靠Step03镜头一:张三向朋友王五借了5000元现金,借钱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三个月后一定还,然而四个月过去了,王五要张三还钱,张三却赖账说根本没借钱这回事。镜头二:王某因租房找到房主张某。 两人在短信往来中明确了房屋租赁的价格及期限后,王某入住。入住后不久,周围房租大涨,张某反悔并给王某发函,以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为由,要求解除合同,遭到王某拒绝。张某为此诉至人民法院。诉讼中,王某以短信记录为证据,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上述案例中分别涉及哪种形式的合同?合同形式是否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口头合同书面合同(1)合同订立的判断:除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2)合同的形式: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直接履行的行为。(3)采用不同形式合同的意义:何种形式订立合同,有时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P24镜头二:从货架上拿了两个水杯……三、立字有据更可靠1.合同订立的判断与合同形式三、立字有据更可靠2.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口头合同 书面合同含义 是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它是以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适用对象 可以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适用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履行期限较长的或重要的合同优点 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证据缺点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 订立书面合同比口头合同稍复杂“空口无凭”未必正确,“立字为据"确有意义。应当树立合同意识,尤其要用好白纸黑字这个工具【特别提醒】:(1)由直接履行的行为产生的电子合同在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网购)(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3)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4)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三、立字有据更可靠3.树立合同意识【典例解析】7.某地区通过以市场化运营模式探索组建“强村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组建“强村公司”,村集体需要与公司签订合同,下列对合同订立表述正确的是( )A.“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B.合同订立过程中“承诺”是不可以变更C.合同一旦订立就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D.书面合同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合同形式【答案】A【详解】A:合同订立过程分为要约和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因此,“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A正确。B:在实际合同订协商中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以通过协商进行变更,B错误。C:承诺到达对方,订立合同的过程结束,但是订立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C错误。D:口头合同也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D错误。故本题选A。【典例解析】8.赵龙与李虎是多年的好同学。2022年10月10日,李虎因生意资金周转困难,找到赵龙当面借款20万元,期限1年,按当时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利息。赵龙表示借款数额巨大需要和妻子商量一下再作答复。10月12日,赵龙告知李虎可以借钱,并在李虎写下借据后马上全部转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0月10日,李虎找赵龙要求借钱构成要约邀请②赵龙和李虎的借款合同生效时间为10月12日③赵龙和妻子商量后告知李虎可以借钱属于承诺④写下借据使借款合同从口头转向书面,避免了纠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合同订立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承诺到达对方,合同成立。10月10日,李虎找赵龙借钱构成要约,①错误。②③:赵龙和妻子商量后告知李虎可以借钱形成承诺,在李虎写下借据后马上全部转账,合同成立,②③正确。④:借款合同从口头形式转向书面形式,有利于减少纠纷并为解决纠纷提供凭证,但不一定能避免纠纷,④错误。故本题选C。【典例解析】9.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与原贷款人达成书面协议,就融资协议(经修订及补充)的当前到期日再提供30天。企业间重视签订书面协议的原因在于( )A.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确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B.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C.书面合同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D.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的情况应签订书面合同【答案】D【详解】D:书面合同内容清晰、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的情况应签订书面合同,D符合题意。A: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且题干体现的是通过合同变更民事法律关系,A不选。B: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这企业间重视签订书面协议不构成因果关系,B不符合题意。C:口头合同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C错误。故本题选D。【易混易错】1.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要约就是要约邀请。 (×)解析: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意义。2.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固定不变的。 (×)解析:合同订立的过程可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但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则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可见,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可以变化的。3.订立合同就当然意味着合同生效。 (×)解析: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4.法律采用鼓励交易原则,从宽认定无效合同 (×)解析:法律采用鼓励交易原则,从严认定无效合同,当合同效力发生争议时,尽量解释为有效。5.我们常说“空口无凭”,订立合同必须是白纸黑字的合同书才可以。(×)解析:除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取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订立合同学问大生活离不开合同1、合同的含义及类型2、订立合同的原则、意义3、法律对订立合同的态度4、格式条款的含义、优缺点、法律规定要约承诺订合同1、订立合同的过程——要约、承诺2、“承诺” 转化为新要约的情况3、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立字有据更可靠1、合同订立的判断与合同形式2、口头合同3、书面合同4、树立合同意识本课小结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王明的好友将其父亲名下一套房产卖给王明,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王明支付了全额房款并搬迁入住。让王明没想到的是,后来好友父亲以女儿无权处分其名下的房产为由诉至法院,请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并让王明返还房屋。经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均认为买卖合同无效。其原因在于( )A.合同内容违法 B.合同违背公序良俗C.合同的主体不适格 D.合同存在欺诈现象课堂练习【答案】C【详解】A:合同是双方依法签订的,合同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故A错误。B:合同是王明的好友与王明签订的,合同中的内容涉及相关房屋购置问题,没有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故B错误。C:材料中指出该房产的所有权人是王明朋友的父亲,王明的好友将自己父亲名下的房产卖给王明,他属于无权处分人,故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故C正确。D:合同是王明的好友和王明签的,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故不存在欺诈,胁迫。故D错误。故本题选C。课堂练习2.(2023秋·全国·高二期末)2021年,天津市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未成年人小刘初二辍学在家,70天时间里,将父母的158万元积蓄全部打赏给一名主播,小刘一家把直播平台告上法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刘打赏主播违背公序良俗,与直播平台间的合同无效B.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小刘父母有权要回打赏C.小刘与直播平台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小刘父母无权要回打赏D.小刘主体不适格,打赏主播的效力取决于其父母的追认课堂练习【答案】D【详解】A:小刘打赏主播并不违背公序良俗,故A错误。B: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是都无效的,故B错误。C:小刘与直播平台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只能说明合同成立,并不能说明合同有效,从本案看小刘父母未追认该打赏行为,小刘父母有权要回打赏,故C错误。D:未成年人小刘初二辍学在家,说明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小刘在 70 天时间里将父母的 158万元积蓄全部打赏给一名主播,已超出其年龄、智力状况,这种民事法律行为从主体上看小刘是不适格的,该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父母是否追认,故D正确。故本题选D。课堂练习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引起的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件,依法判决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书》无效,由买方将土地退还卖方,由卖方退还买方购地款1800元并赔偿经济损失25000元。这说明( )A.当事人可以改变或者解除合同B.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合同必须履行C.不履行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D.合同内容必须合法课堂练习【答案】D【详解】ABCD: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引起的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件,依法判决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书》无效,说明合同内容必须合法,D符合题意,ABC均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4.(2023秋·河北石家庄·高二石家庄二中校联考期末)2022年6月23日,陆某向某红木家具公司经理张某发微信:“我要购买紫檀餐桌和沙发各一套,总价4.5万元,货到付款。”6月24日,张某回复:“价格没问题,但需到款发货。”次日,陆某微信转账4.5万元,张某表示已收到货款,可安排发货。据此判断( )①张某的微信回复是承诺②合同成立的时间是6月25日③陆某的汇款行为是承诺④双方订立的合同属于口头合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课堂练习【答案】C【详解】①:张某的微信回复是不同意陆某的货到付款,内容变更为“款到发货”,这属于新要约,不是承诺,故①不选。②:合同成立于承诺到达要约方,6月25日张某收到货款,未对陆某的要约提出异议,视为合同成立,故②正确。③:汇款行为肯定了陆某到款发货的条件,是行动的承诺,故③正确。④: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都符合书面合同的要求,材料中属于电子数据交换,属于书面合同,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课堂练习5.(2023秋·湖南永州·高三永州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停车收费后剐蹭丢失概不负责,代金券、积分卡消费限制期限,手机订购的套餐期满后被自动续期扣费……在网购等领域,一些不公平格式条款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有的单方面变更服务协议,以消费者默认等形式代替消费者同意;有的以“清仓”“特殊商品”等名义擅自扩大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范围等。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诚信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意义,应健全社会信用机制②格式条款的使用限制了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自由,应予以禁止③如果格式条款中存在欺诈等内容,消费者可以依法要求撤销合同④面对消费者和商家地位不对等的状态,消费者需要增强维权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答案】D【详解】①:诚实信用对合同的订立有着重要作用,但意思表示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意义,故①错误。②:格式条款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应禁止的是不公正的格式条款,而不是格式条款本身,故②错误。③:若格式条款中有欺诈等内容,损害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可以要求撤销合同,故③正确。④:材料中指出在网购等领域存在着不利于消费者的现象,针对消费者与商家地位不对等的状态,消费者需要增强维权意识,④正确。故本题选D。课堂练习【答题模板】生活中我们要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1)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2)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举例:商家:新鲜草莓,欢迎选购!(商家发出要约邀请)消费者:草莓怎么卖 20元一斤行不 (消费者发出要约)商家:25元一斤,不能再少了!(商家发出新的要约)消费者:好的,给我来两斤。(消费者作出承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