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江西专用)强化(四) 物态变化(共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江西专用)强化(四) 物态变化(共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课后强化练(四) 物态变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一、填空题
1.(2023·赣州模拟)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热.
熔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铁化如水”是指铁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铁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2.(2023·吉州一模)雪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积雪化成水沿着房檐滴下,到了夜晚气温下降,水又会在房檐上________成冰挂.(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积雪化成水沿着房檐滴下,到了夜晚气温下降,水又会在房檐上凝固成冰挂.
凝华 
凝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3.(2023·抚州一模)某滑雪场要人工造雪,造雪机的原理是将水注入喷嘴或喷枪,在那里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此物态变化是一个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的过程.
凝固 
放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变成小冰晶,这个过程水变成冰,是凝固过程,凝固放出热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4.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凝固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冰熔化过程中所需环境温度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凝固过程中所需环境温度.
等于 
大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为0 ℃,水凝固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为0 ℃,所以两者温度相同;冰熔化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所以所需环境温度大于0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5.(2023·南昌二模)冬天,小明在家烧开水时,发现从壶嘴上方冒出“白气”,如图所示,“白气”是由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的,当房间温度________(选填“较高”或“较低”)时该现象会更明显.
液化 
较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烧水时看到的白气是水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出热量,当房间温度较低时该现象会更明显.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6.“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__.
液化 
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烧瓶壁液化变成小水珠,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7.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在加热到第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需要 
固液共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图像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80 ℃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4 min开始到第9 min结束,则在第6 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8.(2023·丰城模拟)将樟脑丸和衣服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衣服里的樟脑丸不翼而飞,樟脑丸消失是属于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出现冰花,它总是出现在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
升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衣服里的樟脑丸不翼而飞,樟脑丸消失是属于升华现象;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出现冰花,它总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冰晶.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二、选择题
9.下列温度最接近4 ℃的是(  )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C.刚煮熟鸡蛋的温度
D.刚温好牛奶的温度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在4 ℃左右,故B符合题意.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雪人变小,是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正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11.(2023·赣州模拟)如图所示,将A、B两个杯子放入水槽中,A杯倒扣入水中,B杯内有水,然后对水槽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不能沸腾,B能沸腾
B.A能沸腾,B不能沸腾
C.A能沸腾,B也能沸腾
D.A不能沸腾,B也不能沸腾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A中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增多,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A杯中水不能沸腾;B杯中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B杯中水不能沸腾,故D正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12.“会冒烟的炒酸奶”是将-196 ℃的液氮(液态氮)倒入容器中,然后倒入酸奶,酸奶会瞬间凝固成块,同时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论述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压缩氮气的体积使液氮发生汽化
B.可以通过降低氮气的温度获得液氮
C.酸奶在凝固的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D.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可以通过降低氮气的温度或压缩氮气的体积获得液氮,获得液氮的过程是液化过程,故A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13.《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湿纸从墙上吸收热量,使纸的温度升高,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使湿纸干得更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三、实验题
14.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_____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1)由于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需要将温度计向上调整,即将A处向上调整.
A处向上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可以提高水的初温,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
98 
不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8 ℃;可获得的信息有:①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②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15.(2021·江西)【探究名称】
冰块熔化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隔热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隔热材料包裹的厚度有关.
为了探究猜想一,现备有器材:三只相同的塑料杯、报纸、羊毛布料、相同的冰块若干和________.
秒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实验中需要比较冰熔化的快慢,所以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在三只相同的塑料杯中装入相同的冰块,分别标上A、B、C.
(2)如图甲所示,用________的隔热材料将A杯和B杯包裹________的厚度,C杯不包裹,并开始计时.(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如图乙所示,当C杯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再每隔5 min小心地揭开一点隔热材料,观察A杯、B杯中冰块是否已经完全熔化,记录A杯、B杯中冰块完全熔化的时间t1、t2.
不同
 相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2)为了探究冰熔化快慢与隔热材料的关系,我们需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而改变隔热材料,所以需要用不同的隔热材料将A杯和B杯包裹相同厚度,C杯不包裹,并开始计时.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分析与论证】
若t1≠t2,则冰块熔化的快慢与隔热的材料________.
若t1≠t2,说明冰块熔化的快慢与隔热的材料有关.
【评估与交流】
(1)本实验是通过比较冰块完全熔化的____________来反映冰块熔化的快慢的.
(2)炎热的夏天,冰棒更容易熔化.据此你认为冰块熔化的快慢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
有关
时间
温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冰完全熔化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冰熔化快慢的.
(2)炎热的夏天,冰棒更容易熔化,是由于夏天的温度更高,所以冰块熔化的快慢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拓展】
要比较冰块熔化的快慢,还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冰块熔化的多少.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中,类似于这种表示“快慢”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来表示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来表示功率.
速度(功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核心素养提升】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雨.
(1)请写出上文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化、凝华、熔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1)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2)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近年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出现严重干旱,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水的跑冒滴漏,生活中采用一水多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3
14
15
(2)节水措施: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将卫生间的水箱浮球向上调整2厘米,可达到节水的目的;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