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古诗三首:墨梅》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古诗三首:墨梅》 教案

资源简介

22《古诗三首:墨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和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部编版教材四年级要求学生在古诗诵读方面能够读正确、读熟练,学习读出节奏和韵味。并且能够借助注释、插图和诗境翻译诗歌大意。但不要求学生做到逐字逐句的翻译。在古诗想象方面要求学生能借助插图、故事、注释等,想象并简单描述诗歌情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诗词意境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古诗情感体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想象中通过反复诵读,深入感受诗歌情感。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梅花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课标分析
《墨梅》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2课《古诗三首》。
1、人文主题: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2、阅读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3、表达要素: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能力。在古诗学习方面,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的诵读和借助注释插图与意境翻译古诗大意,体会诗歌情感和作者的思想品质,四年级学生能够通过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梅花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雪梅》的时候,学生已经接触了梅花这一事物,并通过对比分析梅花与雪花二物,知晓梅花白且香的特点。学生能从事物表面特点体悟到诗人对梅花、雪花的喜爱之情,但是对于梅花深层次所代表的品格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墨梅》一诗填补了这一空白,学生通过学习诗文以及查阅资料,能够了解梅花背后所蕴含的品质,由物及人,明白诗人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进而感受王冕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1.认识“砚、乾、坤”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意思。
2.能体会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诗题
1.复习写梅花诗词,揭示诗题。
师: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种梅、赏梅,写梅,二年级我们曾嗅到了墙角梅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四年级我们见证了梅雪争春,一起读——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悬崖傲骨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也是写梅花的。一起读诗题——
2. 认识王冕,了解题画诗。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学,谁来介绍王冕?学生介绍。王冕一生爱梅,这一天,他家洗砚池边的梅树上的梅花盛开了,那淡雅的色彩、宜人的清香让王冕沉醉了,于是他挥墨画下了这么一幅墨梅图。(出示墨梅图)为了使画的意境更深远,他还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古诗《墨梅》。这幅画现在就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近期北京故宫博物院向全国四年级的小朋友发出了邀请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云端赏国宝四年级的小朋友们:你们好!近期,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展了“云端赏国宝”活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王冕的墨梅,你能为《墨梅图》做云端的解说吗?)
师:想不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小讲解员啊?看来大家信心满满。要想解说好王冕的墨梅图,首先我们要读懂《墨梅》这首诗,了解王冕这个人。老师给大家设置了三个任务,相信完成以下任务后,每位同学都能成为优秀讲解员。
二、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任务一:读一读题画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1.正确朗读古诗。
(1)过渡:哪位同学能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生朗读,师点评,相机纠正字音:砚 yàn;乾坤 qián kūn。)
(2)讲解“砚”“乾坤”的意思。(梳理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课下注释)
2.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我们可以按照“二二三”的方式停顿,谁能来读读看?(生朗读,注意关注停顿。)
(2)你已经知道停顿符号后面需要停顿,但不要太明显,要做到声断气相连。
(3)师正确示范。(生朗读,师点评停顿。)
3.有韵律地朗读古诗。
(1)除了停顿以外,看每一行最后一个字(“树”“痕”“色”“坤”),一般来说一声、二声的字是平声,要读得长一点;三声、四声的字是仄声字,要读得短一点。谁再来试试看?
(2)同学们看,这样我们就把古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出来了。
(3)全班再次齐读。
4.自主学习,了解诗意。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和课下注释自主学习,自由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2)生交流古诗的意思;带着理解读古诗。
(师点评)
提示: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梅树上的朵朵梅花盛开了,画在纸上显现出淡淡的墨痕。不要别人夸它的颜色有多么好看,只要在天地间留下清香。
过渡: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可真强!这首诗的大意都理解了。那么这首古诗里还蕴藏着哪些深意,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解读古诗,品梅花之美
任务二:解古诗深意,品墨梅之美。
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只有理解了古诗的深意,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欣赏王冕画中的墨梅之美。
1.我家洗砚池头树。
(1)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我有要求,我的要求是——我问你读,明白吗?
(2)这是谁家的梅花?(“我家”读重音,读得很准确。)
(3)当有人告诉你这不是张家的梅花,也不是李家的梅花,这是我王家的梅花。你有什么感受?(自豪)把这种自豪带进去,告诉大家这是谁家的梅花。读——
(4)问题继续,我家的梅花在哪里?(“洗砚池头”重读。)
(5)王冕为什么把梅花种在洗砚池头?首先我们要知道洗砚池是什么?(学生交流;课件呈现)
洗砚池:晋代王羲之祖居山东临沂,后迁居浙江绍兴。相传幼时他每次练完字,都要到池塘里涮笔洗砚,天长日久,池水竟然变成了墨色,后人称此池为“洗砚池”。
师:你能借助课下注释来理解,很会学习。在这里王冕借用王羲之“洗砚池”的典故,并说是“我家”,这是为什么呀?预设:王冕画画也像王羲之练字一样勤奋刻苦,把池水都染黑了,所以说“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说他家也有洗砚池,是希望自己能像王羲之一样在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
师:是啊,这口洗砚池,是王冕立志向王羲之学习的象征,所以王冕说——生(齐读):我家洗砚池头树。
师:正是王冕的勤奋刻苦,最终成为“画梅圣手”,才有了这——生(齐读):朵朵花开淡墨痕。
2.朵朵花开淡墨痕。
(1)请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王冕画中的梅花是什么颜色?能用王冕诗中的词来形容吗?(淡墨痕)
(2)王冕把梅花画成了淡墨色,是他不擅长着色吗?肯定不是。请大家默读这则材料:
王冕擅长着色,曾研制出用红石粉配以草汁来调制上色的颜料,使画作色彩更为艳丽饱满,形象更为鲜活生动。
擅长着色的王冕为什么只用墨色画梅呢?大家再来看着王冕的墨梅图,画中的墨梅给你怎样的感觉?
预设:我觉得画中的墨梅很素雅,不鲜艳;淡墨痕这种颜色显得很冷淡,这样能突出梅花孤傲的品格;墨色的梅花给人以淡雅、朴素之感,更能让人体会到梅花的高洁品格。
师:是呀,同学们,墨梅的朴素、淡雅、高洁正是王冕所喜爱的,王冕追求的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齐读)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不要人夸”是想法,“只留清气”是态度。谁能读出这样的想法和态度?
(态度坚决)
(2)作者不需要别人夸赞他的梅花好颜色,只想把什么留在天地间?(板书:清气)
任务三:紧扣“清气”,品悟诗人品格
1.“清气”指梅花的清香之气,王冕赞美梅花的清气,也崇尚人生的清气。拿出学习单,快速读一读这些资料,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一下:王冕崇尚的清气是什么?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写在学习单中。
【资料一】王冕生活在由蒙古人统治的元朝,目睹统治者残酷剥削、欺压汉族同胞,他无比愤慨,毅然放弃功名利禄,隐居山林。后来,他的朋友李孝光等人多次推荐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王冕不愿巴结权贵,选择坚守本心。
【资料二】王冕隐居期间,生活非常辛苦。他白天参加田间劳动,晚上在灯下作画,常常连饭都吃不饱,但当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时,王冕拒绝了。(学生默读,师巡视。读完后小组讨论)
(1)小组选代表来汇报。先请你们组。
预设:我们组总结出来的两个词是:无所畏惧、内心坚定。
我们组总结出来的两个词是:正气凛然、淡泊名利。我们组总结出来的两个词是:鄙视权贵、洁身自好。
师:你们都读懂了王冕,王冕所崇尚的人生清气就是他的无所畏惧、就是他的淡泊名利、他的不向世俗献媚。
(2)引读:所以当他穷困潦倒时,他依然坚守本心,女生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淡泊名利,鄙视权贵,男生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一身傲气,一身正气,一身傲骨。我们一起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托物言志,整体提升。
(1)师: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淡雅、高洁的墨梅就是——王冕;墨梅的清气就是王冕高尚的品格,我们把这样的写法叫做——托物言志。(板书);托的物就是——墨梅,言的志就是——清气。
(2)功名利禄拂袖去,平生最爱是梅花。王冕一生写梅、画梅、赞梅、以梅自喻的诗还有很多。
《白梅》是他的另一首题画诗: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师: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说一说:
1.诗中的梅花有怎样的特点?
2.王冕托梅花表达了怎样的志向?预设: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白梅不和桃花、李花一样争春,独自盛开。白梅独自盛开,有着淡淡的清香,为大地带来春天。
师:那作者借白梅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向?
预设生:本诗描写了梅花不与桃李争香,凌寒绽放,赞美了梅花高洁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不媚世俗的志向。
过渡:王冕就是这样,他绘梅之清气,写梅之清气,也践行梅之清气。
四、古今贯通,传承梅之清气
1.孩子们,我们读懂了王冕的诗,了解了王冕这个人,现在你一定可以为王冕的经典之作《墨梅图》做解说。生交流。师掌声送给小小优秀讲解员。
2.以墨问梅,余生可有知音?
(1)学完这节课,从王冕开始,从墨梅开始,清气就这样在天地间流转。你听:我家洗砚池头树——生(齐读):朵朵花开淡墨痕。
师:不要人夸好颜色——生(齐读):只留清气满乾坤。
(2)随着墨梅的流传,随着王冕故事的流传,爱上梅花,爱上清气的人越来越多,你再听:我家洗砚——生(齐读):池头树。
师:朵朵花开——生(齐读):淡墨痕。
师:不要人夸——生(齐读):好颜色。
师:只留清气——
生(齐读):满乾坤。
五、延学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把王冕的诗,王冕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王冕的志向代代相传。
《22古诗三首:墨梅》评测练习
一、 关于《墨梅》一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冕。
B、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C、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D、 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答案】B
二、 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诗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1、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答案】它并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有多么好看,只要让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22古诗三首:墨梅》课后反思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需要别人夸赞它艳丽的颜色,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诗中描绘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体会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呢?
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诵读中进行不同层次的品味。
任务一:读一读题画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教学从学生的经验开始,和学生一起回顾梳理学习过的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唤醒学生对梅花的认知。然后揭示诗题,引入王冕的《墨梅图》,让学生了解《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接着创设情境,开展“云端赏国宝”活动,调动学生兴趣。
任务二:解古诗深意,品墨梅之美在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后,我和学生一起探究了古诗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我以两个问题为抓手,问题一:王冕借用王羲之洗砚池的典故,并说是“我家”的?这是为什么呀?问题二:画中淡墨色的梅花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在这两个问题下,我和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赏析王冕的《墨梅图》解决了以上问题。但在处理第二个问题时,给与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不够,学生不能畅所欲言。同时教师的引导显得粗略、模糊,如果我能在课前做好充分地备课,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储备设计有层次有递进的问题引导,教学便会更充实一些,厚实一些。
任务三:紧扣“清气”,品悟诗人品格课外的资料收集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是我这堂课的一个主要特点。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王冕的资料,课中我给学生呈现了充足的资料,让学生结合资料,了解王冕笔下“清气”的深刻含义,从而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即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整节课还有许多缺失。但通过执教《墨梅》一课,我也深刻地体悟到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多层次,立体化的解读文本,充分利用各种可用资源。才能使课堂真正丰满,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使教学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