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部分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悲怆的历程
古中国
古印度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四大文明古国
新 课 导 入
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杂剧、小说、中医、算术、天文、立法等等
新 课 导 入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西方国家科技日新月异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地赔款 ,开放通商口岸等等。
此时的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840年
1919年
1931年
1945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1949年
探究:梳理时间轴,清楚历史事件
基本国情:半殖半封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
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前提和基础
目的和动力
决定
2.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决定
决定
近代中国人民有哪些尝试和斗争?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但是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851—1864
农民阶级
1861—1891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1898.6—1898.11
资产阶级立宪派(维新变法)
1899—1900
农民阶级
1912
资产阶级
1901—1911
清末新政
失败!!!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3.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
我大清岂容你放肆!
我打不过他!
帝国主义不允许
民族资产阶级没实力
封建主义不愿意
摁住他!不能起来!
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必须另辟新路!
开辟什么样的道路?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第二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征程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新 课 探 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 五四运动
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意义: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的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 课 探 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
马列主义
李大钊
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俄国十月革命
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五四运动
②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拓展: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四个阶段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党一大
南昌起义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抗日战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
1919
1921
1924
1927
1937
1945
1949
大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取胜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和两个基本武器
三个法宝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两个基本武器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从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看,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从时间上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领导者
基础
主体
任务
注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来说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成果共享】
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新 课 探 究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 同 点 领导 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革命 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 范畴  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 部分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 结果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变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前提条件
(序表)
新 课 探 究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 同 点 社会性质  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革命性质  都属于民主革命
1840
1949
1956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决 定
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必然趋势
必要准备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
7.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步骤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有决定性意义。
领导政权“新”
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前途“新”
它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范畴“新”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请同学们阅读短片结合教材思考:
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什么?
2.新中国成立人民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3.新中国成立后对国际社会有怎样意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辞旧: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迎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对外: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
(中国实际)
第二次结合
诞 生
毛泽东思想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①拥有革命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②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③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④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⑤坚持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⑦符合国情:分两步走符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⑧革命的前途: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重难点突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两大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开始标志、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发展历程、取胜法宝、革命性质、胜利标志、理论成果
辞旧、迎新、对外
资本主义走不通的原因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1.悲怆的历程
2.胜利的征程
性质、步骤、“新”的表现
课堂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课堂总结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导思想
开始标志
领导力量
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性质
胜利标志
胜利成果
社会性质
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人民
的尝试和斗争
马克思列宁主义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思想
简记
一个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一个主义:新民主主义
一个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两个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1. 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2.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是由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决定的。( )
自我检测

[提示]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示]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这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
新 课 导 学
3.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 )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提示]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
新 课 导 学
[提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
6.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 )

[提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新 课 导 学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
[提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革命道路。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 )
①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推翻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A
课 堂 评 价
[解析] 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分别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③正确。
②④不属于两大历史任务。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相互独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 堂 评 价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并不是相互独立的,①③正确,④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革命,二者的任务并不相同,②错误。
3.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B
课 堂 评 价
[解析]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的不同是区别二者的根本标志,B入选。
A、C、D都不是区别二者的根本标志。
4.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C.国民大革命从此兴起
D.中共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
课 堂 评 价
[解析]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是因为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B符合题意。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
①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实现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的伟大转变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 堂 评 价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③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