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将油洒落在衣服上,你能想到用什么办法去除这些油渍吗?
能用化学的原理解释油渍洗掉的原因吗?
1.能列举某些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2.能根据乳化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知识点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这说明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______的变化。表现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热量
吸热现象
放热现象
知识点2 乳浊液和乳化
乳浊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液滴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经过静置,______分层(填“会”“不会”)。
不溶于水的
许多分子集合成
乳化:________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____________,从而使油和水__________的现象。

洗涤剂
细小的液滴
不再分层
探究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1】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 、NaOH,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观看视频,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及结论】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加入溶质后水的温度/℃
结论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25
25
25
21.3
25
32
溶解时,
吸收热量
溶解时,放出热量
溶解时,温度不变
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交流讨论:除了测定温度的方法,你还能设计其他方法,探究它们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吗?并说出相应的现象。
现象 结论
固体溶解放出热量
固体溶解吸收热量
a端液面上升
b端液面上升
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
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放出热量
扩散过程
水合过程
吸收热量
若Q吸﹤ 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
若Q吸﹥ Q放,则溶液温度降低;
如NH4NO3
若Q吸 = Q放, 则溶液温度不变;
如NaOH
如NaCl
反思: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和氧化钙遇水放出热量的原理相同吗?
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是物理变化
氧化钙遇水放出热量是化学变化 CaO+H2O=Ca(OH)2
生活中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洗衣液除掉,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实验2】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分层。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4~5滴洗涤剂。用胶塞分别塞紧试管,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几分钟,再观察现象。把两支试管内的液体倒掉,并用水冲洗试管,比较这两支试管的内壁是否干净。
观看视频,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二、乳化
试管内加入物质 现象 用水冲洗后
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洗涤剂
分层
均匀
分层
试管不干净
分层
均匀
均匀
试管干净
【实验现象】
乳化后形成的细小液滴稳定性增强,能随着水流动,因此加入洗涤剂的试管中的植物油能被水冲洗干净。
列举生活中运用乳化原理的事例,比比谁列举的多。
交流讨论:汽油也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和洗衣液除油污的原理相同吗?
汽油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洗衣液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1.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C.木炭燃烧 D.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
2.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霾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 )
A. 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 食盐
A
A
3.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C
4.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图所示不属于溶液用途的是( )
A. 实验室用于反应
B.农业配制营养液
C. 厨房洗涤剂去油污
D. 医用生理盐水
C
乳浊液
溶解的能量变化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放热
定义
乳化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变化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洗涤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的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