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专题练优化集训24 移动终端、传感与控制1.下列关于移动终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B.实现人机交互是移动终端的重要功能C.移动性主要体现在移动通信能力和便携化D.移动终端可以不安装操作系统2.生活中,我们刷公交卡乘坐公交车;在学校,我们刷校园一卡通就餐、借阅图书等,这些应用使用了物联网技术中的( )A.蓝牙技术B.Wi-FiC.二维码识别技术D.射频识别技术(RFID)3.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用领域日益扩大。以下应用RFID技术的是( )A.共享单车二维码B.虹膜识别设备C.第二代居民身份证D.商品条形码4.智能手机可以自动调节屏幕背光的亮度,这是因为手机中安装了( )A.距离传感器B.磁场传感器C.重力传感器D.光线传感器5.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它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A.高敏度B.可视化C.高可靠性D.微型化、集成化6.下列关于移动终端的硬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终端的软件也分为系统软件和管理软件B.移动终端的硬件普遍采用计算机经典的体系结构C.移动终端的尺寸、功耗与性能三者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D.移动终端的存储器是整个设备的控制中枢系统和逻辑控制中心7.下列关于移动终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移动终端同普通计算机一样,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B.广义上来说,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都属于移动终端C.移动终端的出现对现代通信的发展没有影响D.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8.下列有关信息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技术负责将采集到的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B.信息系统要发挥作用,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C.传感技术则实现信息系统对外部世界的控制D.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技术自动获取外部信息9.下列传感器的功能,能类比人类视觉的是( )A.光敏传感器B.压敏传感器C.气敏传感器D.温敏传感器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感器的是( )A.热敏传感器B.光敏传感器C.湿敏传感器D.伺服电机11.下列关于手机的性能指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屏幕越小、分辨率越高,显示的画面效果越好B.ROM越大越好,采用静态内存C.直接关系到手机运行快慢的是RAMD.任何情况下,CPU核心数量越多性能越好优化集训24 移动终端、传感与控制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实现人机交互是移动终端的重要功能,移动性主要体现在移动通信能力和便携化,移动终端必须要安装操作系统,故本题选D。2.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故本题应选D。3.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不接触快速信息交换和存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结合数据访问技术,然后连接数据库系统,加以实现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从而达到了识别的目的,用于数据交换,串联起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应用RFID技术,故本题选C选项。4.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传感器的应用。智能手机可以自动调节屏幕背光的亮度,这是因为手机中安装了光线传感器。5.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传感器的发展。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它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敏度、高可靠性、微型化、集成化。故本题应选B。6.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移动终端的硬件。硬件普遍采用计算机经典的体系结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移动终端的尺寸、功耗与性能三者之间需要合理平衡才能使性能更佳;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是整个设备的控制中枢系统和逻辑控制中心。7.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移动终端的相关知识。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引发了颠覆性变革,揭开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序幕,人们能随时随地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8.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信息系统要发挥作用,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信息系统逐渐可以通过传感技术自动获取外部信息;传感技术负责将采集到的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控制技术则实现信息系统对外部世界的控制。9.A 解析 光敏传感器模拟人类视觉系统来获取外部环境信息。10.D 解析 本题考查传感器知识。常见传感器有热敏、光敏、磁敏、湿敏、声敏等,而电机属于执行器。11.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手机的性能指标的相关知识。屏幕越大、分辨率越高,显示颜色越多,画面效果越好;ROM类似于计算机中的“硬盘”,采用静态内存,越大越好;CPU是手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手机运行的快慢;CPU的性能指标很多,核心数量只是其中之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