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22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22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用一个关键词谈谈
你心目中的中国外交是什么样子的?
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2022年4月23日,阿富汗民众在喀布尔领取中国援助的粮食。
温暖
2022,中美战略博弈向纵深发展。面对遏制、打压、围堵、封锁,中国坚信邪不压正,以统一战线突破美国反华“包围圈”,以敢斗善斗赢得战略主动和国际尊重。中美两国元首年内两次通话、首次面对面会晤,中方积极引领,把舵定向,明确意图、划出红线、防止冲突、探讨合作,探索正确相处之道,为世界稳定扛起大国责任。
合作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操弄台湾问题捞取政治资本的拙劣表演,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国强有力的反制措施,震慑了“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获得世界人口80%以上的国家支持。国际社会,一个中国的格局更加巩固。
底气
▲针对美国和台湾当局在台湾问题上的危险举动,2022年8月2日晚开始,东部战区陆续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
睦邻友好
中国把周边外交置于重要位置,奉行亲诚惠容、睦邻友好的基本方针,共同擦亮眼睛,顶住逆流,不断深化传统友好,夯实政治互信,加强利益融合,周边命运共同体稳步迈进,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势头强劲,澜湄国家区域合作渐成“金色样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高质量实施。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一框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本课知识体系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中国特色大国
外交
1.我国的外交政策
2.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
3.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2.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外交方面的贡献
4.中国大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知识框架
满清1840-1901
弱国无外交、满清卖国求荣,与帝国主义签订了100多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98761
1919年
巴黎和会上,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顾维钧拒绝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1955年
万隆会议,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并遵循的基本准则。
1971年
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98761
1972年
美国总统访华,两国签署联合公报。
1984年、1997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确定中国1997年对恢复香港主权。
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2021年
中美战略对话,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2012年十八大至今:合作共赢的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阶段。
议学探究一
议学任务:阅读教材P42-43
◎现阶段我国奉行的是什么外交政策?为什么中国外交能够从备受欺凌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原因
外交
政策
决定
决定
相关链接: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注意:区分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国际关系
国家实力
国家利益
共同利益
合作基础
冲突根源
决定 因素
利益对立
外交政策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政策性质
政策内容
决定
决定
决定 因素
材料一:外交部长王毅在联合国大会上对美国发出了警告。王毅警告道,“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以什么方式解决美方无权干预”
材料二: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推进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材料三:近期美军舰过航台湾海峡。汪文斌表示,中方将继续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应对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材料四: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基本准则
议学探究二
议学任务:阅读教材P43-44
◎分析上述材料分别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坚持哪些基本点?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基本点 内容
基本立场 含义
表现
宗旨 意 义
基本目标 要求
基本准则 内容
地位
自主梳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相关要点
▲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不屈服;不侵犯;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七个“不”,三个“本”)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对内: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首要目标
▲对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重要目标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已经被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所认可和接受,对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发挥了重大历史性作用。
独立自主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以下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个方面?
基本立场
宗旨
基本目标
基本准则
1.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5万余人次,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我国外交部表示,中方随时应对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3.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4.在俄乌冲突下,中国既不趋附于西方制裁俄罗斯,也不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
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中印:合作、共赢、互信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特征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及损伤第三国的利益,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结盟关系:特征是缔结军事同盟,统一部署军事力量,统一行动,借超级大国争霸,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日安保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辩一辩:伙伴关系是一种结盟关系吗
伙伴关系 ≠ 结盟关系
结盟违反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视频:40年之大国外交
材料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弘扬正确义利观;提出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
议学探究三
议学任务:阅读教材P44-46。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提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如何推进大国外交?
◎结合材料三,从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归纳中国外交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作用?
材料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背景有两个,首先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各国正在成为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其次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发展和创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党的十九大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全面贯彻党中央外交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原因
外部: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
内部:新时代中国
目的
▲服务于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求
①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是落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
制度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外事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②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发展阶段 背景 目的(作用) 重大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八大 以来明确提出大国外交
国际形势的变化
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外交更加成熟和完善,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新时代中国
▲服务于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提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十九届四中全会
二十大
▲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
▲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
▲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
自主梳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过程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习近平外交思想
地位
这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完整的理论体系
十个坚持
核心要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①弘扬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
▲②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核心理念
以党中央权威为统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
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
以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
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
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以公平正义为理念;
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
以对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
作用意义
P46相关链接
P45最后一段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外事工作
制度
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制度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外事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要求
①要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建设,全面贯彻党中央外交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
②深入推进涉外体制机制建设,统筹协调党、人大、政府、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加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格局;
③加强涉外法治工作,建立涉外工作法务制度,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提高涉外工作法制化水平。
P46相关链接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作用)
①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③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外交取得的成就
P45最后一段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主导作用
领导作用
重要力量
积极因素
建设性作用
×
×
注意:哪些词语能合适表达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易错易混】
1、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实力。( )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世界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3、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
4、“十个坚持”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核心理念。( )
×
党的领导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十个坚持”是核心要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核心理念。
×
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坚持这一准则。
×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导学
1.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47页)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目标? (五项内容)(47页)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 (五个要求)(48页)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49页)
5.中国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49-5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