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物理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质量与密度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质量 第六章第一节2 密度 第六章第二节3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第三节4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六章第四节二、单元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质量( 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1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跟随家长到超市体验,购买蔬菜、水果、鸡蛋等需要称量的物 体,称量的是它们的哪个物理量?单位是什么?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通过活动,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什 么是物质,以及物质的多少”,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物质”的一 些前概念。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102 对应目标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 2.“怡宝”纯净水水整瓶质量约为600g( ) 3.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60g( ) 4.一满瓶酱油的质量约为6kg ( ) 5.手机的质量约为2.5kg ( ) 6.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 ) 7.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 ) 8.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 ( ) 9.一桶饮水机桶装水的质量大约1t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作业评价 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探索的好奇心,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认识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能 够大致区分出生活中常见物质质量的大小。对应课时目标6.1.1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10题目编号 1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做一做:分组实验,测量一块橡皮或一个小石块的质量。答案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 息;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实践,加强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对应课时目标6.1.2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A 组)题目编号 104 完成时间 6 分钟题目 1.给下列数值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枚大头针约80 ;一个苹果约150 ; 一辆家用汽车约1.5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50 。 2.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 ,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 活动。物体在太空中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的质量 。 3.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各个部位的血液分配是不同的。如进行剧烈 运动时,流向骨骼肌的血液会明显增多;当吃饱饭休息时,流向 肠胃的血液会比空腹时明显增多。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平静地躺 在平板式灵敏天平上,调节天平至水平平衡后,再让小明思考一 些物理题,稍过片刻,天平将失去平衡,即 端开始下沉。 若此时仍采用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使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则应 将左端螺母向 边调。 (填“左”或“右”) 4.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 所示。 (1)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有1. 2. 。 (2)小明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天 平左盘所放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测量完毕后小明发现50g砝码缺了一个角,分析可知上述的测1 1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答案: 1.mg g t kg 2.相等 3.左 右 4. (1)物体和砝码的位置 放反了 在测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2)68.6 (3)偏大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 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3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知道质 量 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不随位置、状态、温度、形状 的改变而改变。会正确的使用天平。对应课时目标6.1.1 6.1.2 6 1 3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目编号 105 完成时间 10分钟题目 1.小丽和小华在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 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使横梁平衡。 (2)将被测物块放入天平左盘,向右盘增减砝码并 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 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g。2.小王家的一个水龙头因为无法关闭 紧密,导致滴水不止,他用质量100g 的烧杯放在水龙头下面接水滴,1分钟 后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经调好的天 平上称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 和游码如图所示:12(1)则烧杯中的水质量多少? (2)按照这个速度一昼夜要浪费多少kg水? (3)你对小王家有什么好的建议?答案 1.水平;右;75.6 2.解: (1)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总=100g+10g+4g=114g 1分钟滴入烧杯中的水的质量m水=114g-100g=14g (2) 一昼夜24小时滴下的水的质m=14g×24× 60=20106g=20.16kg (3) 由计算可知,一昼夜24小时滴下的水的质量为20.16kg,应 赶快请人进行修理。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学以致用。对应课时目标6.1.1 6.1.2 6.1.3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四) 实践作业----小美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怀疑,请 你利用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简述你的实验方法: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 业 分 析 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实践类作业。通过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 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更加深入的理解质量是 物体的属性。13第二课时密度( 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2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3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收集身边常见物体,如:泡沫块、小铁块、木块、塑料块、石块 等比较它们的质量、体积,哪个重?答案 学生经历搜集的过程,提出自己的疑问。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重是 什么意思”,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密度”的一些前概念。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202 作业性质 探究实验 完成时长 5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为了探究某种物质的特性,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四组数据,填 在下表中 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1铝块154202铝块2108402.73铁块1158204铁块2316407.91、将表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2、分析比较 两组数据可知:同种物质,质量越大,体积 , 且质量与体积成 比。 3、分析比较 两组数据可知:不同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一 般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2.7g/cm ;73.9g/cm3 (2)1、2或3、4;越大;正 (3) 1、3或214答案 、4;不同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优秀 □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 见解; 优秀 □ 良好 □合格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密度的概念。 优秀 □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认识不同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一定的关 系。对应课时目标6.2.1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 2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 ,这话的科学含义应是( ) A. 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B. 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 拿起铁比拿起棉花费力 D. 棉花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 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3.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 ) A. B. C. D.答案 (1)B (2)B (3)B作业评价 能积极思考,并通过分析,理解密度 的概念; 优秀 □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知道 密度是物体的属性。对应课时目标6.2.1 6.2.215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A)题目编号 2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15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C.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表明1m3 的冰的质量是0.9 × 10 kg/m33 D. 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质量不变 2.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 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 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 D.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3.一杯盐开水,用去半杯,剩下的半杯盐开水 ( ) A.其密度减半,因质量减半 B. 其质量减半,但密度不变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 其质量、体积和密度均减半 4.一支牙膏管口的横截面积是30mm2 ,每次挤牙膏2cm。若李 叔叔每天刷2次牙,则一支标有150g的牙膏 大约能用60天,求牙膏的密度。 (可以把挤 出的牙膏理想化为一段均匀的圆柱体,结果 保留一位小数)答案 1.D 2.D 3.B 4.解:由题意可得,一次使用的牙膏体积: V = SL = 30 10-2 cm2 2cm = 0.6cm3 一次使用的牙膏质量: m m = 60总2 = 1.25g (p=V=0.6cm3必2. 1g/cm)则牙膏的密度: m 1.25g 3 答:牙膏的密度是2.1g/cm3。16(三) 课后作业 (B)题目编号 205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5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如图所示, 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 ,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 ) A.3:4 B.4 :3 C.2:1 D.1:2 2.下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 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乙物质的密度为0.5 kg/m3 D.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答案 1.C 2.D作业评价 能积极思考,并通过分析,理解密度 的概念; 优秀 □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知道 密度是物体的属性。对应课时目标6.2.1 6.2.217第三课时 密度的测量( 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3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根据乌鸦喝水的故事,向盛有水的瓶子里加石子,观察加入石子 前后液面的变化。根据观察到现象思考:如何测量出石子的体积 ?答案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结合“乌鸦喝水”的故事,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尝试测量石块的体积。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302 作业性质 操作作业 完成时长 5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芳芳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进行操作,并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并调节 天平平衡; 步骤二: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盐水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 的总质量m总 ,如图甲所示,并记录;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并记录; 步骤四: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并记录;烧杯和盐 水的总质 量m总/g 烧杯和剩 余盐水的总质 量m1/g 倒出盐 水的质 量m/g 倒出盐水 的体积 v/cm3 盐水的 密度ρ’ (g.cm-3)18124 30步骤五:根据已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待测盐水的密度ρ1,并记 录。 (1) 请根据以上信息将表格填写完整. (2) 小华同学测量相同待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 杯的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人适量的待测盐水后,测出总质 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 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2= ,两位同学测出的盐水密度 大小关系为ρ1 ρ2 (填“<”“>”或“=”).答案 (1)157;33;1.1; (2) m2 m1 ;>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 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密度的测量提出自己 的见解; 优秀 □良好 □合格通过测量密度,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 不同形状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对应课时目标 6.3.1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 3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10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做一做:用托盘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头、牛奶的密度答案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学会 使用工具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操作,总结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及分析操作过程 中出现误差的原因。对应课时目标6.3.1 6.3.319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A)题目编号 304 完成时间 10分钟题目 1、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水=1×103kg/m3) 等器材测量石块的密度。 (1) 用天平称出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 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石块的质量为 g ; (2) 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的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1 2 ; (3) 该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是 g/cm3。 2.小明为了测量樱桃酒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 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g; (2)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 (3) 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28g,则烧杯 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 记处,将此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 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4) 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答案: 1. (1) 64.0 (2) 水要能浸没石块;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 量筒量程 (3) 3.2 2 (3) 80 116 (4) 0 85×103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20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 业 分 析 及 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密度, 更加深入的 理解密度的概念以及质量体积工具的使用。对应课时目标6.3.1 6.3.3(三) 课后作业(B)题目编号 305 完成时间 10分钟题目 1、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 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 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记录塑料 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 ,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 数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 塑料球的质量m= g (2) 塑料球的体积V= cm3 (3) 塑料球的密度ρ=____g/cm3。 2、在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砝码及 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21步骤2:把烧杯中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 步骤3:用天平测得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6.4g 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g体积为____cm3,从而算出密度。 (2)小芳没有量筒,她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瓶和适量的水(已知水 密度为ρ水) ,同样能测出酱油的密度。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用一空瓶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瓶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1: b.用另一空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①小芳的实验还需补充的一个实验步骤是 ②酱油的密度ρ酱=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和已知条件, 写出表达式) 。答案: 1. (1) 11.2 (2) 20 (3) 0.56 2. (1) 96;80;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p水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 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 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初步形成相互作用的概念。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知道密度是 物体的属性,会使用天平与量筒测量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对应课时 目标6.3.1 6.3.2 6.3.3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四) 实践作业----测量家中酱油、肥皂的密度材料 电子秤、量筒步骤观察分析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22作业评价 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 业 分 析 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实践类作业。通过动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密度,更加深入的 理解密度的概念以及质量体积工具的使用。23第四课时 密度与社会生活(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4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 鉴别导线铜丝的真伪有几种方法? 2. 发生火灾逃生时,为什么人们要低头弯腰捂口鼻? 3. 化学课上,两根长度不同的蜡烛在烧杯里点燃,向烧杯里倾倒 CO2 ,为什么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物质 的特性”,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的掌握情况;结 合化学里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知识,让学生提前了解燃烧的 知识。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 改编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4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5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烧杯、量筒 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不能完成的是 ( ) A. 测量食醋的密度 B. 测量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C. 鉴别金饰品的真伪 D. 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固体密度一定比液体密度大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 造 D. 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3.一些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 (演员) 身上24,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 ,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 A. 泥土砖块 B. 金属块 C. 泡沫塑料块 D. 水泥砖块答案 (1)B (2)B (3) C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优秀 □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 见解; 优秀 □ 良好 □合格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密度的概念。 优秀 □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认识不同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一定的关 系。对应的课时目标6.4.1 6.4.2 6.4.3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A)题目编号 4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10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 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高速火箭要承受的气动摩擦产生的高温, 同时又要把较重的物体运送到太空,像火箭等高速航天器外壳要 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 A. 密度大 熔点高 B. 密度小 熔点高 C. 密度大 熔点低 D. 密度小 熔点低 2.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 常食用油的密度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刚找到质量为0.46kg 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 10-3m3 ,该地沟油的密度是 kg/m3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 (填“能”或“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 鉴别地沟油。 (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 103kg/m3-- 0.91× 103kg/m3) 3.将一质量是100g的金手镯缓慢投进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 出水的体积是8cm3 。问:此手镯是纯金制成的吗? (已知金的密度25是19.3g/cm3)答案 1.B 2.0.92×103 3.将金手镯缓慢投进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手镯的体积等于溢出 水的体积,即V = V溢 = 8cm3 则金手镯的密度 p = = = 12.5g / cm3 ,因为12.5g/cm3<19.3g/cm3 ,所以,此 手镯不是纯金制成的。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优秀 □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 见解; 优秀 □ 良好 □合格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优秀 □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认识不同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一定的关 系。对应课时目标6.4.2 6.4.3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B)题目编号 404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7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在0℃~4℃间,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________。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是________ (选填“最大”或“最小”) ;灌装的 饮料 (可看作为水) 在此温度下存放是最________ (选填“安全 ”或“不安全”) 。 2.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当温度升高时 ,温度计内液体的密度变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答案 1.变小,最大,安全 2.热胀冷缩,小26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优秀 □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 见解; 优秀 □ 良好 □合格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优秀 □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认识不同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一定的关 系。对应课时目标6.4.2 6.4.3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四) 实践作业----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 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 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 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 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 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五) 实践作业----根据所学密度知识,制作颜色分层的液体,手机录制制作过 程,配上讲解。 (颜料、水、食盐等)材料 电子秤、量筒步骤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 业 分 析 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实践类作业。通过动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密度,更加深入的 理解密度的概念以及质量体积工具的使用。27六、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检测内容 质量与密度 题量 15 题 完成时间 60 分钟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 共 18 分) 1.球雕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件无价的艺术瑰宝。它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 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如图所示)。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球体的 ( )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重量2.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 A. 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B. 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 使横梁静止 D. 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3.一间10m2大小的房间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 ) A. 1.0kg B. 10kg C. 30kg D. 300kg 4.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操作中不必要的是 ( ) A. 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B. 用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 C. 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示数 D. 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到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 5.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常的饼干相比,主要好处是:在质量相 等的情况下,它的 ( ) A. 密度大,体积大 B. 密度小,体积小 C. 密度一样,体积小 D. 密度大,体积小 6.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 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 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 的温度分别为4℃ 、3℃、2℃ 、1℃、0℃ D.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 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二、填空题 (每题 4 分, 共 20 分) 7.质量为2kg水全部结成冰,体积变大了,这时这些冰的质量______2kg;如果质量为2kg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则这时这些水蒸气质量 ______ 2kg (填“>” 、“=” 、“<”) 。 8.如图所示,两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 等的水和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和液体密度知识,28可知A液体是______,B液体是______。 ( p水 > p酒精 ) 9.每盒学生饮用奶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g,体积为0.25L,可以估算出牛 奶的密度约为 kg/m3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10.用刻度尺测出实心正方体合金块的边长为 2.00cm,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 示,合金块的质量为 g,算出合金块的密度 p = 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 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 一种方法。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ml,该 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 12.装满1kg水的玻璃瓶,它的容积是______m3 ,如果用它装满酒精,则所装酒 精的质量是______kg。 ( p酒精 = 0.8×103 kg/m3 ) 三、实验探究题 (每题12 分, 共 24 分) 13.小星同学想测量妈妈从海南给她带回的小贝壳的密度,她准备了托盘天平 、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等器材。 (1) 如图甲所示是她在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从图中可以发现她在使用天平 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 。 (2) 纠正错误后,再测贝壳的质量,图乙所示为天平最后平衡时的情景,则 贝壳的质量m= ; (3) 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4) 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丙所示放置水至溢水口; (5) 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内的水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 测出溢出的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m2; (6) 由上述实验可得:溢出水的体积是 ,贝壳的密度是 ( 都用物理 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14.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29(1) 在测量液体的质量时,他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错误是 ; (2) 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 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下液体的体积.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 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 ; (3) 经计算求得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 (4) 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该液体,总质量较大的是装 的杯子。 四、计算题 (共 18 分) 15.诚信经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如图所示是某种瓶装食用调和油,瓶 上标注“净含量5L”字样。小华同学想探究其标注是否准确,将一瓶油放到电子 秤上,测得其总质量是4.5kg,倒出100ml至量筒中,再次测量这瓶油的总质量, 电子秤示数为4.41kg, (1) 食用调和油的密度是多少? (2) 通过计算,说明食用调和油的标注是否准确?实践作业 自制一个简易的天平 完成时间 一周16.利用身边的物体, 自制一个简易天平。 (20 分) (1)材料: (2)原理: (3) 量程: 分度值:答案 一、选择题 1.A;2.D; 3.C ; 4.B ; 5.D;6.C 二、填空题 7.= = 8.酒精、水 9. 1.1×103 不变 10.62.4 7.8 不变 11. 0--100 10 12. 1×10-3 0.8 三、实验探究题 13. (1) 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0(2) 18.2 (6) m1 14. (1) 用手拿砝码 (2) 136 (3) 0.8 (4) 水 四、计算题 15.解: (1) 根据题意可知,倒出食用调和油的质量: m = 4.5kg - 4.41kg = 0.09kg = 90g ; 已知倒出食用调和油的体积V = 100ml = 100cm3 , 则食用调和油的密度: p = = = 0.9 103 kg / m3 ; (2)瓶上标注“净含量5L”字样,则5L食用调和油的质量: m标 = pV = 0.9 103 kg/m3 5 10-3 m3 = 4.5kg , 而实际测得瓶和油的总质量才为4.5kg,所以食用调和油的标注 不准确。(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评价标准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了解 理解 应用1 选择题 1、2 √ 较易 改编 60 分钟2 选择题 10 √ 较易 选编3 选择题 3、6、13 √ 较易 改编4 选择题 6、7、9 √ √ 中等 改编5 选择题 3、4、12 √ √ 较易 改编6 选择题 12 √ 较难 选编7 填空题 1 √ 较易 改编8 填空题 3、4、5 √ 较易 改编9 填空题 5 √ 较易 选编3110 填空题 9、10 √ 中等 选编11 填空题 10 √ 中等 改编12 填空题 7 √ 较难 改编13 实验探究题 8、9、11 √ √ 中等 选编14 实验探究题 7、9、11 √ √ 中等 改编15 计算题 3、4、13 √ √ 较难 改编16 实践题 9、10 √ 较难 原创 一周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