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印刷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印刷术》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创新与发明》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以书籍上文字的来源为探究点,引发学生思考,泡泡语的提示将这一问题的探究方向做了适当引导,激发学生对古代书籍字的来源以及现在印刷厂的探究兴趣。通过亲身体验制作印章,体验活字印刷术的制作,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感受伟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神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对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了一定的了解,一部分学生对印刷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只停留在表面,对其发展历程和重大意义知道的并不系统。对活字模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更是知之甚少。
能力基础:经过四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相关文字资料,能够利用简单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制作。
情感基础:学生对印刷术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兴趣,对制作体验活动更是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古今文字的记录方式;
2.知道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科学探究目标:
能在制作体验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感受发明创新的过程以及发明创新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体验活字印刷的过程产生强烈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印刷术的历史及其重大影响。
【教学难点】制作体验活字印刷。
【器材准备】
橡皮砖、刻刀、纸、记号笔、印台、回收盒、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与猜测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引出印刷术。(板书课题)
2.了解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印刷的?
书本、试卷、作业本……
3.播放视频,展示印刷场景。
4.了解激光照排系统。
二、探究与实践
(一)了解印刷术在中国的发展及其重大影响。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相关文字材料。
交流汇报自己的了解和感受,体会技术更新、古代劳动人民了不起的智慧。
教师引导总结印刷术的发展史及其重大意义。
(二)体验活字印刷
1.分发活字模,学生观察,总结特点。
2.思考体验活字印刷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小组交流怎样手中的材料制作活字模,怎样使用字模印字。
3.交流汇报,达成共识。
4.动手制作,体验活字印刷。
5.交流评价完成的作品。
6.体验拣字和排版。
7.谈谈体验的感受。
三、拓展与创新
1.学生交流对当今先进印刷技术的了解。
2.视频总结当今先进的印刷技术。
3.总结发明、技术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大胆尝试发明和创造。
2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