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年高一政治期末复习(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年高一政治期末复习(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思想政治
2024高考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
CONTENT
目录
01
课题框架 考情回望
03
易混辨析 典例分析
02
时政热点 考点突破
04
真题练习 易错表述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回看走
过的路
眺望前行的路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比较别人的路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自己的路
本书编排逻辑
整书主线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社会发展
一般规律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基础扫描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P4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P43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P44--P45
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45
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及措施 P46
6.中国梦的基本内涵P48
7.如何实现中国梦?(从三个关系角度分析如何实现)P49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如何实现?P50
9.“四个伟大”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关系P51--P52
10.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及要求P52--P54
11.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的主题及背景P56--57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P58--P60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其意义)P61-P62
本课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产生背景
要长期坚持
主要内容
10+14+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思想
新征程
新时代
孕育
引领
目 标
指导 思想
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梦的意义—--为什么
怎样实现中国梦——怎么办
新时代战略安排
共产党
青年
伟大贡献
历史地位
正确态度——怎么办
新时代科学内涵、意义
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特要一以贯之
核心考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历史条件
国家目标
人民生活
民族复兴
世界舞台
①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强国)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富民)
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中国梦)
⑤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核心考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对中华民族
对科学社会主义
对其他国家和民族
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核心考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变与不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成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针对“变的”角度(一个着力解决、两个提升、两个全面) P44相关链接
针对“不变“的角度(三个“牢牢”)P45
(1)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2)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3)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核心考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领导者)
(2)中国人民的使命(参与者)
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继续书写历史新篇章。
要勇于改革创新,迎难而上,担当尽责,不断交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特的合格答卷。
核心考点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本质
本质
原因
内容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核心考点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2)如何实现伟大梦想
要求 具体内容 关系
进行伟大斗争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更加自觉的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核心考点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已国情的中国特色。
含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链接)
核心考点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背景
步骤
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重申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就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从二0二0年到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0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才能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作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抒写人生华章。
知识整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
2.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人民)
3.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
4.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抓住战略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
5.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广大青年)
6.坚定“四个自信”。
7.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指导思想)
核心考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地位
产生条件
是时代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
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正是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正是在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核心考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内容)
10+14+13
“十个明确”:最为核心的关键组成部分,“四梁八柱”,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理论思考、理论贡献
“十四个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十三个方面成就”:展示了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
核心考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内容)
1、党的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增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总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人民为中心、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
5、改革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依法治国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决定、更好政府、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8、强军目标:世界一流军队
9、外交: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
10、“从严治党”:5+1建设、反腐败斗争、政治责任、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十个明确的理论层面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核心考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内容)
“十四个坚持”实践层面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领导力量)
(政治立场)
(发展动力)
(发展导向)
(依靠力量)
(法治保障)
(精神力量)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发展目的)
(人与自然)
(国家安全)
(国防军队)
(国家统一)
(中国与世界)
(党的建设)
2个人民、3个全面、3个党、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治、国际
“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高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核心考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内容)
十三个方面成就
一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
二是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三是在经济建设上
四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
五是在政治建设上
六是在全面依法治国上
七是在文化建设上
八是在社会建设上
九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十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十一是在维护国家安全上
十二是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
统一上
十三是在外交工作上
“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即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的这一重要思想。
核心考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内容)
请比较“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成就”找到其共性角度
1.十个明确
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四梁八柱”
2.十四个坚持
“路线图”和“方法论”
3.十三个成就
侧重理论概括
侧重实践展开
侧重成果展示
1.党的领导
2.总体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3.战略布局:现代化、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4.对外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
5.国防、安全、军队
三者关系:
①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战略布局、战略任务、外部条件等
核心考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原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核心考点
综合探究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3、会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主要标准: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否是进步的主要标准——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14.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信仰、信念、信心至关重要。
无论何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凝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每一代人接续奋斗。
知识拓展
21世纪中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是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上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明全面跃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间线
易混辨析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引领世界潮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改变。
4.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开创者、领导者、建设者。
5.“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仅仅局限在物质生活。
6.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7.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8.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
9.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
10.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1.杭州亚运会是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开幕式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东方美学盛宴,赛事的成功举办,展现了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杭州亚运会的举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是( )
①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③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④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豪迈步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典例分析
2.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开启了“进京赶考”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赶考”之心从未改变、“赶考”之志从未动摇、“赶考”之行从未停歇。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从“进京赶考”到踏上“新的赶考之路”( )
①体现了党的忧患意识,彰显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说明党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③表明党拥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
④体现了以党的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伟大自我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典例分析
3.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坚持与时俱进,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③反映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典例分析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 )
①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典例分析
5.“中国模式”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进入5.0升级版,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中国道路强国新征程。走好今后的“中国道路”,需要( )
①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深入贯彻“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
④在党的领导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典例分析
6.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为此,我们要( )
①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发生变化的最大实际
③在历史经验智慧的学习运用中提升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
④以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来引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典例分析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证明,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化在中国走不通,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却走得通、行得稳,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没有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为任意套用的抽象公式或一成不变的教条。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不同历史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进一步指明了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从以资本主义为基础发展现代化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坚定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克服教条主义。 ③与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一系列科学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指明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8.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发展道路探索的历史,也是创新思想理论发展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推进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使命担当,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这一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结合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发挥作用?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①中国共产党要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③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和强大的战斗力。④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⑤要全面从严治党,抓住历史机遇,锐意进取。⑥党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