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推理 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 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必然推理归纳推理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或然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类比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推理的类型:第二单元 知识结构遵循逻辑思维规则概念判断推理准确把握概念正确运用判断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核心考点 2022年 2023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北京卷7科学思维的特点、意义 北京卷17;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浙江6月28;广东卷16;湖北卷13逻辑思维规则 判断 海南卷20 山东卷12;新课标Ⅱ卷23;辽宁卷15;浙江6月27;湖北卷21(2);湖南卷15;归纳 海南卷22 江苏卷12推理 山东卷18⑴;北京卷8;辽宁卷16;海南卷21 山东卷13;浙江1月28、29;浙江6月32;湖北卷12;湖南卷15;江苏卷20(2);北京卷7、18(3)辩证思维方法 山东卷9;辽宁卷20(2) 湖南卷20(3);辽宁卷19(2);创新思维能力 山东卷13 新课标Ⅱ卷40(2);江苏卷13山东卷17;辽宁卷15;浙江1月34;广东卷20(3);北京卷6;湖北卷14;最新考情分析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含义类型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法,剩余法完全归纳推理---含义,特征,局限性不完全归纳推理---含义,特征,类型简单枚举推理科学归纳推理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含义方法---特点,含义,客观依据,---方法,提高可靠性的要求考点一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参看一轮提纲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1. 归纳推理(1)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具有概括性)一、归纳推理的含义推理1: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推理2:体育老师对全班40名同学逐一进行体育达标测试,每位同学都顺利通过,得出结论:这个班级的学生体育达标。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只涉及其部分对象前提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比较以上两个推理有什么不同?(2)类型:不完全归纳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①完全归纳推理: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②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2. 完全归纳推理⑴含义: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叫作完全归纳推理。⑵特征: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是一种必然推理。(3)局限性:人们无法对每个对象,也没有必要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认识对象复杂性——人的精力、能力和认识条件的有限性)这就需要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微型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长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是小说形式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的小说都是有故事情节的。3. 不完全归纳推理:(1)含义: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这样的推理就叫作不完全归纳推理。(2)特点: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不具有“保真”关系。麻雀会飞,乌鸦会飞,大雁会飞,天鹅,喜鹊也会飞所以,所有的鸟都会飞。【示例评析】:一个农夫在野外抓到一只火鸡,带回家喂食饲养。火鸡畏畏缩缩地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我好吃的,嗯,肯定有阴谋。”一个月过去了,农夫每天一日三餐准时给它送饭。火鸡也放下戒心,它想:“日久见人心,这是个好人!”几个月过去了,圣诞节前一天,农夫将火鸡放进微波炉烤了。运用归纳推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这只火鸡错在哪里。(3)不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错误: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的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错误。简单枚举 归纳推理 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科学 归纳推理 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因为它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4)不完全归纳推理常见类型:(5)提高可靠程度的方法: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1.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的条件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性的要求在认识对象和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应该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二、归纳推理的方法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求同法方法描述 方法特点特点 补充说明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 异中求同 “异”:指各场合的其他情况各不相同;“同”:指各个场合都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外出野餐,发现肚子疼的同学中:有的吃了番茄、黄瓜、薯条、鱼片;有的吃了葡萄、黄瓜、汉堡、蓝莓;有的吃了苹果、黄瓜、饼干、荔枝;有的吃了香蕉、黄瓜、草莓、樱桃。所以,黄瓜与肚子疼有因果联系。求异法方法描述 方法特点特点 补充说明在被研究现象出现与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中,如果其他情况相同,唯有一个情况不同 同中求异 “同”:两个场合除有A与无A之外,其余情况都相同“异”:先行情况A和被研究现象a一个场合有,另一个场合无外出野餐,有的同学开始肚子疼。大家发现,肚子疼的吃了番茄、黄瓜、蓝莓、薯条、汉堡;肚子不疼的吃了番茄、蓝莓、薯条、汉堡;所以,黄瓜与肚子疼有因果联系剩余法A.含义: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B.特点:“从余果求余因”。求同求异并用法A含义: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B.特点:“两次求同,一次求异”。例如:医疗队调查甲状腺肿大原因:流行的几个地区调查结果: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点:居民食物和饮用水中缺碘;不流行的几个地区调查结果: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点:居民食物和饮用水中不缺碘。医疗队综合上述调查情况得出结论:缺碘是产生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例如:期末考试,小勤英语考砸了。分析原因发现,小勤的听力、词汇,语法知识、阅读写作等基础知识和能力都比较好,心理素质也较好,成绩不好一定另有原因。最后发现,小勤在前面几个难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后面的题目就草草了事了。所以,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是小勤这次考试失败的主要原因。例:中国科学家发现,当太阳上的黑子大量出现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多;当太阳上的黑子出现不那么多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不那么多;当太阳上的黑子出现很少时,长江流域的雨量也就很少。共变法A1a1a2a3A2A3方法描述 方法特点特点 补充说明被考查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 从变果求变因 从被研究现象的变化情况,寻求先行情况中唯一随同变化的情况归纳总结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穆勒五法 方法 特点 技巧①求同法②求异法③共变法④求同求异法并用法⑤剩余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求量的变化既求同也求异余果求余因“都有……”分组比较“随着……变化”两次求同,一次求异“排除……”哪种因果联系法?1、摩擦生热的结论,那就是几种不同的事物摩擦都生热;4、我国科学家发现,当太阳上的黑子大量出现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多;当太阳上的黑子出现不那么多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不那么多;当太阳上的黑子出现很少时,长江流域的雨量也就少。5、研究发现,体育竞赛中过度紧张会影响成绩,考试中焦虑情绪会影响水平的发挥,上台演讲时紧张情绪会使人丢三落四,所以,紧张心理对临场发挥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求同法共变法2、摩擦生热的结论,锯片不锯木头时不热、锯木头就热;3、摩擦生热的结论,那就是锯一会儿微热,锯时间长就烫手。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1.父亲叫儿子去买火柴,并嘱咐儿子火柴要擦得着。儿子回来后对父亲说:“我今天买的火柴每一根都擦得着。”父亲问:“你怎么知道的 ”儿子说:“我每一根都试过了。”父亲听后,哭笑不得。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儿子( )A.没有认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B.不善于从个别中概括总结出一般C.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没有坚持适度原则B3.遇难落水的人在水中最多能坚持多久 有人研究发现, 会游泳的人在水温0℃时可以坚持15分钟,2.5 ℃时是30分钟,5℃时是1小时, 10℃时是3小时,25℃ 时是一昼夜。可见, 人在水中坚持的时间长短与水温高低有因果联系(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剩余法 D.共变法2.“鼓响时鼓面有震动,锣响时锣面有震动,胡琴响时琴弦有震动;各种发声的东西很不相同,但都和震动有关。可见,声音是由震动引起的。”这里用的是寻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AD4.我国著名中医孙思邈发现山区的老百姓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的视力在白天很正常,到了晚上,光线不足,病人就像麻雀一样什么也看不见。人们把这种病称为“雀盲眼”(学名夜盲症)。为什么有钱人不得这种病呢?这分明是穷人身上缺少点什么才引起的,他分析,这可能是穷人很少吃荤的缘故。他用动物的肝脏来治夜盲症,果然有效。材料中使用的方法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C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一次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研学活动中,同学们齐心协力穿过雨林险境,学习传统黎锦技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活动结束时,大家意犹未尽、感叹时光短暂。小谢同学用以下语句表达对本次活动的感悟,其中属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人心齐,泰山移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一寸光阴一寸金BB:简单枚举推理是根据事物情况多次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本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齐心协力穿过雨林险境,学习传统黎锦技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可以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推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B符合题意。A:仅通过“齐心协力穿过雨林险境”归纳出人心齐,泰山移,不能全面的归纳研学活动的感悟,B不符合题意。C:材料不能体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感悟,C不符合题意。D:本次研学活动,虽然大家意犹未尽、感叹时光短暂,但用“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能真正表达对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研学活动的感悟,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2023·全国·模拟预测)啤酒瓶盖的锯齿的数量是多少个?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所有啤酒瓶盖的锯齿数都是21个,这是由制造商们经过不断尝试而得到的最优结果。密封性与开盖的安全性是锯齿数考虑的主要因素,最初瓶盖锯齿数是24个,后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当啤酒瓶盖锯齿数为3的信数时更牢固,且锯齿数为21的瓶盖开盖更为简单,爆瓶的危险系数也更低。对此,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①只有留心观察,才能知道啤酒瓶盖的锯齿数是21个②“密封性与开盖的安全性是瓶盖锯齿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联言判断③“当瓶盖锯齿数为3的倍数时更牢固”的科学研究发现使用了求同求异法④“所有啤酒瓶盖的锯齿数都是21个”通过换质位推理可得出“21个锯齿的都不是非啤酒瓶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①:材料中是“如果……会……”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能直接转换为“只有……才能……”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①说法错误。②:瓶盖锯齿数要考虑密封性,也要考虑开盖的安全性,属于联言判断,②说法正确。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当啤酒瓶盖锯齿数为3的倍数时更牢固,使用了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对不同的瓶盖锯齿数的安全性和密封性进行比较,用求同求异法得出结论。④:“所有啤酒瓶盖的锯齿数都是21个”通过换质位推理得出的结论是“非21个锯齿的(瓶盖)都不是啤酒瓶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2023·江苏扬州·扬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扫码关注”引人关注:消费后想要开具发票,商家表示“不关注公众号就无法开具发票”;去餐厅吃饭不仅只能通过线上扫码点餐,而且点餐小程序甚至可能要求用户同意隐私协议并授权自己的信息,才能使用完整的服务……对以上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材料表明“扫码关注”变成了霸王条款——正确的不完全归纳推理B.商家意为“只有扫码关注才能开具发票”——商家错误使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C.不仅只能扫码点餐,而且要同意隐私协议——侵犯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权和隐私权D.只能线上扫码点餐,才能使用完整服务——违背合同订立的诚实守信原则BA:生活中的“扫码关注”有很多类型,通过列举两个事例简单得出“扫码关注”变成了霸王条款的结论,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A不选。B:“只有扫码关注才能开具发票”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商家错误使用了这一推理,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故B正确。C:题干不涉及扫码点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人身和财产危险,故C不选。D:顾客扫码点餐行为实质上属于要约,店家按照点餐内容进行加工的行为属于承诺,双方达成意思一致的时候餐饮服务合同成立。只能线上扫码点餐,才能使用完整服务,没有违背合同订立的协商一致原则,而是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归纳推理1.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2.特点:概括性、或然性(除完全归纳推理)3.类型: 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的必备条件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性要求:寻找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探寻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法、剩余法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经验归纳)科学归纳推理(分析因果联系的基础上的归纳推理)①前提中每个个别对象的情况都真实②所涉及的任何一个认识对象都不能遗漏4.方法课堂小结考点二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参看一轮提纲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1. 类比推理含义: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 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2.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一、类比推理的含义逻辑形式表示为:A对象具有属性a、b、c、dB对象具有属性a、b、c、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地球均有水,空气,及泥土等有利生物生存的因素,地球上有生命。火星上有水,空气,及泥土等有利生物生存的因素。所以,火星上有生命。材料1:小红和小明都在参加读书节活动。小红在《哲学概述》一书中读到这样一段话: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后者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材料2:小明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看到这样一段描述:“(她)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探究与分享】以下两则材料是类比推理吗?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类比不同于比喻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传说伯乐的儿子曾在路边看见一只癞蛤蟆,对照其父在《相马经》中所说的好马特征: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他自认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并对其父说,他发现的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只是蹄子不够大!伯乐哭笑不得。犯“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仅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伯乐的儿子犯了怎样的逻辑错误?说明理由。3.类比推理的实质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方面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或然推理 建筑师在盖房时可以对照设计图; 教师备课可以看各种参考书; 所以,学生在考试时可以看教科书及相关材料。1.《庄子)里有一个鲁侯养鸟的故事。讲述了鲁侯以供养人的方式供奉鸟,给鸟奏乐 、敬酒,并给它最好的伙食, 结果鸟三天就死了。鲁侯的可笑之处在于( )A.机械类比 B.虚假前提C.轻率概括 D.偷换概念A2. 达尔文曾根据植物自花授粉的后代较弱的事实,得出近亲结婚所生子女体弱多病的结论。达尔文应用了( )A.演绎推理 B.简单枚举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D二、类比推理的方法1、类比推理的方法:(1)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2)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方法:①结构类比: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②功能类比: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③条件类比: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由苍蝇两翅后的平衡棒(楫翅),到新型导航仪器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2、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措施)例1:人们在研制新药时,往往在狗、兔子、老鼠等动物身上做试验,因为这些动物比其他动物与人类有更多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如果用低等动物做试验,则因其与人类的相同属性较少,难以得到可靠的结论。(1)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2)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例2:李四光由松辽平原与中亚西亚相似的地质构造推论松辽平原有大油田的类比之所以可靠,就是因为地质结构与生成石油密切相关。(3)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如果类前提中出现了与推论相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例3:在科学史上,人们曾用月球与地球相类比,它们有许多相同属性,由此推出月球上也有生物。但后来人们发现月球昼夜温差很大,并且没有空气和水,根本不适宜生物生存,因而推翻了月球有生物的论断。这一论断后来被人造卫星登上月球实地考察所证实。“月球上也有生物”的结论之所以被推翻,就是因为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和“没有空气和水”的属性与推出属性“有生物”相排斥。3、类比推理的重要作用:(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历史上,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从类比推理开始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2)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为了论证和说明某种事实或原理,人们往往需要寻找另一种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并且已经得到承认的事实或原理,通过类比来使某种事实或原理得到论证和说明。(3)类比推理在帮助人民获取新知识方面,具有自身的价值。4.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实质和作用⑴实质:都是或然推理,都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⑵作用:①归纳推理在帮助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方面,类比推理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方面,都具有自身的价值。②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类比推理1.含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 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2.客观依据: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3.实质: 或然推理4.类型:①结构类比 ②功能类比 ③条件类比5.提高可靠程度: ①根据多 ②近本质 ③不排斥6.作用:①技术创新 ②解决错误 ③获得新知课堂小结1.美人西施心口痛,用手按住胸口,皱起眉头,丑人东施见了感到这个神态很美,回到村里,也仿效而为,自以为也很美。哪知,村里富人见了赶快关上门,穷人见了赶快拉着妻子走开。这一类比推理 ( )A.错误在于类比时不考虑对象的本质差别,仅仅根据表面的相同而推出其他情况的相同B.错误在于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共同属性过少(数量不足)C.错误在于没有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D.错误在于结论与该对象其他属性相矛盾A2.(2023·安徽安庆·安庆一中校考三模)“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里用到的推理方式是( )①类比推理②归纳推理③必然性推理④或然性推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B3.(2023·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齐威王听此谏言后深以为然。该谏言( )①是一种演绎推理,它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必然推理②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属于或然推理③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④运用的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4.(2023·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下列关于推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真金是不怕火炼的,所以,怕火炼的不是真金”--正确的换质位推理。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所以,经历一番寒彻骨,定有梅花扑鼻香”--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③“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都有自由裁量权。”--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④“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雁阵‘人字形’齐飞,侧后大雁飞行能耗降低,从而完成长途迁徙。受此启示,飞机会按‘人字形’编队飞行以节省燃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必然推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①李华运用了三段论推理,其推理结构正确②张亮运用了类比推理,属于机械类比,缺乏必然性③王鹏运用了不相容选言推理,错误在于不应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④刘明混淆了“违法”与“犯罪”的外延,两者外延应该是交叉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山东日照·统考模拟预测)四位同学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合议时四人发言如下:A李华:“凶手作案一定要有作案时间,甲没有作案时间,所以甲不是凶手。”张亮:“之前了解过一起案件,凶手与甲的年龄、职业非常相似,所以甲最有可能是案犯。”王鹏:“这个案件或者是甲所为,或者是乙所为,乙已经承认了犯罪事实,所以不可能是甲所为。刘明:“违反了法律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凶手必将受到刑事处罚。”6.(2023上·江苏南京·高三校联考期中)从“酱香冰淇淋”到“酱香拿铁”,今年各种“跨界爆款”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最新推出的“国酒+巧克力”,更因风味独特,刚上架就受到消费者热捧。奶茶企业甲由此认为“万物皆可跨界”,只要做好“跨界”战略就能取得成功,于是推出了“奶茶+运动鞋”的新饮品,试图“复制”之前的成功,结果市场反应平平,甚至有消费者评论道:“突然觉得奶茶有了些奇怪的味道。”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甲企业未能成功的原因。甲企业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①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需要考察更多的对象来提高可靠程度。甲只根据三两件事实就得出自认为可靠的一般性结论,犯有“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从而导致失败。②“跨界”战略应该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甲企业错误地把“跨界”战略当成是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混淆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两个概念。③类比推理也是或然推理,运动鞋与食品的属性差异较大,甲企业盲目“跨界”影响了消费者的饮用感受,犯有“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最终导致市场反应平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