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十章第1课时阿基米德原理(山东专用)(共4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十章第1课时阿基米德原理(山东专用)(共47张PPT)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浮力的认识
1
第1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
定 义 浸在_______(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_____的力
方 向 总是 _________的
液体

竖直向上
产 生 原 因 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 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 体)对它的 _______,即F浮= ______
称重法 测浮力 (1)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所受的重力G。 (2)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 (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______
压力差
F2-F1
G-F示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B.只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才受到浮力
C.浮力起因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作用时,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
A
2.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
A.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B.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C.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D.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A
3.(2020·临沂)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
之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石块重2.6 N,则它所受浮力为
____N。
1.6
1
称重法测浮力的受力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2
阿基米德 原理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_____的浮力,浮力的
大小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 F浮= 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浮力 大小的因素 跟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物
体的体积、形状、质量、密度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的深度等因素______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m排g=ρ液gV排
液体的密度
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4.(2022·临沂)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质量
为3万吨,于2022年3月15日被顺利装上驳船运往珠江口盆地海域。驳船
因载有“海基一号”而多排开海水的质量(   )
A.等于3万吨 B.大于3万吨
C.小于3万吨 D.都有可能
A
5.(2023·济南)把一块石头和一个西红柿同时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
西红柿漂在水面上,而石头沉入了水底,如图所示。石头和西红柿在水
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相比较(   )
A.石头受到的浮力更大些
B.西红柿受到的浮力更大些
C.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大小
A
6. (2023·浙江绍兴)2023年3月,“探索一号”科考船
完成了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搭载的“奋斗者”号多次完成了
深度超过万米的下潜。不考虑海水密度与潜水器体积的变化,潜水器在海
面下下潜的过程中(   )
A.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B.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C.浮力变大,压强不变
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A
7.(2021·湖南衡阳)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质不同
的小球,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在水中所受浮
力相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C
8.(2023·上海)体积为1×10-3 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浮力的方向
是 _________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g取10 N/kg,ρ水=
1.0×103 kg/m3)
竖直向上
10
此考点是常考点!
【状元笔记】
甲: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
乙: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h的关系。其中F0=G物。
解浮力的计算的模板
考法① 称重法

(2022·湖南怀化)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测量物体
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则由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N,其排开液
体的重力为____N。
1
1
1.(2023·湖南郴州)重为5 N的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体浸没在
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N,物体的
密度是__________kg/m3。(g取10 N/kg)
2
2.5×103
考法② 阿基米德原理法
“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 800 t,当它满载时,
行驶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为 ________m3。
(g取10 N/kg,ρ水=1.0×103 kg)
4.8×107
4.8×103
2.(2022·烟台改编)用一块体积为20 cm3的橡皮泥做成一只“船”,放
入水中漂浮,试着向其中添加物体,发现最多只能装载25 g的物体,如
图所示。已知橡皮泥的密度为1.5×103 kg/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g取10 N/kg,将这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这只橡皮
泥“船”装载最多物体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0.2
0.55
考法③ 压力差法
注意:若物体漂浮,则上表面所受压力为0。
(2020·贵州黔东南节选)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金属块,上、下表面
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2 N、10 N,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金属块的
体积为 ________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8
8×10-4
3.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
到液体的压力F1为5 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 N(g取10 N/k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 N
B.液体的密度为0.8×103 kg/m3
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 cm
D.液体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 Pa
C
考法4 平衡法
(2023·湖南益阳)某一木块的体积为100 cm3,所受的重力为0.8N。
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用手将木块压住使它浸没在水
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g取10 N/kg)
0.8
1
4. (2023·浙江金华)“深海勇士号”是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2023年5月20日,国家文物局利用该潜水器在沉船附近完成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布放,并进行了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回答下列问题:
(1)下潜过程中,“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将 _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深海勇士号”潜水器悬停在水下4 000米处考察,此时潜水器总质
量为a千克,则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g取10 N/kg)
变大
10a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
1
2.实验原理: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________。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中,目的是探究浮力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目的是探究浮力与________ 的关系。
(3)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目的是探究浮力与________ 的关系。
5.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补充实验步骤。
6.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实验图像,并分析。
7.实验过程中对操作的评价。
8.根据实验现象、步骤,总结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1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浸没的深度无关。
(1)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____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
参考答案
2.G-F示
4.(1)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2)液体密度
(3)浸没深度
11.(1)越大 越大 (2)越大 越大
1.(2023·四川乐山)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
(1)从图中可知物块的重力为______N。
(2)比较D和E,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 ___________有关。
(3)比较____和____,可以得出:当物块浸没后,浮力大小与所处深度无
关。
(4)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
换法”)。
(5)该小组的同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上述实验中所用物块的密度:
①物块浸没于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
②物块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g=10 N/kg)
4.8
液体的密度
C
D
控制变量法
0.6
8×103
【拓展设问】
(6)E图中浓盐水的密度是 _________kg/m3(结果保留2位小数),如果在
实验中不小心使物块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有力的作用,此时测量
出的浓盐水的密度值将 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33×103
偏大
(7)有同学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于是小明用两块相同
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
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_____(选填
“可靠”或“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靠
未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8)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缓慢浸入水中,从物块底面接触水面开
始,直到物块处于D图位置,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块所受
浮力F与物块底面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是____。

D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
2
2.选取物体时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大于水且________________ 。
3.正确使用溢水杯:溢水杯中的水达到溢水口,以保证物体排开的水全部流入小桶。
4.测量排开水所受重力的方法:先测出空桶所受重力G桶,再测出桶和溢出的水所受的总重力G总,则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________。(由图甲、丁得出)
5.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__ 。
(由图乙、丙得出)
【分析、评估与交流】
6.实验误差分析
(1)先将物体放入水中测拉力,再测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沾水所测重力偏大,所测浮力偏大);
(2)先测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再测桶所受的重力(所测桶沾水,所受重力偏大,所测排开的水所受重力偏小);
(3)溢水杯中没有装满水(所测排开的水所受重力偏小)。
7.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根据已知信息补充完善实验表格,得出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
2.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不吸水
4.G总-G桶 5.F浮=G物-F示
2.(2023·烟台改编)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利用步骤 _____能够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利用
步骤 _____能够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用图中的序号表示)
(2)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_______。
(3)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该小组还应该进行的操作: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另外一个小组进行实验后,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不相
等,在排除误差因素的情况下,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③
①④
相等
换用不同的液
体和物体多次实验
烧杯中的
水没有装满
【拓展设问】
(5)同组的小丽在步骤③的操作中,只将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
骤操作正确,则她_____(选填“能”或者“不能”)得到实验结论。
(6)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可取__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
小。

体积
(7)小张利用身边的器材对上述的实验进行改进:两个相同
的弹簧测力计A和B、重物、溢水杯(由饮料瓶和吸管组成)、
薄塑料杯(质量忽略不计)等器材,装置如图⑤所示。实验
时小张逐渐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
溢水杯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逐渐 _____,弹簧测
力计B的示数逐渐 _____,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为
ΔFA,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为ΔF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ΔFA ___
(选填“>”“=”或“<”)ΔFB。
变小
变大

(8)针对两种实验方案,小张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填答案标号)。
A.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实验器材生活化,实验中能同步观察弹簧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