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体系科学思维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总论规则方法运用创新思维能力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课标要求 考点概览 考向预测1.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 2.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形而上学思维与辩证思维 2.辩证思维的特征 3.分析及其常用方法 4.综合及其常用方法 5.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高频考点: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2.题型预判: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会考查。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重点考查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分析与综合的联系。备考导航1、形而上学思维的弊端及含义(1)弊端:如果人们因此而完全切断了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对象的本来面貌,就犯了形而上学思维的错误。(2)含义: 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核心考点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客观基础: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着的。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需要将普遍联系着的对象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各种关系,相对地独立起来、区别开来,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样才能获得具体、深入的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必经阶段。2、辩证思维的客观基础、必要性、含义及发展历程(2)必要性:认识应该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事物是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由多要素构成,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属性。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3)含义: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近代唯心主义性质的辩证思维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学说辩证思维学说丰富深化(4)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①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②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思维;(开始自觉、系统研究辩证思维)③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马克思和恩格斯)④随着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复杂大系统的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牛刀小试:以下哪些句子体现辩证思维方法?哪些体现形而上学思维?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⑤守株待兔⑥指鹿为马⑦与时俱进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辩证辩证辩证辩证辩证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形而上学①研究辩证思维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②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③没有唯物辩证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辩证思维;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研究辩证思维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知识拓展:辩证思维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比较 整体性 动态性区别 依据 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意义 ①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此”与“彼”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对立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②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与部分因为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整体有层次之分 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特点 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以动态的方式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联系 客观事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整体性是包含动态性的整体性,动态性是在整体性基础上的变化发展,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坚持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并不排斥独立性和静态性。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是对立统一的。3、辩证思维的特征4、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关系: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5、 辩证思维与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诡辩: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的要求,为错误论点作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证。常见的诡辩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捏造论据、机械类比、轻率概括等。6、学会辩证思维的意义: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就能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医学史上曾有这样一个难题:许多失血病人若不及时输血,很可能丧生;若输血,又常常因血液混合而凝集,造成血管阻塞的可怕后果。通过分析血液成分,人们发现,血液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浆中的血清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依据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们分析得出了不同的血型,再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找到了输血的规律。议学思考:(1)要解决输血难题,人们为什么要分析血液成分?(2)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你是怎样看待其中的思维方法的?探究与分享没有对血液深刻的分析,就不可能了解它的构成要素,对血液成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深刻和精确的认识基础上发现输血规律,解决输血难题。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其中运用了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核心考点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1.分析思维(1)分析的必要性: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剖”认识对象。(2)分析的含义: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3)分析的常用方法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科学研究 ①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 质:有没有、是不是②定量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量:有多少③功能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 有什么作用④因果分析: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 为什么社会生活 人们需要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的分析。 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哲学研究 矛盾分析法(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1、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6.0g左右的盐分就可以。饮食上盐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高血压的人更不应该摄入过多的盐分。定量分析2、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定性分析3、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因果分析4、由于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能量贮存。因此,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功能分析小试牛刀判断下列属于何种分析思维的方法?高考结束后,张三准备进行志愿填报,向老师和家长进行咨询。家长从就业角度分析应报考A大学老师从学校综合实力角度分析应报考B大学张三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角度分析应报考C大学最后,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张三报考B大学。结合家长、老师和小林的分析,谈谈分析有何优点?又有何缺点?探究与分享优点: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缺点: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4)分析思维的优点及缺点19世纪中叶,人们已发现63种元素,对单个元素的性质也分别有所了解,但看不出这63种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被发现的元素越多,化学家们越感到迷茫。要从表面杂乱的元素现象中理出头绪,就必须从特性各异的元素中找出某种规律。门捷列夫把元素的主要特征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对这几十种元素反复加以排列、组合,终于发现:按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显现出周期性。探究与分享思考:面对表面杂乱的元素现象,门捷列夫如何做的 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门捷列夫把分析得到的元素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的相关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最终把握杂乱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规律性。综合方法2.综合思维(1)综合的必要性: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这就需要运用综合方法。(2)综合的含义: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3) 综合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目的)哲学中的综合:辩证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合范围。①优点: 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②局限性: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③要求: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4)综合思维方法的优缺点3、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②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③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4、分析与综合的哲学基础(实质)世界充满矛盾。事物的每个矛盾以及每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事物矛盾的总体。人们要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认识事物矛盾,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转化。5、正确运用(要求):⑴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⑵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提示:×。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功能分析法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2.分析方法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具体。( )提示:×。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3.综合的方法就是分析方法基础上的简单机械相加。( )提示:×。综合是根据各部分之间固有的联系进行的,不是各部分的简单机械相加。4.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 )提示:×。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5.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体现。( )提示:×。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6.认识是综合的结果,而不是分析的结果。( )提示:×。认识过程中的每一步,既是分析的结果,又是综合的结果;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例题1】习近平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他认为,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在习近平看来,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这主要说明辩证思维( )①用静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②把多层次、多视角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③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④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封闭系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动态清零”的精随,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动态清零”就是用整体性与动态性的辩证思维做好疫情防控,①符合题意。②:“动态”的快速、精准,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有利于我们认识疫情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规律,②符合题意。③:“动态清零”强调的是用科学思维做好疫情防控,和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无关,③排除。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必然选择,但不是“自主选择”,④排除。故本题选A。【答案】A典型题目演练【例题2】有位工人不小心弄错了配方,致使一批书写纸全都不能用。这位工人发现,这种纸虽然不能用来书写,但它的吸水性能却相当好。于是,他把这批废纸切成小块,取名为“吸水纸巾”。后来这种纸巾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发是( )①事物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②“此”与“彼”之间是可以无条件过渡的③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可轻信和盲从 ④“此”与“彼”是相互贯通的,不是不可改变的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D: 辩证思维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依据题意,中医诊治体现的思维方式是辩证思维,故D入选。ABC:材料并未涉及线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故ABC不选。【答案】D【例题3】与此前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传统基建不同的是,本次的“东数西算”是国家在算力水平发展层面的新基建。在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新优势。这体现了( )①以动态性、全面的观点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规律②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③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并非排斥局部的独立性④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③: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新优势,体现了以动态性、全面的观点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规律;说明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并非排斥局部的独立性,①③正确。②:内部矛盾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排除。④:材料强调的是全面的把握事物,从整体出发,没有体现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④排除。故本题选B。【答案】B【例题4】从最初的冰糖葫芦,到最终的冰墩墩,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概念表达、角色造型、装饰纹样、说明文案和设计元素等经反复修改,把中华文化元素、现代国际风格、冰雪运动特征、主办城市特色有机融为一体,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从推动认识发展的角度看( )①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②认识的完成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③提纯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④扬弃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根本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从概念表达、角色造型、装饰纹样、说明文案和设计元素等反复修改,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需要科学分析的态度,故①正确。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发展过程,故②错误。③:冰墩墩的造型选择是一个反复比较,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过程,属于提纯,故③正确。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④错误。【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