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六章机械运动(山东专用)(共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六章机械运动(山东专用)(共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①长度和时间
1

m

s
60
3 600
停表
1.(2023·广东)荔枝是一种岭南佳果,小明拿起一个荔枝,如图所示,
它的尺寸l大小约为(   )
A.0.1 cm B.3 cm C.0.3 m D.1 m
B
2.(2022·湖北十堰)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cm,图乙中停表秒针盘
的分度值是______s,停表读数是________s。
2.50
0.1
338.5
【状元笔记】
长度单位换算关系:
①物体长度=末端所对刻度-初始端所对刻度。
②初中阶段,刻度尺是唯一一个需要估读的测量工具。
停表的读数:
先读小表盘,单位是“分”,再读大表盘,单位是“秒”。停表示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②误差与错误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仪器精确度不够、实验方法不完善、环境对仪器的影响、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 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者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
可否避免 不可避免 可以避免
控制方法 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 采取正确的测量方法,记录数据时要细心
3.(2022·枣庄改编)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5次测量,记录数据如
下:17.58 cm、17.57 cm、17.56 cm、17.67 cm、17.57 cm,该铅笔的
长度是 _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
17.57
1 mm
【状元笔记】
有误差的测量数据一般比较接近真实值;
错误的数据一般远远偏离真实值。
参照物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2
标准
地面
运动
静止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舟求剑”的
典故。学习物理知识后使我们懂得,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
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树 B.舟
C.舟上的标记 D.水流
A
5. (2023·四川乐山)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
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若认为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
照物是(   )
A.地面 B.驾驶舱内的机长
C.窗外的云朵 D.太阳
B
此考点是常考点!
【状元笔记】
参照物选择:
(1)标准性
(2)任意性
(3)同一性
(4)差异性
通常不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作为参照物。
速度及相关计算
3
路程

时间

路程
时间
快慢
米每秒
3.6
vt
不变
6.(2023·陕西)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50 m短跑
比赛。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
A.2 s B.8 s
C.1 min D.0.1 h
B
7.(2022·广东广州)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
程小芳(   )
A.步长约为2 m
B.每分钟步行15 km
C.平均速度为4 km/h
D.步行3 km用时15 min
C
速度的相关计算、运动图像是考查重点。
【状元笔记】
体育比赛中,观众用第(1)种方法、裁判用第(2)种方法比较运动员的运动快慢。
“s-t”“v-t”图像
表示静止
表示加速运动
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注意时间t,如果这段时间中有静止,那么静止的时间也要算入时间t中。
解选取参照物及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模板
1
(2023·湖南怀化)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
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 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诗词“两岸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说轻舟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
物是 _____(选填“山”或“轻舟”)。
运动
轻舟
1. (2023·北京)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
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
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C
解速度的相关计算的模板
考法① 速度的理解及计算
2
(1)一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50 m/s(合______km/h)的速度做匀速
运动,通过的路程是90 km,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______h。
(2)一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144 km/h的速度运行了2 min,则该火车行
驶的路程是 ______m。
(3)一辆公交车在某一地段运行时,先以60 km/h的速度运行60 s,停车
12 s,再以50 km/h的速度运行36 s,则该公交车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
是_____km/h。
180
0.5
4 800
50
2.小明在回程途中经过G42高速公路,某处竖立了两块交通标志牌,如图
所示,请根据交通标志牌提供的信息计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
明所乘坐的大巴车从标志牌到南京最快需要_______小时。
3.35
3.(2020·泰安)一辆长20 m的货车,以72 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
100 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 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 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 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 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D
4.(2022·四川凉山)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
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前300 m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B.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 m/s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2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
5.(2023·湖南株洲)株洲南站到长沙站的某次城际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站 到达 发车 里程/km
株洲南 始发站 07:44 0
株洲 07:50 07:52 8
大丰 07:57 07:58 13.5
田心东 08:01 08:03 16
… … … …
长沙 08:54 终点站 58
(1)列车从株洲南站发车,行驶____km到达株洲站,用时____min,列车
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
(2)列车在“株洲南—株洲”段的运行速度比在“株洲—田心东”段的
_____(选填“大”或“小”)。
8
6
80

考法② s-t图像、v-t图像
1.图像类速度问题的解题方法
2.s-t、v-t图像的比较
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林测出它们运动的
路程和时间,并由所测数据作出了相应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
知,v甲____(选填“>”“<”或“=”)v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
西
6.(2023·日照)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
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
系图像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A.弟弟比姐姐早5 min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
均为 100 m/min
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C
7.(2022·湖南常德)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
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
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 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 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A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及作用:小车、金属片、停表、刻度尺、木块、斜面。
(1)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始终在同一位置停下。
(2)斜面的要求:坡度适中。坡度不宜过大,便于测量一段路程内所用时间;坡度不宜过小,以免小车各阶段的平均速度太接近,不能比较速度变化。
2.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_____滑下。
3.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评估与交流】
4.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计算平均速度。
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的运动形式: 。
6.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 。
7.能量转化情况: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假设斜面光滑)。
8.实验误差分析
(1)小车到达金属片还未停止计时,导致所测时间偏大,测出的平均速度会偏 ;
(2)小车从斜面顶端不是由静止释放,测出的平均速度会偏 。
参考答案
2.静止 5.变速直线运动(或加速直线运动)
6.减小误差 7.动能 8.(1)小 (2)大
(2023·四川宜宾)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 _____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cm。
(2)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_______cm,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
tAC=____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_____cm/s。
(3)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
运动。
(4)小组同学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小车在C点的动能_______(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在D点的动能。
长度
1
40.0
1
40.0
变速
小于
【拓展设问】
(5)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
小”)。
(6)图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运动情况的是
____。
较小
C
(7)若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C中
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选填“>”“<”或“=”)v2。
(8)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王让小车从斜面中点
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正确
所测时间不是运
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