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五章内能内能的利用(山东专用)(共5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五章内能内能的利用(山东专用)(共51张PPT)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分子动理论
1
不停地

间隙
无规则运动
温度
温度
引力
斥力
分子
原子
无规则运动
引力
斥力
1. (2023·湖南长沙)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
运动的是(   )
A.春风拂面,柳絮飞扬
B.晨曦微露,雾漫山野
C.百花齐放,花香四溢
D.天寒地冻,大雪纷飞
C
2. (2023·湖南邵阳改编)绿茶制作的主要工序有杀青、
揉捻、干燥,在干燥这一工序中,茶叶中的水分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_。用开水泡茶时,茶水变绿得更快,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______
有关。
汽化
温度
3.(2022·烟台)装修房屋时,如果选用不环保的材料会闻到对人体有害
的刺激性气味。材料散发出刺激性气味是_____现象,说明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明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选用优质环保的
材料进行装修。
扩散
一切物质
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状元笔记】
分子热运动与宏观机械运动不同,分子热运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去感知;机械运动肉眼可直接观察。
内能及其改变
2
动能
分子势能
增加
减少
焦耳(J)
增加
减少
转移
增加
减少
转化
4. (2022·聊城)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做功的方式来
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
B.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燃料温度升高
D.把水放进冰箱冷冻室,水变成冰块
C
5.(2023·烟台)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
同的是(   )
A
6. (2023·广西)我们在端午节有包粽子的习俗,煮粽子
是利用 _______的方式增大粽子的内能: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的_______。
热传递
运动
此考点是常考点!
0 ℃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只能说“吸收”或“放出”。
比热容的理解及应用
3
吸、放热能力
热量
质量
升高(或降低)的
温度
c
J/(kg ℃)
物质的种类和状态
4.2×103 J/(kg·℃)
7.(2023·福建)城市中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可以调节气温,这
主要是利用水的(   )
A.密度较大 B.沸点较高
C.比热容大 D.流动性好
C
8. (2023·江苏扬州)下列与比热容有关的生活现象,
描述正确的是(   )
A.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小
B.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
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D.“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我国沿海地区的生活写照
B
9.(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甲、
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热源为其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_____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多;两
者比较,_____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此考点是常考点!
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
热值 热量计算
4
热量
质量
q
焦耳每千克
J/kg
物质种类
热值较大
cmΔt
cm(t-t0)
cm(t0-t)
qm
qV
10.(2023·湖北荆州)某燃气热水器将20 L的水从20 ℃加热到70 ℃,
完全燃烧了0.21 m3 的煤气,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该燃气热水
器烧水的效率是____。[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水的
密度为1.0×103 kg/m3,煤气的热值为4×107 J/m3]
4.2×106
50%
11.(2023·威海)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基地发射的“神舟十六号”载
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燃料舱内的液态氢的热值_______(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若100 g液态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60%被水吸收,
水温升高了50 ℃,则水的质量为_____kg。[q液氢=1.4×108 J/kg,c水=
4.2×103 J/(kg·℃)]
不变
40
利用比热容或热值计算热量是重点。
热值是个比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能根据q= 错误地认为q与Q成正比,与m成反比。
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热机与热机效率
5
机械


机械
有用功
完全燃烧放

12.(2023·上海)四冲程汽油机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吸气冲程 B.做功冲程
C.压缩冲程 D.排气冲程
B
1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改编)如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某一冲程工作
示意图,该冲程是_______冲程。若汽油机的飞轮速度为1 800 r/min,
则该汽油机1 s对外做功_____次。
压缩
15
判断冲程名称口诀
先看气门开关情,
再看活塞上下行,
开下吸气开上排,
关上压缩关下功。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6
能量的 形式 根据特点可以分为_________、电磁能、_______、化学能和核能等
能量守 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
形式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到其他物
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_
能量转化 的方向性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
量的转化与转移具有_______性
机械能
内能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方向
14. (2023·东营)2023年5月17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
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卫星发射过程的点火加速上升阶
段,发生的能量转化是:燃料的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再转化为卫星
的_______能。
化学
机械
15.(2023·甘肃武威)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地面和轮胎的内
能,这些内能将无法自动地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这种现象说明自发的能
量转化过程是有一定_______性的,但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
总量 _________(选填“不断减少”“保持不变”或“不断增加”)。
方向
保持不变
16.(2023·广东广州)某路灯照明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白天将太阳能转化
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对路灯供电,对如图方框中能量形
式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能”   B.乙是“太阳能”  
C.丙是“电能”   D.丁是“机械能”
C
太阳能可以直接转化为内能、化学能、电能。
解温度、热量、内能之间关系的模板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
1
2.热量是转移内能的数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没有”热量。
3.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不能说物体“没有”内能。
(2023·黑龙江龙东地区)以下关于同一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
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C
1.(2023·辽宁营口)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减少
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C
2.(2023·湖南郴州)下列关于物体的温度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B.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内能越大
D.-20 ℃的冰块没有内能
B
解热量、热效率的计算的模板
2
(2023·四川广安)小红一家到某基地露营时,用火炉将质量为
2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60 ℃,燃烧了100 g木炭。已知:水的比
热容c水=4.2×103 J/(kg·℃),木炭的热值q=3.36×107 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该火炉烧水的热效率。
3.(2023·四川南充)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每分钟转3 000转,则
每秒对外做功_____次,每次对外做功115 J,该汽油机的效率为25%,连
续工作1小时需消耗汽油______kg。(q汽油=4.6×107 J/kg)
25
0.9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器材的选择
(1)实验应选用的器材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选择: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相同的不同液体进行实验。
(3)选用相同热源的目的:保证相同加热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 。
3.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4.转换法的应用
(1)通过观察相同加热时间内温度变化的快慢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 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2)通过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 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5.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控制物质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改变物质的________。
【分析、评估与交流】
6.分析实验数据表格、图像,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
7.比热容的相关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实验方案的改进。
【实验结论】
9.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参考答案
2.(1)温度计 天平 秒表 (2)质量
(3)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4.(1)温度变化慢 (2)加热时间长
5.质量 初温 种类 7.Q=cmΔt
(2023·黑龙江绥化)如图甲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记录如表。

物质 初温/℃ 加热时间/min 末温/℃
水 20 4 30
煤油 20 4 40
(1)实验中利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需要控制水和煤油
的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
(2)本实验是通过比较 ___________来反映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分
析数据可知_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3)若实验中水的质量是200 g,加热4 min,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已知c水=4.2×103 J/(kg·℃)]
(4)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 _________的性质。
质量
温度的变化

8.4×103
比热容大
【拓展设问】
(5)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和_______法。
(6)图乙中,若图线②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_____(填
序号)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加热过程中,煤油的热
值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转换

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