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浮力课件 (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认识浮力课件 (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节 认识浮力
第九章 浮 力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作业提升
学习目标
课时讲解
1
课时流程
2
什么是浮力
探究液体和空气的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
知识点
什么是浮力
知1-讲
感悟新知
1
1. 分析现象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感悟新知
2. 浮力概念: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注:“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浸没)”两种情况。
知1-讲
感悟新知
3. 浮力的施力物体和方向
(1)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2)受力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方向:竖直向上。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一种测量氢气球受到空气浮力的方法:
(1)排尽一个气球内部的空气,测出气球的重力G球;
(2)将适量的氢气充入气球,并用细线
扎紧封口,按图1甲所示的方法测出
拉力F拉的大小;
(3)氢气球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见
氢气球所受浮力F浮=F拉+G球+G氢(细
线重力和摩擦忽略不计)。
感悟新知
知1-练
如图2, 空中的飞艇能够不下落, 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 施力物体是______ ,方向_________ 。
例 1
浮力
空气
竖直向上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浸在气体中的飞艇受到浮力,浮力使飞艇不下落。
归纳总结
浮力的施力物体:
(1)浸在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
知识点
探究液体和空气的浮力
知2-讲
感悟新知
2
1. 探究液体的浮力
知2-讲
感悟新知
2. 探究空气的浮力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感悟新知
3. 浮力的普遍性: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知1-讲
感悟新知
思想方法
1.运用比较法发现下沉物体受浮力
比较发现:弹簧测力计对水中铁块的拉力变小→水中铁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2. 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
▲▲▲
知1-讲
感悟新知
深度理解
在探究空气对物体的浮力实验中,气球和篮球,一直受到空气的浮力,只不过是气球膨胀时,所受浮力变大,从而使杠杆向右倾斜。
感悟新知
知2-练
[中考·内江] 如图3 所示的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示意图。由此可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kg,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g 取10 N/kg)
例2
0.4
1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物体的质量可用公式m=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可用公式F 浮=G-F 计算。
解析:由图可知, 物体所受重力G=4 N, 则物体质
量m===0.4 kg; 物体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N,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G-F=4 N-
3 N=1 N。
感悟新知
知2-练
特别提示
利用“称重法”测浮力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称重法”一般用来测量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 弹簧测力计应竖直放置。
(3) 应在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下读取示数。
(4) 物体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知识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知3-讲
感悟新知
3
1. 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知3-讲
感悟新知
2. 结论: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F 向上大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 向下,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3. 公式:F 浮=F 向上-F 向下
知3-讲
感悟新知
4. 拓展:如图4 所示。
(1)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如图4 甲,F 浮=F 向上-0=F 向上。
(2)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如图乙,F 浮=0-
F 向下=-F 向下<0,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知3-讲
感悟新知
思想方法
合力(等效思想)在分析浮力产生原因中的应用:
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相当于受到三对力的作用, “左、右”和“前、后”每一对力相互抵消;“上、下” 一对力不能相互抵消,向上的力大。正方体相当于受到向上的合力。
合力等效代替了正方体各个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
知3-讲
感悟新知
思想方法
用演绎法推导物体所受浮力情况:
根据浮力产生原因,推导出物体部分在液体中时及物体底部与容器底紧密接触时浮力的计算公式。
▲▲▲
感悟新知
知3-练
严格意义上来说,下面物体受到浮力的是( )
①池塘中游动的鱼;②水中下沉的石块;③浮在空中的孔明灯;
④教室里的桌子;⑤水中的桥墩;⑥遨游太空的卫星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⑥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例 3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析:池塘中游动的鱼和水中下沉的石块的下表面受到水对它们向上的压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它们受到水对它们的浮力作用;空中的孔明灯和教室里的桌子的下表面受到空气对它们向上的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它们受到空气对它们的浮力作用;
感悟新知
知3-练
水中的桥墩由于底面埋在水底,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桥墩不受浮力作用;太空中没有空气,故卫星不受浮力。
答案:D
感悟新知
知3-练
方法技巧
若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则其受到浮力;若物体下表面没有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则其不受浮力。
感悟新知
知3-练
特别提示
常见的浸入液体中但不受浮力的物体有:水中的桥墩、深陷淤泥的沉船等。
感悟新知
知3-练
如图5 甲,用细杆将正方体小木块压入水中并保持静止,此木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7 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 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 N;调整小木块在水中的深度,当小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如图乙,木块受到的浮力
是8 N,木块下表面受到向上的
压力为______ N。
例4
8
8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析: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 =F向上’ - F向下‘ =15 N-
7 N=8 N;由F 浮=F 向上- F 向下可得,F 向上’‘ =
F 浮’‘ +F 向下'' =8 N+0 N=8 N。
方法技巧
若题中出现了如“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之类条件时,应想到利用压力差法计算浮力。
认识浮力
浮力
概念及产生条件
产生原因
求解方法
平衡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