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18张PPT)-高中政治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18张PPT)-高中政治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课堂回顾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是什么?
怎样理解这个特征?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和根本原因
4、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基本矛盾是什么?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5、资本主义终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框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P11-13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1)阶段及代表人物? (2)形成? (3)局限性?
2.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1)三大工人运动是什么?(2)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
(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 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形式?
空想社会主义
形成
①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②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局限性(为什么是空想的?)P12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内容:
意义:
斗争的基本形式: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①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②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形式是政治斗争,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创立的?P14-15
①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唯物史观的内容: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扎中的巨大作用,把人民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
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p15-16
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
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团结绝大多数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从而为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必要条件。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历程?P18-19
1.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1)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2.二战后,多国实践社会主义(历史性飞跃)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曲折)
4.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强大的生命力)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
①20世纪末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1)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关系
(3)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有西方评论者认为“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 )
A.提出空想社会主义,设计未来美好社会
B.主张改革社会弊端,反对资产阶级统治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指导工人阶级斗争
D.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D
练一练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下列对“科学”一词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合理构想
B.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C.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D.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C
练一练
西方有一些学者曾合著了一本《资本家宣言》。在这本书中,这些学者认为资本家发财致富是“由于节约和对于劳役所得做出的牺牲性储蓄,再加上大胆、富于想象力和聪明狡黠的投资”。这一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创造的
B.是正确的,因为工人干一天活,资本家给工人一天工资,这是公平交易,不存在剥削
C.是错误的,因为资本家是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的
D.是错误的,因为资本家是靠投机钻营,特别是靠采用新技术、改进技术设备和加强管理面发财致高的
C
练一练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