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丁香结》课文知识点+配套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丁香结》课文知识点+配套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二课 丁香结
【课文图解】一图带你读懂课文内容
丁香花 今年 城里:两片雪白 窥着行人 人生中的问题解不完
城外:白丁香 紫丁香
近三十年:照耀着“我”的文思与梦想
丁香结 丁香空结雨中愁
恰似盘花扣
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词语杂烩】学好语文的方法就是积累
多音字
似 sì(似乎) 天上的乌云像墨似(shì)的,似(sì)乎要下场大雨。
shì(似的)
担 dān(担心) 他身上的担(dàn)子太重了,我们都很担(dān)心他。
dàn(担子)
解词语
1.朦胧(méng lóng):不清楚;模糊。例句:我感觉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朦胧。
2.幽雅(yōu yǎ):幽静而雅致。例句:周围花木幽雅,治安良好,环境整洁。
3.参差(cēn 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例句:这一批选手的水平参差不齐。
4.迷蒙(mí méng):昏暗看不分明;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例句:山中云雾迷蒙,犹如仙境。
5.花蕾(huā lěi):没有开放的花。通称花骨朵。例句:孩子们又活泼又漂亮,就像春天里的花蕾。
近义词
格外 - 分外 茂盛 - 茂密 仔细 - 认真 潇洒 - 洒脱
分辨 - 辨别 梦想 - 理想 确实 - 的确
反义词
茂盛 - 稀疏 仔细 - 马虎 笨拙 - 灵巧 平淡无味 - 有滋有味
词语搭配
(星星般)的小花 (幽雅)的甜香 (参差)的绿
(解不开)的仇怨
词语拓展
描写颜色的词语:雪白、莹白、乌黑、朱红、深绿、蔚蓝、鹅黄
AABB式词语: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端端正正、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纷纷扬扬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丁香结》是现代女作家宗璞的作品,作者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联想起古人的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真觉得丁香结负担着解不开的仇怨了。
2.作者由丁香花的色、形、味等特征展开,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此句作者由丁香结想到了人生中的问题,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丁香结年年都有,是解不完的;人生中有很多问题、烦恼、忧愁,是不可能化解完的;如果人生没有任何困难,反而缺少起伏,太平淡无味了。从这句话中,我能感受到作者世事洞明和洒脱、积极、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下面句子中,不能表达出这种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C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改为反问句)
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怎能不使人眼前一亮呢?
2.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缩句)
斗室外有丁香。
3.人也似乎( 机灵 )得多,不那么( 浑浊 )了。(填入一组反义词,并仿写句子)
上课铃声一响,本来热闹的教室顿时变得安静起来。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①句子从颜色方面描写了月光下的白丁香和紫丁香,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画面:在白纱一般的月光下,一簇簇丁香静静地绽放,白丁香优雅、纯洁;紫丁香柔和、妩媚。
②仿照句中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果园里一片喜人的景象:红的热烈,黄的灿烂,紫的晶莹。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句子从颜色和香味两个方面描写了丁香。句中的“积雪”指的是白色的丁香花。读到此处,我们不禁想到王安石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二者在描写花香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阅读理解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到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答: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丁香花人格化,使得丁香花有了人的情感,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2.第①自然段侧重于从色彩和情态的角度描写丁香花,而第②自然段侧重于描写丁香花的色彩和香味。
3.第③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答:因为作者所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4.如何理解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照耀”一词?
答:“照耀”是指丁香花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欢愉,启发了作者的文思,使她浮想联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5.作者引用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作用是( C )
A.作者经历的春光完全和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所以作者有独特的感受。
B.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铺垫。
C.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D.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
6.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7.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它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
【示例】月季花开了,远远望去,有的像小绒球,有的像小火球,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风中跳舞……近看,它们开得多么热闹啊!红的、粉的、白的、橘黄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风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儿,使人神清气爽。
【综合拓展提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阅读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节选),按要求完成练习。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结合《丁香结》一文,仔细体会,你觉得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怎样的特点?
答:美丽、高洁、忧愁。
【自主探究提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学作品中,许多植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照样子连一连,选一选。
A.真挚友情 B.谦虚正直 C.乐观自信 D.清雅脱俗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苔藓( C )
迸箨(tuò)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兰花( D )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竹子( B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梅花( A )
【课后练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荷叶·母亲(节选)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àn dàn( 菡萏 )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pái huái( 徘徊 )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qī)斜。在那无zhē bì( 遮蔽 )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fù gài( 覆盖 )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cí lián( 慈怜 )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zhē lán( 遮拦 )天空下的yīn bì( 荫蔽 )?
1.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写词语。
2.按照短文内容补充词语。
( 繁杂 )的雨声 ( 浓阴 )的天
( 轻轻 )地飘散 ( 心中 )的雨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徘徊:作者不安地来回走动。
(2)遮蔽:有东西遮挡。
4.用“___”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答: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没人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5.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答: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答: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因为在“我”伤心或遇到困难时只有母亲才能安慰“我”,就如荷叶保护红莲那样。
6.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篇?请把印象深刻的写两句下来。
答: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第二课 丁香结
【课文图解】一图带你读懂课文内容
丁香花 今年 城里:两片雪白 窥着行人 人生中的问题解不完
城外:白丁香 紫丁香
近三十年:照耀着“我”的文思与梦想
丁香结 丁香空结雨中愁
恰似盘花扣
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词语杂烩】学好语文的方法就是积累
多音字
似 sì(似乎) 天上的乌云像墨似(shì)的,似(sì)乎要下场大雨。
shì(似的)
担 dān(担心) 他身上的担(dàn)子太重了,我们都很担(dān)心他。
dàn(担子)
解词语
1.朦胧(méng lóng):不清楚;模糊。例句:我感觉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朦胧。
2.幽雅(yōu yǎ):幽静而雅致。例句:周围花木幽雅,治安良好,环境整洁。
3.参差(cēn 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例句:这一批选手的水平参差不齐。
4.迷蒙(mí méng):昏暗看不分明;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例句:山中云雾迷蒙,犹如仙境。
5.花蕾(huā lěi):没有开放的花。通称花骨朵。例句:孩子们又活泼又漂亮,就像春天里的花蕾。
近义词
格外 - 分外 茂盛 - 茂密 仔细 - 认真 潇洒 - 洒脱
分辨 - 辨别 梦想 - 理想 确实 - 的确
反义词
茂盛 - 稀疏 仔细 - 马虎 笨拙 - 灵巧 平淡无味 - 有滋有味
词语搭配
(星星般)的小花 (幽雅)的甜香 (参差)的绿
(解不开)的仇怨
词语拓展
描写颜色的词语:雪白、莹白、乌黑、朱红、深绿、蔚蓝、鹅黄
AABB式词语: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端端正正、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纷纷扬扬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丁香结》是现代女作家____的作品,作者通过对_______的描写,联想起古人的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____________”“青鸟不传云外信,________________”“霜树尽空枝,________________”,真觉得丁香结负担着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由丁香花的色、形、味等特征展开,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________,最后发出“_
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此句作者由________到了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能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下面句子中,不能表达出这种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也似乎( )得多,不那么( )了。(填入一组反义词,并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①句子从_____方面描写了月光下的白丁香和紫丁香,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仿照句中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果园里一片喜人的景象:红的_____,黄的_____,紫的_____。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句子从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丁香。句中的“积雪”指的是__________。读到此处,我们不禁想到王安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在描写花香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阅读理解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到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侧重于从_____和_____的角度描写丁香花,而第②自然段侧重于描写丁香花的_____和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照耀”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引用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作用是( )
A.作者经历的春光完全和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所以作者有独特的感受。
B.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铺垫。
C.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D.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
6.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7.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它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拓展提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阅读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节选),按要求完成练习。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结合《丁香结》一文,仔细体会,你觉得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提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学作品中,许多植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照样子连一连,选一选。
A.真挚友情 B.谦虚正直 C.乐观自信 D.清雅脱俗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苔藓( C )
迸箨(tuò)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兰花( D )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竹子( B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梅花( A )
【课后练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荷叶·母亲(节选)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àn dàn( )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pái huái( )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qī)斜。在那无zhē bì( )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fù gài( )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cí lián( )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zhē lán( )天空下的yīn bì( )?
1.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写词语。
2.按照短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雨声 ( )的天
( )地飘散 ( )的雨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遮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篇?请把印象深刻的写两句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