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 课时 校园生物大搜索一 知识解读1.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基础。2. 科学家常常对一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我们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观察我们的校园。3. 进行校园生物调查的内容: 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4. 调查校园生物的步骤包括: 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找一张校园平面图,将校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按小组分区域调查,最后通过汇总各组的调查结果,完成对整个校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描述。5.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的事项:(1) 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和放大镜。(2) 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土壤中的和曾经来过的动物也要调查。(3) 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4) 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5) 要注意自身安全。(6) 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二 活动重现活动: 调查校园生物1. 活动目的: 调查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2. 活动器材: 放大镜、照相机、生物分类的图书资料、记录本、记号笔等。3. 活动步骤:(1) 观察校园中不同区域内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统计它们的数量,记录它们的名称和出现的地点。(2) 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拍照片。(3) 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将它们记录下来。4. 活动记录:校园植物记录表植物名称 数量 生长地点茶花 5株 花坛桂花树 21棵 校园四周月季花 18株 花坛苔藓 较多,成片生长 阴暗潮湿的角落…… …… ……校园动物记录表动物名称 数量 经常活动的地点蚱蜢 10只 草坪、花坛蚂蚁 较多,成群结队 操场各处蚯蚓 6只 花坛土里麻雀 12只 校园树上…… …… ……指点迷津问题: 要不要记录经常飞来的鸟 经常飞来的鸟也属于校园生物的一份子,要记录下来。另外,调查时不要采摘见到的植物或伤害见到的动物。第 2 课时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一 知识解读1. 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2. 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3. 二歧分类法: 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按照一定的标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可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列成分类检索表。4. 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5. 草质茎: 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木质茎: 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6. 植物的分类:7. 校园中的动植物种类很多,为了观察研究校园生物,我们可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来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8. 校园中,花坛里的生物种类比较多,这是因为花坛中生长着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与栖息的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二 实验重现实验: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 实验目的: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2. 实验器材: 记录本、记号笔等。3. 实验步骤:(1) 画出校园分布图。(2) 在校园分布图中标出校园生物。方法1: 把校园生物名称直接标注在校园分布图的准确位置处。方法2: 把校园生物图片剪贴在校园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向它们所在的具体位置。方法3: 对校园生物进行编码,排列在校园分布图的一边,再把生物编码标注在校园分布图对应的位置处。动物编码和植物编码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加以区分。如动物编码用1、2、3……的形式,植物编码用①、②、③……的形式。___________学校校园生物分布图(以西瓜虫为例)六年级___________班制作 制作时间: _____年_____月4. 实验结论:(1) 校园里的生物种类繁多。(2)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指点迷津问题: 在绘制校园分布图时,重点在哪里 在分出的区域绘制出标志性建筑物即可,不必绘制得太细致,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生物分布的标注上。第 3 课时 形形色色的植物一 知识解读1. 植物成熟后结出种子,种子又发育长成新的植物。其中提供种子的植物是亲代,种子发育长成的新植物是后代。2. 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可以通过观察照片或者标本比较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3. 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的性状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4. 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的现象叫遗传。5. 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的现象叫变异。6. 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7. 同一种类的植物存在差异,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明显。8. 科学家对遗传现象进行研究时,会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如植物种子的形状、颜色,果实的形状、颜色,花的位置、颜色,茎的高度等。9. 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改善着人类的生活,如杂交水稻、杂交水果等。10.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定律。二 实验重现实验: 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1. 实验目的: 探究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 实验器材: 木槿花的亲代、后代的图片,桑叶的亲代、后代的图片等。3. 实验步骤:(1) 选择木槿花的亲代、后代的图片。(2) 仔细对比花的颜色、花瓣数量等。(3) 选择桑叶的亲代、后代的图片。(4) 仔细对比叶的颜色、大小、形状等。4. 实验记录:相同点 不同点木槿花 花瓣数量、形状 花瓣颜色、大小桑叶 叶子颜色 叶片形状、大小5. 实验结论: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的性状,如茎、叶、花等的颜色、大小、形状等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指点迷津问题: 除了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花色、花瓣数量、花形等,我们还能比较什么呢 我们还能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根、茎、果实、种子的形状、粗细、大小等方面,从而加深认识。第 4 课时 多种多样的动物一 知识解读1. 动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如眼睛、鼻子、耳朵、四肢、高矮等,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2. 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可以通过照片或者标本观察比较毛皮颜色、躯体大小等性状。3. 动物的后代与亲代在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等方面几乎完全遗传,在毛皮颜色、躯体大小等方面存在变异。4. 与植物世界一样,正是有了遗传与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动物。5. 给动物分类:鸟类 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 麻雀、鸡、鸭、鹅、老鹰、大雁等哺乳动物 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 兔子、蝙蝠、羊、狗、猪、鲸、海豹等鱼类 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 金鱼、鲤鱼、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鲨鱼等昆虫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 蚂蚁、蝗虫、蜜蜂、蜻蜓、蝴蝶、苍蝇、蚊子、蝉等爬行类 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面爬行的动物 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等两栖类 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 青蛙、蟾蜍、蝾螈、娃娃鱼(大鲵) 等6.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变异现象。二 活动重现活动: 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1. 活动目的: 探究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2. 活动器材: 狗妈妈、狗爸爸、小狗(或图片) 等。3. 活动步骤:(1) 选择狗妈妈、狗爸爸、小狗(或图片)。(2) 观察毛皮颜色、躯体大小、耳朵、眼睛、四肢、高矮等。(3) 观察对比后代与亲代的异同。4. 活动记录:狗妈妈 狗爸爸 小狗毛皮颜色 棕黄 黑色 棕黄躯体大小 大 较大 小耳朵 三角形、竖起来 三角形、竖起来 三角形、竖起来眼睛 圆 圆 圆四肢 较长 长 短高矮 较高 高 矮5. 活动结论: 动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如眼睛、耳朵等,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指点迷津问题: 谚语和俗语中有许多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分别有哪些呢 关于遗传的谚语和俗语: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无犬子。关于变异的谚语和俗语: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第 5 课时 相貌各异的我们一 知识解读1. 同种生物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2. 我们之所以能很快地区分不同的人,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相貌特征。3. 要描述一个人的相貌特征,我们可以从耳垂是否紧贴脸颊、舌头能否向内弯曲、大拇指能否向外弯曲、眼型、鼻型、嘴唇、眉型、眼皮、前额发际、下颌和脸型等方面进行描述。人的相貌特征(部分) :4. 耳垂、发际、下颌、直发、双眼皮这些相貌特征在生物学上又被称作性状。5. 不同相貌特征的多种性状会有大量的不同组合形式,从而造成了我们相貌各异的现象。若每种相貌特征有两种相貌,则三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2×2×2=8类相貌;六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2×2×2×2×2×2=64类相貌;十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2×2×2×2×2×2×2×2×2×2=1024类相貌;二十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1048576类相貌;四十种相貌特征可以呈现1099511627776类相貌等。所以世界上几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6. 人的相貌特征、血型、体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二 活动重现活动: 观察比较小组内成员的相貌1. 活动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小组内成员的相貌,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貌差异。2. 活动器材: 镜子等。3. 活动步骤:(1) 通过照镜子来观察自己,主要关注的是相貌特征,包括脸型、眼型、嘴唇、鼻型、肤色、头发、耳朵等。(2) 观察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相貌特征,与自己相比较,将结果记录下来。4. 活动记录:性状 人数 性状 人数双眼皮 4 单眼皮 2前额“V”形发际 1 前额平发际 5有耳垂 5 无耳垂 1下颌中央有沟 0 下颌中央无沟 6舌头能向内卷曲 5 舌头不能向内卷曲 1直发 3 卷发 35. 活动结论:单一的相貌特征差异说明不了不同个体的相貌差异。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相貌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比如脸型、眼型、嘴唇、鼻型、肤色、头发、耳朵等。指点迷津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和另外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长得很像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这是肯定的。但是按照人的主要相貌特征,比如脸型、眼型、嘴唇、鼻型、肤色、头发等可以粗略分为能够数清的几个、十几个或几十个性状。那么人们可以呈现出的相貌种类有2×2×2……,这个数就不会太大,两个人看着有些相似的可能性也就不会太小。就像我们观察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一样,好多就很相似,那是因为其他不同的微小性状被我们忽略了。第 6 课时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一 知识解读1. 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某些古代生物相似。2.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它是由于某种原因被掩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菊石化石 三叶虫化石 恐龙蛋化石鱼化石 蕨类植物化石 鸟化石3. 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4. 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5. 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6. 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7. 演化又称进化,是指生物在不同时代具有差异的现象。演化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扩大生存空间的过程,演化是长时间的。8. 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当一个物种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后,该物种就灭绝了。二 实验重现实验1: 制作化石档案1. 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化石档案来更加清晰地认识化石。2. 实验器材: 三角龙、霸王龙、猛犸象、始祖鸟、昆明鱼、恐龙蛋、恐龙脚印等古生物的照片或化石的图片,犀牛、鳄鱼、亚洲象等现代生物的照片或骨骼的图片等。3. 实验步骤:(1) 观察三角龙和霸王龙的化石图片,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并找出与之相似的现代生物。(2) 对比猛犸象和亚洲象,圈出相同点,分析不同点和生存环境,并记录。(3) 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4. 实验记录:古生物名称 化石特点描述 相似的现代生物三角龙 有大头盾、三根角状物 犀牛霸王龙 嘴巴很长,牙齿锋利 鳄鱼猛犸象 毛发很长,长鼻子,两颗上门牙弯曲且长 亚洲象5. 实验结论:虽然古代生物已不存在,但是科学家可以借助化石来研究它们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并与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实验2: 制作生物化石模型1. 实验目的: 制作生物化石模型,感受化石的形成过程。2. 实验器材: 橡皮泥、植物叶、鱼骨、贝壳、擀面杖或圆木等。3. 实验步骤:(1) 将橡皮泥压平。(2) 把植物叶、鱼骨或贝壳等放在橡皮泥上,将其压进去留下痕迹后取出。(3) 把留有痕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4. 实验现象: 在橡皮泥上留下了植物叶、鱼骨或贝壳的痕迹。5. 实验结论: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形成化石,能形成化石的生物必须具有坚硬的壳、骨、牙或木质组织,并且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指点迷津问题1: 为什么始祖鸟又像鸟,又像恐龙 因为始祖鸟既有羽毛,又具有爬行类动物的骨骼特征,所以说它又像鸟,又像恐龙。始祖鸟一开始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现在被认为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且极有可能是后期恐爪龙类的祖先。它生活于侏罗纪的提通阶早期,距今约一亿五千五百万到一亿五千万年前。问题2: 为什么化石大多是骨骼等坚硬的物质 因为肉体组织等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而消失,而骨骼、牙齿、蛋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完全矿化变成石头而得以保存。第 7 课时 保护生物多样性一 知识解读1.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3.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4. 多种多样的生物具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5. 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例如: 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排出的粪便可成为植物的养料;蝗虫需要以水稻等植物为食物。6.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捕猎、乱砍滥伐等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锐减。7. 目前,我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1)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2) 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3) 建立动物精子库。(4) 颁布相关法律法规。(5) 制作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海报。8.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9.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二 活动重现活动: 了解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1. 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询问老师,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记录如下:(1) 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 经济价值: 生物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许多诸如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产品原料。② 欣赏价值: 五颜六色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③ 科学研究价值: 每一个物种都有独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④ 药用价值: 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它们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 活动结论: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生存的权利。1/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