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2张PPT)e7d195523061f1c0f0ec610a92cff745ee13794c7b8d98f8E73673273C9E8BE17CC3D63B9B1D6426C348A354AD505654C28F453CD7C8F90EADD06C08281DAED7140E5AAAED5880ECE414DFB6A93B82BE019406867034C3A8500A4827DCF3FBF74A471B736410707E336A01C9ADC9BE02ACCB8DF2121D81636A067B8AE80C6AB6F014154F4E7B7247广东省佛山市人教版2024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模拟训练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1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3],一个是受力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①___力[1]要点提示[1]常见力的估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 N;一名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0 N。[2]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有力的作用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且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物体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3]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N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力[1]力能改变物体的②________,如拉弹簧力能改变物体的③ _________,如汽车加速或转弯的过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示意图: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其中箭头表示力的④_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⑤______,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⑥_____。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⑦_____,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上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物体间力的作用是⑧________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形状运动状态方向作用点大小长相互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弹力[4]弹性限度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原理:在⑨__________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⑩____大要点提示[4]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和推力。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弹力[4]0~5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1)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_____N,分度值为 ___ N(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3)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使用前0.2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使用时3.2(1)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2)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的表面垂直。示数=整刻度值+后面小格数×分度值。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____N弹力[4]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重力地球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施力物体: ______作用点:物体的重心[5]与质量的关系: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______比公式: ______,其中g=9.8 N/kg,它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粗略计算时,g可取10 N/kg方向: ____________应用: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正G=mg竖直向下要点提示[5]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_____相对运动的力(1)物体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粗糙(非绝对光滑)(3)发生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6] _____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测量原理: __________ 。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和与其平衡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阻碍相反二力平衡要点提示[6]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但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7]要点提示[7]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和物体运动速度快慢无关。(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___(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___大大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摩擦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压力目的 方法 实例增大摩擦 增大 ______ 刹车时用力捏闸;皮带传动,把皮带拉紧些可防止皮带打滑使接触面更 ______ 浴室地板放防滑脚垫;冰雪天气,汽车车轮装防滑链;汽车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用滑动代替滚动 急刹车时,车轮只滑不滚的过程粗糙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摩擦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压力目的 方法 实例减小摩擦 减小 ______ 在地面上推动书橱,先将书移出来,再推动使接触面更 ______ 在衣服拉链上擦些蜡便于拉动用滚动代替滑动 机器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旅行箱下面装有多个滚轮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隔开 机器部件加润滑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光滑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摩擦力摩擦的利用:人走路时要利用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等摩擦的防止:机器工作时,要减小运动的部件间产生的摩擦等运动和力[8]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 ________力来维持,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运动靠力来维持的错误观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牛顿第一定律[9]: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______静止状态或 ____________状态要点提示[8]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9]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不能由实验直接得出。该定律的得出运用了科学推理法。不需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运动和力[8]要点提示[10]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用“产生”“受到”描述,更不能与力比较大小。一般描述为"具有惯性”。运动状态惯性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_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10]影响因素[11]:物体的 ______。 ______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利用:紧固锤头、抖动衣服可将衣服上的灰尘抖掉、跳远运动员助跑等惯性危害的防范:汽车驾驶员和乘客要系安全带等质量质量[11]惯性与速度、运动状态、受力情况等因素无关。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巩固运动和力[8]同一二力平衡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条件:两个力作用在 _______物体上,大小 _______ 、方向 _______,并且作用在 __________上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比较项 示意图 相同点 不同点受力物体 是否同时产生平衡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没有瞬时对应关系,撤去一个力,另一个力可能依然存在规律总结相互 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力1. 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在图中的A点推门,较大的力能将门快速推开,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力的大小 有关;两个大小相同的力分别作用在图中的A点,一个可以将门打开,另一个可以将门关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力的方向 有关;用力分别作用在图中的A、B、C三点推门,C点更费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力的作用点 有关。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2. 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用力向左推另一艘小船,自己乘坐的小船会 向右运动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这是因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向右运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3. 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向下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向上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形状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运动状态 。形状 运动状态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4. 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员用头将球顶出时的场景。顶球后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据此小晋判断顶球时足球一定受到了力,他判断的依据是足球的 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发生改变。顶球的同时,运动员的头部微微发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甲、乙两名同学扳手腕比力气,结果甲赢了,则甲对乙的力 等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对甲的力。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相互 等于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弹力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5. 如图所示是小晋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同一弹簧右端时的情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 长 (选填“长”或“短”),则用力较大的是 乙 (选填“甲”或“乙”)。利用该原理可制成 弹簧测力计 (填测量工具)。长 乙 弹簧测力计 重力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6. 如图所示,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空中撒开的渔网最终会飘落在水中,这是因为它们都受到了 重 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方向是 竖直向下 。重 地球 竖直向下 7. 图甲所示是工人师傅砌墙时的情景,图乙所示是小晋妈妈挂年画时的场景,它们都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的;铅垂线对铅锤拉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 相反 (选填“相同”或“相反”);如果将铅垂线剪断,铅锤下落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 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竖直向下 相反 相同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8. 如图所示是小晋同学自制的水平仪,若铅垂线偏在水平仪中线的左侧,说明桌面的 右边 (选填“左边”或“右边”)偏高。右边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摩擦力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9. 很多同学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轮胎做得凹凸不平是通过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来增大摩擦,遇到紧急情况要用力捏闸是通过 增大压力 来增大摩擦。自行车骑行一段时间后,在转轴处加润滑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减小摩擦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压力 减小摩擦 10. 一物体在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1 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 10 N;若速度增加到0.5 m/s后,物体仍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受到的摩擦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计空气阻力)10 不变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11. 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块,小晋想探究它们谁的表面更粗糙,于是他将二者分别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分别做 匀速直线 运动,通过比较二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来比较粗糙程度。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是 不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二者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 。匀速直线 不可行 没有控制二者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同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12. 生活中处处有摩擦,用钢笔写字时,笔尖跟纸之间的摩擦属于 滑动 摩擦;用中性笔写字时,笔头的珠子跟纸之间的摩擦属于 滚动 摩擦。(均选填“滑动”或“滚动”)滑动 滚动 运动和力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13. 以下是小晋和小雯关于骑自行车的一段对话。小晋说:“骑自行车时,不用力踏,自行车就会停下来。”小雯说:“骑自行车时,停止用力后,自行车还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 小雯 (选填“小晋”或“小雯”)的说法可以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小雯 14. 如图所示,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板凳上撞击几下,就能使锤头紧紧地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原来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碰到板凳时,锤柄受到 阻力(或力) 突然停止运动,而一起向下运动的锤头由于 惯性 ,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 向下运动 ,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阻力(或力) 惯性 向下运动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15. 如图所示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报道中的两幅插图,其中图 乙 (选填“甲”或“乙”)是紧急刹车时的场景。刹车时,乘客为什么会倾倒?原因是乘客和车开始都是运动的,当紧急刹车时,乘客的脚随车 减速(或停止运动) ,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具有 惯性 ,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乘客会向 前 (选填“前”或“后”)倾倒。甲乙乙 减速(或停止运动) 惯性 前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16. 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这是由于助跑使运动员具有较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运动员具有 惯性 ,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可以跳得更远;假如运动员跳到最高点时,所受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选填“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在空中”)。惯性 做匀速直线运动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17. 如图所示为杂技演员甲和乙表演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D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A. 演员甲对乙的压力与演员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演员甲受到的重力与演员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演员乙受到的重力与演员乙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演员乙对地面的压力与他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8. 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水平公路上减速行驶,此时汽车受到的是 非平衡力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非平衡力 基础巩固练 人教版和沪粤版教材经典素材巩固 运动和力2第二模块 中考考点突破考点一 物理学史(2016山西)他,19岁进入剑桥大学,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他的伟大成就——光的色散、惯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等——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人们赞誉他时,他却说:“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了纪念他对科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 )A. 力 B. 压强 C. 电流 D. 电阻(2016山西)A解析:光的色散、惯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都是牛顿发现的,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力的单位。故选A。考向1 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1. (2023上海)以下哪个物体的重力最接近0.5 N ( C )A. 一张课桌 B. 一个手机C. 一个鸡蛋 D. 一名中学生(2023上海)C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一张课桌的质量接近10 kg,重力G=mg=10 kg×10 N/kg=100 N;一个手机的质量大约200 g,即0.2 kg,重力G=mg=0.2kg ×10 N/kg=2 N;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 g,即0.05 kg,重力G=mg=0.05 kg×10 N/kg=0.5 N;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50 kg,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故选C。2. (2023辽宁改编)如图所示是元代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使用扇车清选谷物的情景。农民快速摇动摇柄,扇轮转动产生气流,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 重 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2023辽宁改编)重 运动状态 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谷物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 (原创)下面的四幅图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C )A. 气球被压扁 B. 弹簧被拉长 C. 水车被流水推动 D. 弓被拉弯C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气球被压扁,气球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弹簧被拉长,弹簧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水车被流水推动,水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弓被拉弯,弓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选C。4. (原创)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精彩的赛龙舟比赛会在全国各地举行。如图所示,关于划龙舟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用桨划龙舟时,桨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B. 龙舟加速前进的过程中,力改变了龙舟的运动状态C. 龙舟加速前进的过程中,龙舟不再受重力的作用D. 手对桨施加力的大小不变,其作用效果就不变B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桨划龙舟时,桨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A错误;龙舟加速前进的过程中,龙舟的速度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任何时候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错误。考向2 摩擦力5. (2023湖南怀化改编)生活中有的摩擦是有用的,有的摩擦是有害的,需要减小。下列情况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C )(2023湖南怀化改编)C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灰渣和塑料瓶盖上刻有竖条纹,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铲雪时,用力握紧铲子,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冰壶运动员不断擦拭冰面,是通过使相互接触的两个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故选C。6. (2023山东日照)书法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书法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在某次书法课上,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放镇纸,防止书写过程中白纸在桌面上打滑。书写“一”字时,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镇纸和白纸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A. 毛笔受到白纸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B. 镇纸受到白纸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C. 白纸受到毛笔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 白纸只受到向左的摩擦力(2023山东日照)A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毛笔相对于白纸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白纸向左的摩擦力,白纸受到毛笔向右的摩擦力,故A正确,C错误;镇纸静止在白纸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一定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白纸在水平方向受到毛笔对白纸向右的摩擦力与桌面对白纸向左的摩擦力,故D错误。7. (2023河南模拟改编)小晋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时,用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水平地面的箱子上,如图甲所示,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箱子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0~3 s内箱子所受摩擦力为 2 N,方向是 水平向左 ;3~6 s内,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4 N。(2023河南模拟改编)2 水平向左 4 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由图丙可知,在0~3 s内,箱子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摩擦力等于推力,由图乙可知,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2 N,箱子有水平向右运动的趋势,故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由图丙可知,在6~9 s内,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等于推力,由图乙可知,此时箱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4 N;由图乙可知,在3~6 s内,箱子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4 N。考向3 运动与力的关系8. (原创)如图所示为2023年国际足联女足世界杯D组小组赛中,中国队对阵海地队的比赛场景。小晋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足球会慢慢停下来B. 足球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 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足球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足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足球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物体受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足球受到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改变,故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足球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9. (2023贵州改编)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做了太空抛物实验,王亚平将一个冰墩墩抛向叶光富,最后被叶光富接住。冰墩墩在空中飞行时的路径可能是图中的( B )A. 曲线①B. 直线②C. 曲线③D. 三条路径都有可能(2023贵州改编)B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一直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冰墩墩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沿直线②运动。故选B。考向4 平衡力及相互作用力10. (原创)“武直-10”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种自研专业武装直升机,它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陆军航空兵的航空突击与反装甲能力。如图所示,当“武直-10”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受到的重力 等于 地面对它的支持力;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当“武直-10”在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它受到的升力 等于 它受到的重力;当“武直-10”在竖直方向减速下降时,它受到的升力 不等于 它受到的重力。(均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等于 等于 不等于 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武直-10”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武直-10”在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也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升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武直-10”在竖直方向减速下降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它受到的升力不等于它受到的重力。11.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改编)体重是衡量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定期体检非常必要。如图所示是小媛站在水平放置的体重计上测量体重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小媛对体重计的压力与她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小媛对体重计的压力与她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地面对体重计的支持力与体重计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小媛受到的重力与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改编)D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小媛对体重计的压力和她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小媛对体重计的压力与她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地面对体重计的支持力与体重计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小媛受到的重力与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方法指导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析(1)一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一对平衡力必然涉及三个物体,两个施力物体和一个受力物体;一对相互作用力只涉及两个物体,它们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方法指导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向5 惯性12. (原创)体育运动中处处皆是物理知识。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目的是为了增大自身的惯性B. 标枪在空中飞行时具有惯性,落地静止在地面后失去惯性C. 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D. 投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运动员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故C正确;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 加练 (2023海南模拟改编)惯性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B )A. 拍打衣服时,灰尘会掉落B. 用手拍桌面,手感到疼痛C. 古代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D. 子弹离开枪口后继续高速向前飞行(2023海南模拟改编)B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拍打衣服时灰尘会掉落,是利用了灰尘具有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用手拍桌面,手感到疼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与惯性无关,故B符合题意;古代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是因为马蹄受到绊马索的阻挡停止了运动,而马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会被绊倒,故C不符合题意;子弹离开枪口后继续高速向前飞行,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会向前飞行,故D不符合题意。13. (2017山西节选)小明观看火箭发射的电视直播,看到捆绑在箭体上的助推火箭的燃料耗尽后,立即与箭体分离,之后又上升了一段距离才下坠。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助推火箭离开箭体后上升了一段距离才下坠。答:助推火箭和火箭箭体原来一起上升,助推火箭和火箭箭体分离后,由于具有惯性,助推火箭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同时,助推火箭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会改变,所以助推火箭上升一段距离才下坠。(2017山西节选)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方法指导 惯性简答题常规答题步骤方法指导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运动和力综合14. (2023山西)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组成的全新飞行乘组,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空间站胜利会师。火箭发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以火箭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运动的B. 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 火箭飞行方向改变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 加速上升过程中,“神舟十六号”飞船动能保持不变(2023山西)B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以火箭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十六号”飞船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故A错误;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火箭和“神舟十六号”飞船的速度变大,火箭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神舟十六号”飞船的动能变大,故 B 正确,D 错误;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应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所以当火箭飞行方向改变时,说明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15. (2023重庆改编)2023年3月19日,重庆马拉松比赛在重庆市南滨路举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运动员在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D )A. 蹬地时脚对地有力的作用,地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 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 起跑前静止时人所受重力和人对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加速快跑时需要用力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2023重庆改编)D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对地有力的作用时,地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起跑前静止时人所受重力和人对地的压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不满足方向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加速快跑需要用力,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16. (2020山西)为强化消防救援能力,战士们每天都要进行刻苦训练。如图所示是战士爬杆训练的场景。战士在匀速直线向上爬升的过程中( D )A. 他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B. 他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C. 他的机械能总和保持不变D. 他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020山西)D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战士在匀速直线向上爬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故A、C错误;战士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D正确。17. (2016山西)如图所示是我们儿时喜欢的滑滑梯游戏。下列对小梦滑滑梯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D )A. 下滑过程中,小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 下滑过程中,小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小梦躺着比坐着下滑受力面积大,减小了摩擦力D. 下滑过程中,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016山西)D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考点二 运动和力综合解析:下滑过程中,小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小梦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下滑过程中,小梦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减小,所以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无关,故C错误;小梦在下滑过程中,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考点三 力的示意图1. (原创)投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训练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实心球被小晋投出后的情景,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实心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 第1题图第1第1题答图解析:在不考虑空气阻力时,实心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重力的作用点在实心球的球心,方向竖直向下。2. (2023广东)如图所示,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O点画出书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第2题图 第2题答图(2023广东)第2题答图考点三 力的示意图解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作用点都在重心O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注意两个力所画线段的长度要相等。3. (2023四川凉山)如图所示,螺髻山索道的封闭式轿厢随钢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静止在轿厢内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答图(2023四川凉山)考点三 力的示意图解析:静止在轿厢内的物体A,随着轿厢做匀速直线运动,与轿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不受摩擦力,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心在物体A的几何中心,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和竖直向上的方向各画一条带箭头、等长的线段,分别表示重力和支持力。方法指导 力学规范作图注意事项 作力的示意图时,应注意:①根据题目要求,不多画、不少画;②作用点画在物体重心上;③线段的末端要画箭头,并在箭头旁标注力的符号(若题中已给出力的符号,一定要用题干给出的力的符号;若力的大小已知,则应与符号一起标出);④画多个力时,用线段的长短区分力的大小,若为平衡力,线段的长短要一样。方法指导考点三 力的示意图1. 【科学推理】(2023山西)小伟自己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小伟驾驶宇宙飞船翱翔在没有星系、没有星云,空荡荡的一望无际的宇宙空间。请你展开想象,假如燃料燃尽,飞船将会 以燃料燃尽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你的理由是 运动中的飞船不受力的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合理即可) 。(2023山西)以燃料燃尽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 运动中的飞船不受力的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合理即可) 科学思维素养强化运动 2. 【科学推理】(2020山西)通过银幕看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中工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假如你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你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你用力向前将它推开……请你展开想象,你将会怎样? 向后运动 ,其原因是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合理即可) 。3. 【科学推理】(2023江苏扬州改编)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往低处流。若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瀑布将消失(或人起跳后无法落回地面)(合理即可) 。(2020山西)向后运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合理即可) (2023江苏扬州改编)瀑布将消失(或人起跳后无法落回地面)(合理即可) 科学思维素养强化4. 【质疑创新】(2022山西节选)2021年10月16日,小明和小亮收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电视直播。当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时,小亮突然问小明:“飞船与火箭分离,没有了推力,怎么还能继续运动?”从小亮提出的问题判断他所持有的观点是 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2022山西节选)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科学思维素养强化5. 【质疑创新】 (原创) 2023年6月1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刷新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记录。“吉林一号高分06A星”运行的路线是高度为545千米的椭圆形太阳同步轨道。小晋说此时的“06A星”不受力的作用,他的判断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06A星”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错误 “06A星”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它一定受到了力的 科学思维素养强化作用 6. 【质疑创新】联欢会上,小晋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左脚和左侧身体紧贴墙面站立静止,如图所示,然后右脚抬离地面,能使身体仍然保持静止不动者获胜。你认为抬起右脚后,人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不动,原因是 右脚抬起时,人所受支持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无法平衡 。不能 右脚抬起时,人所受支持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无法平衡 科学思维素养强化·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7.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甘肃金昌)自行车是人们“绿色出行”的首选工具。骑自行车时,应设法减小的摩擦是( D )A. 手与车把手之间的摩擦B. 脚与脚蹬之间的摩擦C. 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D. 车轮的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2023甘肃金昌)D 跨学科实践素养强化·力学知识在桥梁建筑技术中的应用8.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我国高铁领跑世界,一座座高铁桥梁引发了小晋无限的探究欲望。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下垂量(桥梁向下弯曲偏离水平位置的距离)是衡量桥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小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他猜想:钢梁的下垂量h可能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F和两支撑柱之间的距离s有关。 跨学科实践素养强化(1)要探究钢梁的下垂量h与两支撑柱之间的距离s的关系,需要控制 重物对钢梁的拉力F不变 。重物对钢梁的拉力F不变 跨学科实践素养强化(2)小晋对某两支撑柱间的钢梁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绘制出下垂量h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实验次数 1 2 3 4 5拉力F/N 100 200 300 400 500下垂量h/cm 2 4 6 8 10 跨学科实践素养强化(3)分析表中数据或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两支撑柱间的距离一定时,钢梁的下垂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两支撑柱间的距离一定时,钢梁的下垂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跨学科实践素养强化实验次数 1 2 3 4 5拉力F/N 100 200 300 400 500下垂量h/cm 2 4 6 8 10·制作类:给自制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9. (2014山西节选)“圆梦”实践活动小组想给用弹簧或橡皮筋制作的未标注刻度的半成品简易测力计粗略标注刻度。请你补充器材并帮他们完成制作。(要求:量程0~5 N,分度值0.5 N)(1)补充的器材: 最大测量值大于或等于5 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记号笔 。(2014山西节选)最大测量值大于或等于5 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记号笔 综合实践活动素养强化(2)标注刻度的过程: 悬挂半成品简易测力计,让其自由下垂,在刻度板上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刻度线和数字0;用标准弹簧测力计拉自制的测力计的挂钩,当标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时,在自制测力计刻度板指针所指位置标出刻度线和数字5;把0刻度线与5刻度线之间分成10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部分的数字;在自制测力计刻度板上适当的位置标出单位N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悬挂半成品简易测力计,让其自由下垂,在刻度板上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刻度线和数字0;用标准弹簧测力计拉自制的测力计的挂钩,当标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时,在自制测力计刻度板指针所指位置标出刻度线和数字5;把0刻度线与5刻度线之间分成10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部分的数字;在自制测力计刻度板上适当的位置标出单位N 综合实践活动素养强化·设计类:验证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10. 小晋学习“惯性”时,结合生活现象“快速行驶的车辆在紧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来”,理解了“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但小晋不理解“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验证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1)实验器材: 玻璃杯、硬纸 。玻璃杯、硬纸 综合实践活动素养强化(2)实验步骤: ①将玻璃杯杯口朝上水平放置在展开的硬纸上;②快速将硬纸从杯底水平抽出,观察玻璃杯的运动情况 。①将玻璃杯杯口朝上水平放置在展开的硬纸上;②快速将硬纸从杯底水平抽出,观察玻璃杯的运动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素养强化(3)实验结论: 玻璃杯仍停留在原处,说明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玻璃杯仍停留在原处,说明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设计类:探究不同鞋底的防滑性能11. 小晋和奶奶逛商场时,售货员向小晋奶奶介绍了两种老人鞋——牛筋底和橡胶底。小晋想知道哪种材质的鞋底防滑性能更好。请你帮助小晋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两种材质鞋底的防滑性能。(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鞋底材质分别为牛筋底和橡胶底的老人鞋A、B 。弹簧测力计,鞋底材质分别为牛筋底和橡胶底的老人鞋A、B 综合实践活动素养强化(2)实验步骤: 将B鞋叠放在A鞋之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A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将A鞋叠放在B鞋之上,重复上述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将B鞋叠放在A鞋之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A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将A鞋叠放在B鞋之上,重复上述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综合实践活动素养强化(3)实验结论: 若F1>F2,说明牛筋鞋底的防滑性能更好;若F1<F2,说明橡胶鞋底的防滑性能更好;若F1=F2,说明两种材质的鞋底的防滑性能一样好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若F1>F2,说明牛筋鞋底的防滑性能更好;若F1<F2,说明橡胶鞋底的防滑性能更好;若F1=F2,说明两种材质的鞋底的防滑性能一样好 运动和力3第三模块 实验能力提升问题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积雪会给路面行驶的汽车带来潜在的危险,因为路面湿滑,汽车的制动距离不易控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汽车运动的距离与地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呢?创新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利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等器材对该问题进行探究。(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 同一 (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 速度 相同。同一 速度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基础设问证据(2)小车受到的阻力,实际上指小车受到的 摩擦力 ;实验中,通过改变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来改变小车运动时受到阻力的大小,通过观察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摩擦力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力是 非平衡力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此过程中,小车的运动状态 会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非平衡力 会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解释(4)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选填“大”或“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远 (选填“远”或“近”)。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该实验也说明,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小 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5)分析结论可知: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汽车受到的阻力会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请你对汽车司机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增大汽车之间的行车距离(合理即可) 。变小 增大汽车之间的行车距离(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6)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后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 小车具有惯性 ,但小车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 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 。小车具有惯性 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思维设问交流(7)若实验中小车在三个表面滑行时,只有在木板表面滑出了末端,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做本实验获取实验数据。(8)在本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器材,还能进行多个力学实验:A. 用木块代替小车可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砝码和 弹簧测力计 ;B. 用钢球代替小车可以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添加的器材是木块和 质量 不同的钢球。不需要 弹簧测力计 质量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9)【创新装置】小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请你写出实验操作: 将小球拉到A点由静止释放,撞击位于O点正下方静止的小车,只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运动的距离 。将小球拉到A点由静止释放,撞击位于O点正下方静止的小车,只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运动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距离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问题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能保持静止;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小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1)该装置通过定滑轮来改变 拉力的方向 ,并通过调整 砝码的质量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时,观察小车运动状态;当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时,再次观察小车运动状态”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 大小 关系。拉力的方向 砝码的质量 大小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基础设问证据(3)“把两个托盘放在同一侧,保持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观察小车运动状态”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 方向 关系。方向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4)保持两个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瞬间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此步骤的目的是探究 二力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力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5)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添加细线和一个相同的小车,写出你的验证方法: 将两个相同的小车用细线相连代替图甲中的小车,在两个托盘里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剪断细线,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将两个相同的小车用细线相连代替图甲中的小车,在两个托盘里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剪断细线,观察小车的运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动情况 (6)若将图甲中的小车换成弹簧测力计,向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 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 (选填“0 N”“5 N”或“10 N”)。5N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思维设问交流(7)同组的小雯用木块代替小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时,小雯向左、右两盘内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小雯向左、右两盘内分别放入质量不相等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太大 。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太大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8)【创新装置】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同组的小媛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如图丙所示。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①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把小卡片剪成两半 。②小媛在安装图丙所示的实验器材时,两个滑轮没有安装在同一高度,你认为小媛的装置 能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把小卡片剪成两半 能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小晋在打扫卫生时发现如下两个现象:现象一:桌子里装的书越多,拉动桌子越困难。现象二:地面越粗糙,桌子拉起来越费力。他认为上述现象与摩擦力有关,于是提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实验前,应在 水平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将肥皂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水平 方向拉动,使其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等于 肥皂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水平 水平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等于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基础设问证据(3)请你根据实验装置甲、乙、丙、丁图,为小组同学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 接触面情况 肥皂放置方式 肥皂上有无砝码 弹簧测力计示数/N 肥皂受到的摩擦力/N甲 木板表面 平放 无乙 木板表面 平放 有丙 毛巾表面 平放 无丁 木板表面 竖放 无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甲、乙两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压力大小 的关系。(5)根据甲、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大小 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解释(6)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肥皂,使其做速度大小不同的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甲无关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7)图丁中肥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1.5 N。比较甲、丁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1.5 无关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地面越粗糙,桌子拉起来越费力,可用分析图 甲 和 丙 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9)在打扫卫生时,桌子里装的书越多,拉动桌子越困难,其原因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应采取的措施是 取出一部分书后,再拉动桌子(合理即可) 。甲 丙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取出一部分书后,再拉动桌子(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思维设问(10)在木板表面拉动肥皂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A 。A. 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B. 肥皂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A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交流(11)同组的小雯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关系时,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重复图甲的操作过程,再与图甲比较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小雯的实验过程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改变接触面积时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 变 。错误 改变接触面积时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同组的小媛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操作的错误是 拉力不在水平方向 ,此时肥皂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拉力不在水平方向 变小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3)【实验改进】小晋与同组成员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在肥皂与桌面之间垫一块表面粗糙的长木板,通过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 不必控制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操作(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便于 读数) 。(写出一条即可)不必控制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操作(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4)【创新装置】创新小组的同学考虑到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控制弹簧测力计和物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进行了如下改进:①如上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测出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应测量 桶和沙子 的重力。桶和沙子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②如上如图所示,在滑块上加砝码,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才能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两次实验,可以解释问题中小晋发现的 现象一 (选填“现象一”或“现象二”)。③小雯觉得用钩码代替小桶和沙子可以简化实验操作步骤,你认为小雯的观点是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现象一 不合理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5)小雯测量了同一接触面上不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压力F/N 0.5 1.0 1.5 2.0 2.5 3.0 3.5摩擦力f/N 0.4 0.8 1.2 1.6 2.0 2.4 2.8①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f-F图象。②分析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同一接触面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由图象可以得出f与F的定量关系是 f=0.8F 。在同一接触面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f=0.8F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压力F/N 0.5 1.0 1.5 2.0 2.5 3.0 3.5摩擦力f/N 0.4 0.8 1.2 1.6 2.0 2.4 2.8(2019山西)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2019山西)实验真题再现(1)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匀速 直线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匀速 二力平衡 (2)创新小组的同学在同一木板上测量了不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同一木板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同一木板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2019山西)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2019山西)实验真题再现(3)牛顿小组的同学在桌面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图象。对比分析两组图象,你的发现是 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次数 1 2 3 4 5 6F压/N 2.0 3.0 4.0 5.0 6.0 7.0f/N 0.8 1.3 1.6 1.9 2.4 2.8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2019山西)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2019山西)实验真题再现实验真题再现解析:作图发现两条图线的倾斜程度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一定时,由二者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可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