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次家长会的班主任发言稿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一第一次家长会的班主任发言稿1

资源简介

初一第一次家长会的班主任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作为孩
子的班主任,我也和您的心情一样,希望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
会学习,学会生活,走向成功。.
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做一下交流,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下,使您的孩子能得到最大可能的进步和提高。
一、树立“孩子的成功才是父母真正的成功”的观念。
随着科学发展与人类进步的不断升华,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
的又一热门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权利和金钱的竞争,更是孩
子教育的竞争,孩子的成功才是父母真正的成功。万丈高楼平地起。天
才不是一-夜炮制的,成功不会轻易降临。孩子的未来需要你我从现在做
起。初中三年,初一是关键。在这一-年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莫
定坚实的基础,是后两年乃至于到高中学习的基础。所以,我个人认为,
身为家长有必要在初一这一-年多抽出-一些时间,监督孩子。如果孩子在
您的监督和严格要求下,习惯养成了,基础扎实了,以后再也不用操心,
包括以后离开您上高中,上大学。即使您少挣了点钱,即使您少打了几
场麻将,即使您少看了一-会电视,即使您每晚少睡了--小时的觉....可
这些跟您孩子一辈子的前途相比较,您不觉得这点付出很值得吗
二、正确看待初中与小学的区别。.
(一)、学业上的区别。
1、在学习科目上,初中生比小学生学习的门类要多,而且每一门学
科的内容逐渐趋于专业化,并接近科学体系。他们面临的学科的常识性
知识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
强。
2、在学习方法上,中学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能够理解基础上记
忆,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初中阶段,老师们不再像对小学生那样,手
把手地指导学生,学生感到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讲授得那么仔细,学
起来吃力,有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只能囫囵吞枣地咽下去。.
3、在学习成绩上,小学考试的分数和初中考试的分数,是不可能等
同而论的。小学生考个90分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初中,有时候,你考
个90分也是班级第一:小学常考90多,在初中考不及格也是可能,因
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我们不能仅以分数论英雄,要同时关注的是学生
的发展。
顺便谈一下如何看待分数的问题。时代变化了,人才的标准也在变
化,分数不能决定一切,高分未必高能,只有素质综合、全面发展,有
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我
们应树立新的人才观: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思想好、能力
高,您的孩子暂时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不能认
为分数就是一切,考试分数高,要引导孩子不要自满;考试分数不理想,
应该心平气和地与老师、孩子一起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身心上的区别。
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前期(或称青春初期)。人体发育基本
完成,初中生可以说“长大了”。与此同时,自我意识在这- -时期出现
质的变化,独立性增强,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性意识的萌动开始表现。
而所有这些变化和发展又都是在进行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完成了的。
他们在各方面仍然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总之,中学是整个人生历程的关键时期,有的专家形象地比喻为人
的第二次诞生。初中,将完成一个学生质的飞跃。初中,将是每个学生
一道难越的坎。从小学升入初中,不少初一新生由于对新学段缺乏认识
或认识不足,未能根据初中生活和自身实际的新特点进行调整,结果上
初中后手足无措,生出种种不适应,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和健康成长。
为此,我们老师和家长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科学、妥善地帮助他们走
过这个坎,完成这次飞跃。
三、搭建一座“平等、交流、容忍、鼓励”的桥。
1、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
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
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
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
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
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 -方面却胜人一筹。
2、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种心理隔阂,
叫“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加强对话。比如,孩子
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 你的同桌有换了吗 喜不喜
欢他 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2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
读两段美文给我听听,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
感。
3、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 -味批评。如果你的孩子没有
错误了,他还叫孩子么 如果我的学生没有问题了,她还叫学生么 那
我们教师岂不是要下岗了哈 再说,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
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事实上,很多时候,容忍的效果远大于批评
的效果。
4、鼓励。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
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就应该适当的批评,如果孩子很尽力了,成
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 -味的给他泼冷水,这
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帮助他们分
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才是明智之举。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
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
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
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
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
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
四、教育孩子遵守纪律。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本
身就是对学生全面培养的需要,同时又是学生提高成绩的保证。正因为
如此,我们在发放的成绩告知书上特别附加了你的孩子半期以来的操行
得分。这个分数虽然不是百分之一百科学,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
的孩子的综合情况,更反映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学生只有好好的遵
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
假如哪个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做得不好,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
对于那些刻苦学习,一心求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对于班级体也.
是一种伤害,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请家长理解:
表扬是爱,批评也是爱。
五、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致,形成教育的合力。
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
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
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是一种失职。尤其是品
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
作,才能完成。当然相当多的家长都很重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在
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家长与老师要坦诚相待,相互交流、相互包容。作
为家长,要正确对待教师的不足,人无完人,教师的教育水平有高有低,
出现失误和不足在所难免。家长应与老师沟通解决分歧和看法,坚定地
站在学校老师一边,同样老师也会维持家长的形象,那样教育才能形成
合力。孩子还小,- -旦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那么连同.
这门功课,他们也会拒绝学习,这样的话,孩子的损失就大了。
俗话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老师的工作繁重,但他们无怨
无悔,其唯一目的就是让你们的孩子能全面发展。所以,尊敬老师,实
际上就是尊敬老师的劳动,要使老师的辛勤劳动在孩子的身上结出累累
硕果,就只有让您的孩子服从老师的教导。当然,作为老师,也充分理
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必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
教好书,育好人,叫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六、酝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
使孩子有良好的教养、个性、品德、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家长最重要
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
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
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
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
长教育孩子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
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试想,一个经常充满着吵闹
声、麻将声的家庭能培养出好的孩子么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忽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七、不娇惯孩子,敢于对孩子说“不”。
以色列有句名言:再富不能富孩子。爱子乃人之常情,但仅有爱是
不够的。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爱,不是真正的
爱,而是一种“害”。天下父母- -定要深深懂得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的真
谛。
1、电脑、网络给孩子带来的利和弊接近于各占一半,关键是家长如.
何引导和管理。无数事例证明若家长能对孩子上网的场所(最好只限于
家庭场所)、时间(最好只限于周末和寒暑假,且每天不超过两小时)、
形式(最好少玩游戏)等进行明确要求和严格监督,那的确对孩子的成
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若家长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没有采取合
理措施,那绝对是原则性的错误或灾难性的损失。
2、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对孩子现在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好处和
意义。若非要说个作用的话,那主要有三点:滋生干扰因素:助长攀比
意识:增加额外支出。因此,我建议:在孩子进大学以前最好不要配备
通讯工具,已经配备了的最好收回由家长保管:确实因特殊原因需要配
备的最好告知班主任,以便进行科学指导。
3、我们支持孩子从小学习为人,学习处事,但我们更要对孩子的交
友进行指导,尤其是在孩子辨别水平低、自控能力差而又发展极快的初
中阶段。指导什么呢:交友不要过多过杂:异性交往不宜过于密切:活
动场所、时间、形式都应当有节有度。
八、肩负起指导孩子学习的重担。
父母虽不是专业教师,但父母必须兼任助理教师。有的父母见到孩
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抱怨、斥责,甚至对孩
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
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并不可能。家长也应和教师一道,不要等成绩,
而要向过程要结果,向细节要成功。
那么,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1、和孩子一道制定学习目标和相应的奖惩办法。
2、每天都过问孩子的学习。(哪怕是- -句话:今天数学学的什么 )
3、规范孩子的作息习惯。
4、指导孩子合理看电视、上网和交友。
5、每周五过目一下孩子的作业。
较好的学习方法是复习一-- --做作业- -- -- -- 预习, 每天如是,
孩子在家说“今天无作业”,这是绝对不可信的谎话。
6、关心孩子的双休日。
家长们,孩子是您生命的延续和未来的希望,您的配合与老师的努
力,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合作,架设孩子成长的桥梁,
共创孩子美好的明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