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01 机械运动总复习(极速突破)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运动的描述三、运动的快慢四、测量平均速度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的实质就是比较,就是把要测量的 物理量和标准进行比较。2、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实验室中测时间的仪器是用秒表(停表)。3、长度单位:(1)主单位是米(m)。(2)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长度的单位换算1km=103m; 1m=103mm; 1mm=103μm; 1μm=103nm。1m=10dm; 1dm=10cm;1cm=10mm。1m=109nm光年是长度的单位(注意)4、时间单位(1)主单位是秒(s)。(2)还有小时(h),分钟(min)等(3)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注意:1h = 60min=3600s5、长度和时间的估测(1)1dm大约是手掌的宽度;1cm大约是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2)学会利用你的生物钟(脉搏跳动)来估测时间。6、正确使用刻度尺(1)刻度尺的选择:在测量不同的物体时,根据测量要求的精确度,考虑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量程来选择较为理想的刻度尺。例如在安装窗子玻璃时,选择毫米刻度尺(2)刻度尺的使用:①“认”就是认识刻度尺:一要观察它的零刻线位置和零刻线是否磨损二要观察它的量程(也就是它一次能测得的最大值。)三要弄清它的分度值(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②“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一是使零刻线与被测长度一端对齐;③“看”即视线不能歪斜,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④“读”即读数,除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指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的符号)。⑥“算”为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二是刻度尺有刻度部分要紧靠被测长度放置;例、长度的测量2.77cm27.7mm例 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c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0.12.467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①化曲为直:短曲线用绵线重合法:用一段柔软弹性小的细棉线与被测曲线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拉直棉线测出两点之间的棉线长即为曲线长。②累积法:用来测不便直接测出的很小的长度。如纸的厚度,金属丝的直径等。8、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③等量代换法:用来测不便直接测出的物体的长,如圆柱体和锥体的高、乒乓球的直径等。9、误差和错误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误差的产生:①跟测量工具有关: ②跟测量的人等因素有关。(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精密仪器,来减小误差;②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平均值的小数位数要与记录数的小数位数一致)(4)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注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可以减小,却无法避免的。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 _如图所示的两个刻度尺,它的分度值分别是:甲_ 乙_ ,物体的长度分别是:甲 乙 。识能检测1.测量木块宽度正确的方法是( )。ABCDA甲乙刻度尺1mm1cm1.81cm或1.82cm3.0cm3.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米作单位,则记录结果中小数点后数字有 位。44.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m,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5.用刻度尺测量铁棒长度,记录为21.15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6.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教室门的高度,三次测量的读数分别是2.14m、2.16m、2.17m,则门的高度值应取 ( )A、2.14m B、2.16m C、2.17m D、2.157mB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①距离变化②方位变化③距离和方位同时变化2、参照物(1)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做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参照物。(2)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是静止的、(3)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4)(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5)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③长江探险漂流队乘坐竹筏顺流而漂,以江岸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的;而以流水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的。运动静止(3)能判断参照物及物体的运动①“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的运动以______为参照物②“月亮穿过云层”,月亮的运动以_____为参照物地球云层(1)地球绕太阳公转 (2)车中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3)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 (4)唐诗描述水“飞流直下三千尺”(5)“乌云渐渐遮住了太阳”,太阳车地球地面太阳写出下表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3)能判断参照物及物体的运动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1)、时间相同比路程。(2)、路程相同比时间。(3)、路程时间都不同,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2、速度(v)①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②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③计算④国际主单位:米/秒(m/s)⑤常用单位: 千米/时(km/h)读作“千米每时”⑥换算关系:1m/s = 3.6km/h1km/h =1/3.6m/s⑦口头练习:5m/s= km/h72km/h = m/s18203、匀速直线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①V与S不成正比、V与t不成反比.即V与S、t无关②∵V不变 ∴s与t成正比4、平均速度问题(1)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V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注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对的讨论(2)平均速度的唯一计算方法(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不能用练、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s内又通过15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两秒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得 m/s=12.5 m/sm/s=15 m/sots静止ots匀速直线运动otv匀速直线运动otv匀变速直线运动5、图象问题练、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甲 > V乙 B、V甲 < V乙C、V甲 = V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ots甲乙A练、已知: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运动的时间之比为3︰2,求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解:通式比较法(写出速度的通式)6、比值问题例.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m,一列火车全长300m,以144km/h速度通过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解法一:(分析法)7、过桥问题列车通过的实际路程:S=S桥+S车=6700m+300m=7000m统一单位:V=144km/h=40m/s列车通过的时间:t=s/v=7000/40=175s8、相对速度问题:甲、乙两物体分别以v甲和v乙的速度运动,且v甲〉v乙(1)当它们同向运动时,以乙为参照物,甲相对于乙的速度为v甲乙=v甲-v乙。(2)当它们反向运动时,选择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运动速度为v甲乙=V乙甲=v甲+v乙。例如:人通过自动扶梯上楼7. 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m/s,河水速度2m/s,当小船顺流而下时,船对河岸的速度是 m/s,船上的人对船的速度是 m/s;船上的人对河水的速度是 m/s;若小船逆流而上时,船上的人对岸的速度是 m/s。例:自动扶梯用30s,可以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从一楼送至二楼。如果自动扶梯不动,人沿扶梯从一楼到二楼需1.5min,现在某人沿运动的扶梯从一楼上二楼,需用多少秒?(22.5s)5011四、测量平均速度1、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1)提出问题: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2)器材斜面(带刻度尺)、小车、停表、挡板。(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①金属挡板的作用?②斜面坡度?③计时?①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②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4)实验原理③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5)实验步骤V=St练、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填写下表:物理量 某段 距离/m 时间/s 平均速度/(m/s)ABBCAC0.500.501.002130.250.50.33速度快需要慢积累学习好依靠常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