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作图专题(一)——光、力的示意图(共23张PPT)(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作图专题(一)——光、力的示意图(共23张PPT)(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 作图专题(一)——光、力的示意图
类型1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作图依据
1.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规范要求
1.平面镜的反射面和非反射面不能混淆,平面镜的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
2.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行进的方向。
3.虚像、法线和光的反向延长线、辅助线等要用虚线表示。要注意标明光线或线段符号,表示实物和虚像的对称点都要标字母。
1.(2023 永州)如图所示,已画出了入射光线和法线,标出了入射角i,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使用作图工具规范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r。
2.(2023 扬州)如图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3.(2023 宜宾)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请在图中画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眼睛B通过平面镜“看见”A点的光
路图。
类型2 光的折射 透镜
▲作图依据
1.光的折射规律:
(1)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若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过焦点;(3)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3)延长线经过凹透镜对侧虚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规范要求
1.作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用虚线表示),然后根据光的偏折方向作出折射光线。
2.折射光线是光的实际传播路径,要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
3.要注意标明入射点、光线、法线或界面的符号。
4.透镜作图时,注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透镜中的连接点要接上。
5.凹透镜作图中,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
4.(2022 营口)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5.(2023 梅州一模)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6.(2023 陕西)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分别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7.(2023 广西)如图所示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8.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要求:(1)画出点光源S;(2)补充入射光线;(3)画出反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类型3 力的示意图
▲作图依据
1.重力作用于物体的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
2.支持力(或压力)作用于物体的表面上,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3.拉力作用于物体上,方向沿绳子(收缩)方向。
4.摩擦力作用于物体相互接触的表面上,它总是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
▲规范要求
1.画力的示意图时,一般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末端箭头表示
方向。
2.重力的作用点必须画于物体的重心处。重力之外的其他力的作用点,均可画于重心处,亦可画于实际作用处。重心一般用符号“O”表示。
3.重力用专用字母“G”表示,摩擦力按照习惯可用“f ”表示,支持力(或压力)按照习惯可用“N”表示,其他的力均用“F”或“F”加相应的角标表示
(角标可以是阿拉伯数字、汉字或字母符号等)。
4.画多个力时,要注意用线段长度表示出各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9.(2023 邵阳)请画出图中物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10.(2023 赤峰)如图所示,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从空中下降,O为其重心,请画出它的重力示意图。
11.(2022 聊城)如图所示,玩具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请做出小车所受力的示意图。
12.如图所示,铁球正在水中下沉,画出此时铁球的受力示意图(忽略水的阻力)。
13.如图所示,将一篮球用细绳系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请画出它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图。
14.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物体M沿粗糙地面水平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vA。在图乙方框内以点代表M,画出M经过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图乙中已标示了弹簧对M的弹力F)。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