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二框 推动高质量发展《预习案》【学习目标】(1)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白高质量发展的地位、含义、要求。(2)掌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措施【重难点】重点: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地位、含义、要求。难点:掌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措施。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正确理解高质量发展(是什么)(1)含义:从________转向________ ,就是能够很好满足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2)要求: 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 而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总要求; 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__________的要求。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为什么)(1)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4)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5)高质量发展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名词点击:经济增长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知识点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总要求)1、内涵:推动_______发展,要加快构建以____________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________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醒: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能本末倒置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新发展格局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开放性的,不可搞封闭自守。2、要求(1)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________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2)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___________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拓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现代化经济体系内容: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重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二、具体要求1、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_______上,推进新型________,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名词点击: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实体经济发展得越好,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越强。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虚拟经济除了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将会带来泡沫经济。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__________,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__________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①目的:贯彻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②地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③意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针对“三农”发展和城乡关系调整的战略部署,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____________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__________、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拓展:重大生产力主要指工业力,尤其是能源、冶金、化工、机械装备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经济部门。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四大板块是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4、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____________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____________和经贸关系。三、总体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 ______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___________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 ________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统筹推进这三个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以强有力的组合拳,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自主辨析1.要加快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提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建设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 )提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提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是乡村振兴战略,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没有直接关系。4.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使得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提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二、合作探究|重难突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河北省紧抓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这段时间,河北围绕高质量发展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今年上半年,共青团河北省委重点推进乡村振兴“桑梓计划”,旨在引导在外优秀人才奉献、造福和回馈家乡。通过在石家庄、保定和沧州的12个县开展“桑梓计划”试点工作,共青团组织为各地搭建供需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创业扶助、职业培训、学业资助等活动。在廊坊,30多万平米的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建设加速;在沧州,黄骅港向现代综合大港加速转型。今年7月,黄骅港至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航,近期还将开通集装箱外贸支航线,助力黄骅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0万标箱。此同时,京津冀生态环保联防联控不断深化。今年,河北还将制定新一轮重点领域三年滚动计划方案,努力在交通、生态环保、产业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协同发展的机遇正加速转化为河北。河北发展的新优势。(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河北省是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2)说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为河北省的发展做什么?三、效果检测:1. 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H省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时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下列符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是 ( )①甲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步伐,推动制造向“智”造升级 ②乙地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③丙地为了发展经济,导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 ④丁地扩大企业发展的数量和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率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持续强化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扩大内需战略( )①有利于对冲和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 ②是形成强大的国内大市场的战略支撑 ③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数字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实现更广泛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使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 )①需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②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③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④有利于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2023年2月,W省推出系列帮扶政策,扩大制造业贷款规模。同时,为引导制造业向纵深发展,出台技术改造奖励政策,对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改造予以补贴。W省的这些举措( )①是通过经济手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表现 ②旨在通过货币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③有助于加快智能机器制造替代传统制造业的步伐 ④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这一重大举措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②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C.③→④→②→① D.④→①→②→③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下列对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面开放体系 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农耕旅游是湖南全域旅游的一块重要“拼图”。一方面,它为湖南传统旅游业提供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农耕旅游也能加快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提升产业资源利用效率。这表明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有利于 ( )A.加快产业融合,形成安全高效的开放体系B.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农村经济高速发展C.实现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D.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探究活动:针对某市郊区的乡村经济发展,专家建议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要搞好农作物种植(第一产业),而且要进行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还要推动农产品销售和农业观光(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专家的建议在当地引起了极大反响。结合材料,说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2)联系实际,为发展特色乡村经济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