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桥》课文知识点+配套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桥》课文知识点+配套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十三课 桥
【词语杂烩】学好语文的方法就是积累
多音字
当 dāng(当然) 眼看那个人就要上当(dàng)了,警察当(dāng)机立断地阻止了他。
dàng(上当)
解词语
1.咆哮(páo xiào):形容人暴怒喊叫,也形容水奔腾轰鸣。
2.势不可当(shì bù kě dāng):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也说势不可挡。例句:势不可当的我军渡过了长江。
3.惊慌(jīng huāng):害怕慌张。例句:你如此的惊慌,别怪我失去耐心。
4.狞笑(níng xiào):凶恶地笑。
5.跌跌撞撞(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状态词。形容走路不稳。例句:所谓的成长就是让你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
6.拥戴(yōng dài):拥护推戴。例句:他向来秉公执法,受当地群众的拥戴.
7.清瘦(qīng shòu):婉辞,指人瘦。
8.放肆(fàng sì):(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9.搀扶(chān fú):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例句:傍晚时分,老人在孙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院门散步。
10.祭奠(jì diàn):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例句:在夜晚的火炬下举行您的祭奠。
近义词
咆哮 - 怒号 惊慌 - 惊惶 狞笑 - 奸笑 拥戴 - 爱戴
清瘦 - 瘦弱 放肆 - 狂妄
势不可当 - 所向披靡 跌跌撞撞 - 踉踉跄跄
反义词
惊慌 - 镇定 狞笑 - 微笑 拥戴 - 唾弃 清瘦 - 富态
放肆 - 拘谨
势不可当 - 强弩之末 跌跌撞撞 - 稳稳当当
词语搭配
(受惊)的野马 (惊慌)地喊 (窄窄)的木桥
(清瘦)的脸 (乱哄哄)的人们 (沙哑)地喊话
(冷冷)地说 (痛苦)地呻吟
词语拓展
描写来势迅猛的四字词语:势不可当、锐不可当、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长驱直入、所向无敌
ABB式词语:白茫茫、绿油油、黑乎乎、懒洋洋、红彤彤、乱糟糟、慢吞吞
AABB式词语:跌跌撞撞、隐隐约约、端端正正、平平安安、郁郁葱葱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
一、辨析词语,选词填空。
惊慌 惊恐 惊叹 惊险 惊诧
1.面对这不幸的灾祸,她整天处在( 惊恐 )的状态里。
2.一声巨响,电灯突然灭了,人人都感到( 惊慌 )失措。
3.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故事,影片中有诸多( 惊险 )的画面。
4.这次比赛完胜对手,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我们并不感到( 惊诧 )。
5.许教练的单板滑雪技术高超,让人( 惊叹 )。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缩句)
洪水跳舞。
2.小伙子被水吞没了。(改为“把”字句)
水把小伙子吞没了。
3.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改为比喻句)
人们一窝蜂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五天以后,洪水退了。(改为拟人句)
五天以后,洪水认输了,撤退了。
三、按课文内容排序,再回答问题。
( 1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 5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6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 3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4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2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1.你想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当时的情形?(至少写3个)
答: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手忙脚乱。
2.读读这些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再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答:对雨、洪水和桥的描写烘托了当时紧张的氛围,从而衬托出危急关头老支书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
四、阅读理解。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从“他像一座山”可以看出老汉在别人慌忙逃命的时候,老汉并没有走,而是镇定地指挥着村民们过桥。这样比喻的目的是说明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衬托出老汉大公无私的光辉形象。
2.画“___”的句子中,“蹿”和“舔”字用得好,请你说说理由。
答: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洪水渐渐上涨的凶猛,又表现出洪水肆无忌惮的疯狂。
3.选段中两次写到了老汉的“吼道”,两次“吼”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第一次“吼”的原因:小伙子排在了队伍的前面
第二次“吼”的原因:小伙子没有走
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你觉得老汉此时要喊些什么?
【示例】答:老汉可能会愧疚地大喊道:“儿子……爸爸对不起你……”。
【综合拓展提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读下面的语句,完成练习。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以上语句分别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了老汉临危不惧、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形象,生动具体,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请你也运用这样的描写方法(至少运用两种)描写一个熟悉的人。
【示例】梁好是邻居家的女儿,快四岁了。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很有趣,就逗着她问:“‘梁好’,你为什么不叫优秀呀?”她一听,就扬起那胖乎乎、白嫩嫩的小手,噘着嘴,瞪着眼,装出厉害的样子对我说:“我打你!”看她那怒气冲冲的滑稽样,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二、下面是感动中国人物——扫雷战士杜富国的颁奖辞,请你照样子,给课文中的老支书写一段颁奖辞。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蹚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面对肆虐的洪水、惊慌的人群,你站成了一座山;面对死亡,你无私无畏、舍己为人,你的精神铸成了一座丰碑。
【课后练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站直喽
新年的脚步越走越近,候车室里人潮涌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叽叽喳喳个不停,好似一口煮沸了的锅。检票口排了一长溜儿的队伍,人们慢慢地向前蠕动。我抱着儿子挤在队伍中,焦急地等着检票。
队伍蜗牛般爬行,我的心忐忑不安,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我轻声对儿子说:“把脖子缩起来,靠到我的肩膀上。”儿子忽闪着眼睛,不知其意,却也乖乖地照着做。
“成人全票,儿童半票,请出示车票。”检票员动听的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也撞击着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站在我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健硕的中年人,黝黑的脸庞,浓眉大眼,大大小小的包裹,扛着的、背着的,身边还带着一个纤弱的小男孩向前走去。
检票员毫不犹豫地拦住小男孩,领他向测身高的1.2米线走去。小男孩站在那里,惶恐地看着中年人。也许是天气太冷了,小男孩寒战战地站着,紧缩着脖子。“1米18,半票。”检票员高声说。
中年人盯着小男孩,面露愠色,转而笑呵呵地递给检票员两张车票。检票员接过车票,仔细地看了看,惊讶地问:“你怎么买了两张成人票?”
中年人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然后转过头对着小男孩严肃地说道:“站直喽,儿子!”声音清晰有力。小男孩仿佛一个战士接到命令一样,立刻抖擞精神,把身子一挺,头一昂。
“1米23,全票。好孩子!”检票员赞叹道。小男孩银铃般的笑声响起来,感染了大家,笑容也在中年人脸上漾开,灿若春天。乘客们都把尊敬的目光投向魁梧结实的中年人。此刻,我的心一阵悸动,身子似乎矮了半截,不敢向前移动。
“爸爸,我也要上去站直身子。”儿子挣脱我的怀抱,说着就要跑过去。我猛地抱住儿子,偷偷地溜出了队伍,转身向售票处走去,毫不犹豫地补买了一张儿童票。
队伍长龙一般,蜿蜒向前,儿子牵着我的手,排在队伍的后面,好久才移动到测身高的1.2米线处。儿子兴高采烈地走去,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昂首挺胸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高声道:“爸爸,我已经站直了。”
检票员抚摸着儿子的头,笑了。我看着儿子的神气也忍不住笑了。小小的检票口又是笑声一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在检票时,“我”本来想让儿子逃票,但看到一对父子坚持实事求是地购买成人票,“我”内心受到触动,也给儿子补买了一张儿童票。
2.文章第②自然段“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中的“把戏”是指让儿子把脖子缩起来,靠到“我”肩膀上,以达到逃票的目的;第⑧自然段“我”又“毫不犹豫地补买了一张儿童票”是因为“我”从中年人身上受到教育和启发,明白身教胜于言传。
3.第⑥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小男孩。
4.文章中多次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其变化过程是:焦急 - ( 紧张 ) - 惭愧 - ( 高兴 )。
5.文章题目“站直喽”拟得好,好在哪里?
答:好处在于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6.有人说文中的中年人的做法很“傻”,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不赞同。文中的中年人以实际行动教育儿子做人要堂堂正正,实事求是,遵守社会公德,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第十三课 桥
【词语杂烩】学好语文的方法就是积累
多音字
当 dāng(当然) 眼看那个人就要上当(dàng)了,警察当(dāng)机立断地阻止了他。
dàng(上当)
解词语
1.咆哮(páo xiào):形容人暴怒喊叫,也形容水奔腾轰鸣。
2.势不可当(shì bù kě dāng):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也说势不可挡。例句:势不可当的我军渡过了长江。
3.惊慌(jīng huāng):害怕慌张。例句:你如此的惊慌,别怪我失去耐心。
4.狞笑(níng xiào):凶恶地笑。
5.跌跌撞撞(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状态词。形容走路不稳。例句:所谓的成长就是让你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
6.拥戴(yōng dài):拥护推戴。例句:他向来秉公执法,受当地群众的拥戴.
7.清瘦(qīng shòu):婉辞,指人瘦。
8.放肆(fàng sì):(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9.搀扶(chān fú):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例句:傍晚时分,老人在孙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院门散步。
10.祭奠(jì diàn):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例句:在夜晚的火炬下举行您的祭奠。
近义词
咆哮 - 怒号 惊慌 - 惊惶 狞笑 - 奸笑 拥戴 - 爱戴
清瘦 - 瘦弱 放肆 - 狂妄
势不可当 - 所向披靡 跌跌撞撞 - 踉踉跄跄
反义词
惊慌 - 镇定 狞笑 - 微笑 拥戴 - 唾弃 清瘦 - 富态
放肆 - 拘谨
势不可当 - 强弩之末 跌跌撞撞 - 稳稳当当
词语搭配
(受惊)的野马 (惊慌)地喊 (窄窄)的木桥
(清瘦)的脸 (乱哄哄)的人们 (沙哑)地喊话
(冷冷)地说 (痛苦)地呻吟
词语拓展
描写来势迅猛的四字词语:势不可当、锐不可当、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长驱直入、所向无敌
ABB式词语:白茫茫、绿油油、黑乎乎、懒洋洋、红彤彤、乱糟糟、慢吞吞
AABB式词语:跌跌撞撞、隐隐约约、端端正正、平平安安、郁郁葱葱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
一、辨析词语,选词填空。
惊慌 惊恐 惊叹 惊险 惊诧
1.面对这不幸的灾祸,她整天处在( )的状态里。
2.一声巨响,电灯突然灭了,人人都感到( )失措。
3.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故事,影片中有诸多( )的画面。
4.这次比赛完胜对手,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我们并不感到( )。
5.许教练的单板滑雪技术高超,让人( )。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伙子被水吞没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天以后,洪水退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排序,再回答问题。
(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1.你想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当时的情形?(至少写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这些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再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从“他像一座山”可以看出老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样比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的句子中,“蹿”和“舔”字用得好,请你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两次写到了老汉的“吼道”,两次“吼”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第一次“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你觉得老汉此时要喊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拓展提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读下面的语句,完成练习。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以上语句分别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了老汉_____
____________的形象,生动具体,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请你也运用这样的描写方法(至少运用两种)描写一个熟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是感动中国人物——扫雷战士杜富国的颁奖辞,请你照样子,给课文中的老支书写一段颁奖辞。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蹚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站直喽
新年的脚步越走越近,候车室里人潮涌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叽叽喳喳个不停,好似一口煮沸了的锅。检票口排了一长溜儿的队伍,人们慢慢地向前蠕动。我抱着儿子挤在队伍中,焦急地等着检票。
队伍蜗牛般爬行,我的心忐忑不安,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我轻声对儿子说:“把脖子缩起来,靠到我的肩膀上。”儿子忽闪着眼睛,不知其意,却也乖乖地照着做。
“成人全票,儿童半票,请出示车票。”检票员动听的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也撞击着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站在我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健硕的中年人,黝黑的脸庞,浓眉大眼,大大小小的包裹,扛着的、背着的,身边还带着一个纤弱的小男孩向前走去。
检票员毫不犹豫地拦住小男孩,领他向测身高的1.2米线走去。小男孩站在那里,惶恐地看着中年人。也许是天气太冷了,小男孩寒战战地站着,紧缩着脖子。“1米18,半票。”检票员高声说。
中年人盯着小男孩,面露愠色,转而笑呵呵地递给检票员两张车票。检票员接过车票,仔细地看了看,惊讶地问:“你怎么买了两张成人票?”
中年人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然后转过头对着小男孩严肃地说道:“站直喽,儿子!”声音清晰有力。小男孩仿佛一个战士接到命令一样,立刻抖擞精神,把身子一挺,头一昂。
“1米23,全票。好孩子!”检票员赞叹道。小男孩银铃般的笑声响起来,感染了大家,笑容也在中年人脸上漾开,灿若春天。乘客们都把尊敬的目光投向魁梧结实的中年人。此刻,我的心一阵悸动,身子似乎矮了半截,不敢向前移动。
“爸爸,我也要上去站直身子。”儿子挣脱我的怀抱,说着就要跑过去。我猛地抱住儿子,偷偷地溜出了队伍,转身向售票处走去,毫不犹豫地补买了一张儿童票。
队伍长龙一般,蜿蜒向前,儿子牵着我的手,排在队伍的后面,好久才移动到测身高的1.2米线处。儿子兴高采烈地走去,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昂首挺胸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高声道:“爸爸,我已经站直了。”
检票员抚摸着儿子的头,笑了。我看着儿子的神气也忍不住笑了。小小的检票口又是笑声一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自然段“自己瞒天过海的把戏”中的“把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⑧自然段“我”又“毫不犹豫地补买了一张儿童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小男孩。
4.文章中多次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其变化过程是:焦急 - ( ) - 惭愧 - ( )。
5.文章题目“站直喽”拟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文中的中年人的做法很“傻”,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